艾粄?艾粄的由来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4

大家好,关于艾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艾粄的由来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家乡的特产 艾粄 作文
  2. 【艾粄怎么做】艾粄的做法
  3. 艾粄有什么好处

一、家乡的特产 艾粄 作文

1、艾是一种野草,客家人把凡是用糯米粉做的吃食,都叫做“粄”,艾草与糯米粉 *** 做成的就叫艾粄。每年的阳春三月,客家人都兴做艾粄,用来敬谢神明和招待客人。至时,家家户户邀请亲朋汇集一起吃艾粄。这一风俗起源于何朝何代,已无法考证。但在紫金县城一带都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2、很久以前的一个初春,东海一孽龙以到南海为龙 *** 扫祭挂纸为名,瞒过龙王,骗过虾兵蟹将的把守,逃出水晶宫。其作恶多端,时而腾云驾雾于县城,时而兴风作浪在紫金。所到之处,狂风吹倒房屋、拔起树木,暴雨淋坏庄稼、流失土地,恶浪打翻船只、冲塌河岸,孽龙还吞食人畜,给黎民百姓带来深重灾害,造成十苦九难。百姓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怒气冲天,但又无计可施,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被毁的一切欲哭无泪。

3、二月十九这天,观音菩萨云游出行到紫金县城一带,眼见孽龙无法无天,可孽龙又不在观音的管辖之内,对它无可奈何,降服不得。但是观音菩萨也深知龙的致命弱点,惧怕人多势众和声响烟熏,尤其忌惮艾叶的气味,龙一闻到艾叶味便逃之夭夭,像蛇见雄黄。

4、于是,观音便化作一位慈眉善眼的老妇人下凡,告诉百姓们如此这般,用以 *** 孽龙。勤劳聪明的百姓,说干就干,赶紧用艾叶加面粉等做出粄类,让亲朋好友都来吃。吃过艾粄的人,散发出一股治龙的气味。为使气味更浓,各家还装上一盘盘艾粄放在屏风前的案上,或者挂在高处,让艾气味徐徐散发,蒸蒸向上。另外还点上香烛,燃放爆竹,加上路上人来车往,整个人间热闹非凡,简直沸腾起来了。孽龙哪见过这场面,早吓得魂飞魄散,又被艾叶味熏得昏头转向,半死不活,只得乖乖退回海里。从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使出海也是和风细雨。

5、关于艾粄的来由,客家地区还流传着另一个传说。太平天国年间,康王汪海洋为逃避清兵的追杀,逃到客家的一个村庄。他看见田地里有许多村民在务农,为躲避追兵,于是下田装成一个农民弯腰 *** 秧。当地的老农随手在田边抓了一把艾草与自家带来的粄揉在一起,丢到田上。康王猜到了他的用意,遂捡起来就塞进嘴里吃。清兵看见,以为他吃的是牛屎,只把他当成是疯老农,没发现是康王,于是带兵走了,康王顺利逃过一劫。后来为纪念康王,客地人们都在清明时节吃艾粄。艾粄呈青绿色,又俗称牛屎粄。客家地区有一说法, *** 是吃牛屎的,于是拿艾粄去祭祖拜山。另外,《本草纲目》里记载:艾以叶入 *** , *** 温、味苦、无毒、纯阳之 *** 、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艾草 *** 温补,清明时节天气阴湿,吃艾草便可祛湿温补。艾草不但用来吃,也被用来挂在门前避邪,小孩子用艾草来煮水洗澡,还可防生疮。

二、【艾粄怎么做】艾粄的做法

艾粄的做法一

材料:生粉500g、糯米粉500g、新鲜艾草嫩芽500克、糖适量、炒花生仁200g、炒芝麻200g。

材料:生粉500g、糯米粉500g、新鲜艾草嫩芽500克、糖适量、炒花生仁200g、炒芝麻200g。

1、首先准备好生粉、糯米粉、新鲜的艾草嫩芽和白砂糖、水。把生粉和糯米粉按1:1的比例混合到一个干净的大盘子里混匀备用。

2、煮一锅水,待水沸腾时将新鲜的艾叶倒入锅内,不要盖盖,继续煮至水开,即可捞出,沥干水分。待艾叶 *** 后,拧干多余的水分,放置在砧板上,用刀背将艾叶剁碎后装盘备用(不要用刀刃剁,剁出来口感不好)。

3、将处理好的艾草、糯米粉、生粉、糖(糖加适量,按个人口味增减)混合到一个大盘子里,往米粉里慢慢加水,少量多次,边揉面团边加水,将米粉与艾叶充分混匀,直至面团成型(面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以不粘手为宜)。

4、将炒制的花生仁、芝麻研磨成粗粉。

5、将研磨好的花生仁、芝麻与适量白砂糖混匀作为备用馅料。

6、将香蕉叶洗净,裁成小块,平摊在蒸笼上。蕉叶是用来盛放艾粄,以至于不相互粘黏的。

7、取一小团如乒乓球大小面团, *** 成饼状(不要太薄,否则会漏馅),倒入两茶匙的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

8、把裹好馅料的艾粄贴着香蕉叶放与蒸笼里蒸25至30分钟就可以了。

材料:糯米粉2000g、眉豆1500kg、艾草500g、油适量、盐适量、白砂糖适量。

1、新鲜的艾草要摘最嫩的部分。

3、放入锅里,用水煮开,然后换冷水泡,泡一天 *** ,中间要多换几次水。

6、眉豆先煲好,晾干水,加少许的油,白砂糖,盐,炒干水分,乾乾的豆沙即可。

8、在盆里倒入糯米粉备用,做皮用的。

9、锅里放适量的冷水,糯米粉,白砂糖和艾草充分搅匀。

10、所有材料搅拌均匀之后,开火煮。

11、煮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糯米粉起泡泡不粘锅就可以了。

13、搓到不粘手即可,不可以太硬,不好包。

14、皮的大小由自己掌控,先做成小杯形状。

16、塞到皮里面,慢慢包起来,不要撑破皮了。

19、把新鲜的蕉叶洗干净,撕成片,大小适合,在上面涂一层油,排好放在架子上面。

材料:艾草200克、白砂糖50克、糯米饭150克。

1、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干净,把比较老的硬杆摘掉。

5、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再煮10分钟。

6、煮好的艾叶放入搅拌机内搅拌烂。

7、搅拌好的艾叶放入适量糯米粉和白砂糖。

艾粄?艾粄的由来-第1张图片-

9、取其中一块糯米团用手团成圆形,然后再按扁。

10、平底锅倒入适量油把做好的艾饼放入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材料:糯米粉1000g、粘米粉500g、白萝卜1200g、腊肉350g、腐竹200g、蒜梗 *** g、艾草350g、油适量、盐适量、胡椒粉适量、苏打粉2g、白糖80g、面粉少量。

2、待油烧热后放入腐竹入锅炸,用锅铲不停地翻腐竹,让其均匀上色。待腐竹炸至表面金黄即可。

3、炸好的腐竹沥油,再用水泡一个小时。

4、泡好的腐竹切成1cm长的块,切好待用。

5、蒜梗就是蒜苗摘去绿色叶子部份剩下的茎梗。

7、腊肉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去皮,再切成和腐竹一样大小的肉丁。

9、锅里煮水,水开后放艾草入锅,加入2g苏打粉,煮好的艾草捞起沥水。

11、热油锅,把萝卜丝放入锅里炒,放入少量的盐,炒至萝卜出水,然后把萝卜盛出,萝卜水倒了。

12、再热油锅,把腊肉放入锅里炒,炒至腊肉出油出香,放入腐竹,再炒一会。

14、然后放入萝卜丝、胡椒粉、盐,炒匀,盖上盖子焖四五分钟。

15、焖好后装盆,待温度降至三、四十度再用来包。这样馅料就准备好了。

16、把艾草放入料理机,再加入少量的开水,打成蓉。

17、把糯米粉、粘米粉混合均匀,再把打好的艾草蓉倒入盆里。

18、再放入适量的开水、70g白糖、3g盐,用手揉成面团,揉好的颜色非常漂亮,带有抹茶那种绿色。

19、准备少量面粉,在手上抹上面粉,取一块糯米团,搓成圆形,再把它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

21、把两边的皮合在一起,捏紧收口。

22、蒸架上刷上一层油,把包好好的萝卜粄摆上蒸架。

23、锅里煮水,水开后入锅蒸20分钟。

材料:糯米粉3000g、生粉1000g、艾草适量、油300ml片、糖适量、炒花生适量、炒芝麻适量、白糖适量、清水适量、垫叶适量。

1、干艾草,采摘之后晒乾,然后择去茎梗,只留下叶子,用时提前一天泡清水里,中途更换2~3次水,非常繁琐的工序。

2、泡过水的艾草放开水锅里煮。

3、煮十来分钟捞起挤干水,像一团棉絮似的艾草剁烂。

5、片糖熬融化加入剁烂的艾草。

6、放花生油,需要很多油,这样艾草做出来口感好。

7、这么一大锅放了足有半斤油。

8、加入炒过磨成粉的芝麻一起熬。

9、熬好的艾 *** 糖酱,煮开就算熬好了。

10、熬好艾草糖浆准备揉粉,糯米饭和生粉的比例大约3:1。

11、将艾草糖水分次倒入糯米饭里,边揉边看情况添加糖水。

12、煮开的糖浆水很烫的,趁热揉面。

13、不停的揉、揉啊揉,揉的越久越有韧 *** 口感越劲道。

14、揉好的生坯粉团,放锅里蒸5分钟。分次蒸也太多了,

15、准备混合好的馅料:炒过的花生、芝麻、糖。

16、揉好后要尽快分小团包馅拓印。

17、蒸过的粉团趁热揉,冷了就揉不动了,揉均匀,同样多揉更有韧 *** 。

18、揉好粉团,随手抓一小团,按扁放一勺花生芝麻馅。

23、拓印好的印粄,我们也叫艾粄,艾叶做的印粄。

24、野生的一种树叶,2面洗净,锅里煮点热水,倒入油,然后用那个油汤水泡着树叶,用泡过油水的树叶垫印粄,不会粘叶。

材料:新鲜苎叶适量、水磨糯米粉600克、红糖少许、瑶柱适量、虾米适量、蒜头10瓣。

1、前几天到乡下去玩,在路边找到了几株很嫩的苎麻,本想摘多些的,可惜只看见这几株。艾草、鸡屎藤倒是见到很多。于是就摘了它的叶子拿回家做苎叶粄。

2、把苎叶水洗干净、锅里煮开水煮软苎叶,然后捞起挤干水分。再用刀把苎叶剁的碎碎的,或者用搅拌机打也可以。

4、瑶柱和虾米切碎、萝卜干切丝、红葱头也要切碎。

5、把瑶柱虾米还有萝卜乾,蒜头一起下锅炒香。如果萝卜干太咸,可以切丝后用清水抓洗几遍。把咸味洗掉。

6、这次找到的苎麻太少了,所以糯米粉团颜色较淡。和糯米粉团的 *** :剁碎的苎叶掺和在烫过的糯米粉中,粉团是甜的,包的馅的味道是咸的。

7、把粉团分成小块,包上炒过的馅。

9、上锅蒸20分钟左右就差不多出锅了。

三、艾粄有什么好处

1、艾粄,是清明粄中其中的一种,是一种美味的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客家菜。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 *** 用保健功能。

2、“粄”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艾粄因一般在清明期间 *** 使用,故属于清明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清明粄。清明粄包括“艾粄”、“田艾(鼠曲草)粄”、“苎叶粄”等。每年清明节,清明时节,人们在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竺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 *** 各类清明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由来 艾粄? 艾粄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