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蒸粽 裹蒸粽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3

大家好,关于裹蒸粽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裹蒸粽 *** 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裹蒸粽的营养与好处
  2. 裹蒸粽的来历是
  3. 裹蒸粽的做法和材料
  4. 裹蒸粽的做法
  5. 广东肇庆裹蒸粽的做法,怎么做,怎样做,如何做
  6. 裹蒸粽是怎么来的

一、裹蒸粽的营养与好处

裹蒸广东肇庆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来裹个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 *** 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裹蒸粽 裹蒸粽图片-第1张图片-

主料:糯米 *** 00克绿豆 *** 00克猪肉1块花生1碗芋头500克咸鸭蛋黄500克腊肉1块猪小排500克

调料:色拉油适量五香粉适量精盐适量[1]

准备好所有材料,糯米、绿豆洗干净后调入少量油和盐入味,花生煮熟,猪肉用五香粉炒香,冬叶和席草煮过后洗干净

准备好模具(没有这个模具可用碗代替)放入至少三片以上的冬叶,放入一大勺糯米,一大勺绿豆,然后放入花生,香芋,猪肉等自己喜欢的馅料

再倒入一大勺绿豆,最后铺一层糯米(两勺)四角压实,表面熨平,不平的会东倒西歪,或者棱角不清晰

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铁锅,明火煲煮12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1、挑的要是当年的新鲜绿豆,不是新鲜的不够香糯。

2、洗的绿豆要一直洗到水清澈不浊,水不够清的煮出来的粽子不经放,洗的足够干净的绿豆煮出来的粽子放一个月都问题!

二、裹蒸粽的来历是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项目。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爱国诗人屈原,活着的时候深受人们的爱戴,他投河自尽后,人们因为不想让他的 *** 被鱼吃掉,于是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把粽子扔进水里。听爷爷说,后来秦代的农民为了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作为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粽。

三、裹蒸粽的做法和材料

1.准备好糯米、猪肉、冬菇、咸蛋黄、葱、姜、蒜等食材。

2.将糯米提前浸泡几个小时,猪肉切成小丁,冬菇泡发后切成小丁,咸蛋黄切成小块,葱姜蒜切末备用。

3.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盐和食用油拌匀。

4.取一片粽叶,将两端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将叶子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一个小口袋。

5.在小口袋中加入一些糯米,再加入一些猪肉、冬菇、咸蛋黄、葱姜蒜等食材,再加入一些糯米,用手轻轻压实。

6.将粽叶向上翻折,再向下翻折,形成一个长条形,将两端对折,用细绳绑紧。

7.将做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2小时即可。

糯米、猪肉、冬菇、咸蛋黄、葱、姜、蒜、盐、食用油。

四、裹蒸粽的做法

裹蒸历史悠久,南北朝包裹蒸已成地域风俗,很多史书、古诗都对它有所记载或描述。广东肇庆的裹蒸粽最有名,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裹蒸粽的做法

主料:糯米 *** 00克绿豆 *** 00克猪肉1块花生1碗芋头500克咸鸭蛋黄500克腊肉1块猪小排500克

调料:色拉油适量五香粉适量精盐适量

准备好所有材料,糯米、绿豆洗干净后调入少量油和盐入味,花生煮熟,猪肉用五香粉炒香,冬叶和席草煮过后洗干净

准备好模具(没有这个模具可用碗代替)放入至少三片以上的冬叶,放入一大勺糯米,一大勺绿豆,然后放入花生,香芋,猪肉等自己喜欢的馅料

再倒入一大勺绿豆,最后铺一层糯米(两勺)四角压实,表面熨平,不平的会东倒西歪,或者棱角不清晰

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铁锅,明火煲煮12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1、挑的要是当年的新鲜绿豆,不是新鲜的不够香糯。

2、洗的绿豆要一直洗到水清澈不浊,水不够清的煮出来的粽子不经放,洗的足够干净的绿豆煮出来的`粽子放一个月都问题!

肇庆的粽子不称粽子,我们命其名曰:裹蒸,也叫裹蒸粽!

裹蒸历史悠久,南北朝包裹蒸已成地域风俗,很多史书、古诗都对它有所记载或描述。

《南史》就曾记载南北朝齐明帝吃裹蒸趣事:太宫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食。这表明裹蒸在当时已经成为贡品、御食,而皇帝对它的喜爱和珍惜,也说明裹蒸在当时已经颇为名贵。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写的《十月一日》诗曰:有瘴非全歇,为冬亦不难;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裹蒸如千宝,焦糟幸一拌,滋辰南国重,旧俗自相欢。学者推断,民间每年入秋后食裹蒸的习俗在云贵高原由来已久。而汉代古端州与云贵高原同属 *** 之地,风俗习惯有很多相同之处。后来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此和睦相处,肇庆人民吃裹蒸的习俗大概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裹蒸有四个特别的地方区别于大家常见的粽子:

1、外形硕大,棱角明显,金字塔形状,重量至少在一斤以上!

2、粽叶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肇庆特有!普通粽子也太小,无法包制!

3、上好的当年去壳绿豆是果蒸的独有配方,绿豆和糯米的比例是1:1,或者1:2。

4、明火煲煮时间长,在十个小时以上,十二个小时左右,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里,端午包粽子,过年包的是大粽裹蒸,包果蒸用的是咱们肇庆自产的冬叶。这种叶子硕大,清香,与一般的粽子叶不同!肇庆很多地方的农民会自己种植,就为了等待过年一次包粽。(当然,肇庆现在也有很多专门 *** 裹蒸粽的店家,所以也需要爱常年供应冬叶!)肇庆人过年送礼,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裹蒸,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所以,肇庆人过年都会包裹蒸!裹蒸的量多数以过年家里走访的亲戚划比例,今年居然家里包的不算多,裹蒸包了大约八十只,普通的三角粽子包了大约50只,长粽子包了大约三十只,数量不算多,但是重量倒是不少啊!所有工序加起来还不止24小时了!

五、广东肇庆裹蒸粽的做法,怎么做,怎样做,如何做

准备好所有材料,糯米、绿豆洗干净后调入少量油和盐入味,花生煮熟,猪肉用五香粉炒香,冬叶和席草煮过后洗干净,准备好模具(没有这个模具可用碗代替)放入至少三片以上的冬叶,放入一大勺糯米,一大勺绿豆,然后放入花生,香芋,猪肉等自己喜欢的馅料;

再倒入一大勺绿豆,最后铺一层糯米(两勺)四角压实,表面熨平,不平的会东倒西歪,或者棱角不清晰!四个方向对折,压实,脱模;

用席草绑好即成。全部包好后放入大铁锅,明火煲煮12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裹蒸历史悠久,南北朝包裹蒸已成地域风俗,很多史书、古诗都对它有所记载或描述。《南史》就曾记载南北朝齐明帝吃裹蒸趣事:“太宫进御食。有裹蒸,帝十字画之,曰:‘可片破之,余充晚食’。”这表明裹蒸在当时已经成为“贡品”、“御食”,而皇帝对它的喜爱和珍惜,也说明裹蒸在当时已经颇为名贵。

裹蒸有四个特别的地方区别于大家常见的粽子:1、外形硕大,棱角明显,金字塔形状,重量至少在一斤以上!2、粽叶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肇庆特有!普通粽子也太小,无法包制!3、上好的当年去壳绿豆是果蒸的独有配方,绿豆和糯米的比例是1:1,或者1:2.4、明火煲煮时间长,在十个小时以上,十二个小时左右,直至糯米、绿豆、猪肉完全融合为止,吃起来香糯醇厚,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这里,端午包粽子,过年包的是大粽裹蒸,包果蒸用的是咱们肇庆自产的冬叶。这种叶子硕大,清香,与一般的粽子叶不同!肇庆很多地方的农民会自己种植,就为了等待过年一次包粽。(当然,肇庆现在也有很多专门 *** 裹蒸粽的店家,所以也需要爱常年供应冬

包裹蒸逗少不了的模具!别以为有了模具就会很容易,要包出标准的有棱有角的金字塔型的还是不容易啊!

六、裹蒸粽是怎么来的

裹蒸粽就要说广东肇庆的了,它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特有的冬叶、芒叶(这里的芒叶不是芒果树的叶子,而是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叶子细长锋利,秋天开花,黄褐色)、水草来裹个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州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错了,裹蒸与粽是不同的,一般的粽子多用竹叶或芭蕉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芒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

听老一辈的长者说,肇庆裹蒸粽里也蕴涵着一则 *** 悱恻动人心弦的爱情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端州有一对青年男女,女的叫阿青,男的叫阿果,情深意笃。但阿青父母认为阿果只是一介书生,无财无势,不允许女儿和他相爱。为此,阿果立志发奋图强。这一年大考又到,他打点行李赶赴京城。清晨,阿青赶到,送上连夜用冬叶包裹的糯米绿豆饭团,叮嘱他一路珍重,勿忘双方情意。阿果高中状元,皇帝欲招为驸马,阿果不从。皇帝怒而囚之。阿果每日抚饭团而泣,公主奇之,阿果曰:糟糠尚不弃何况饭团乎?公主大受感动,遂放阿果归乡。阿果和阿青终成仙眷。后人发现用冬叶包着糯米、绿豆、猪肉等材料做成的饭团味道甘香可口,遂纷纷仿效,及至后来,更成了端州年关时家家必备之物。裹蒸者,“果青”也。

肇庆裹蒸粽历史源远流长,风味独特,极具人文情怀,而裹蒸粽 *** 工艺,也被列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裹蒸粽知名品牌“桂城华记”秉承“优质、创新、健康、时尚”的经营理念,用专业和实力和对传统美食传承的决心去铸造桂城华记的良好的口碑和业界的认可,打造属于桂城华记的金漆招牌。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裹蒸粽和裹蒸粽 *** 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