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酥糖的一些知识点,和酥糖的来历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福建漳浦特产:杜浔酥糖
杜浔酥糖又名漳浦酥糖,是福建漳州市的一种汉族传统甜点。因产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杜浔镇而得名。主要原料是花生仁、蔗糖、麦芽糖、猪粽头肉等,口味酥脆,工艺是炒、熬、煮。
酥糖是一种高级的营养品,也是一款休闲的零食,老少皆宜,除此之外,酥糖还有强身健体之效和健胃润肺的之功。
酥糖的含糖量丰富,可以及时补充体内血糖的需要,改善低血糖症状。
以其独特的酥、香、脆而闻名!营养丰富、香酥可口、油而不腻、自然纯正、风味特佳。
“杜浔酥糖”起源于大约 *** 0年前的“花生糖”,那时的中国正处于著名的战国时代,战火连连,于是许多富余人家躲避战火之前,将白砂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凝固后切成不规则的小块带在身上充当补充能量的干粮,也就是最早的“花生糖”
1279年,南宋末年赵宋皇族后裔赵若和(宋太祖赵匡胤之弟赵匡美的第十世孙) *** 避难于福建漳浦,在漳浦修建赵家堡,隐赵姓改黄姓,开始了隐居生活。赵氏皇族因为长途跋涉,需要高能量的干粮,于是不经意将宫廷中传统 *** 酥糖的工艺带到了福建漳浦。这种宫廷酥糖,运用精选的香酥花生、白砂糖、土猪油、葱头为主料,经一拣、二炒、三熬、四煮、五凝、六切等古法手工流程, *** 出的酥糖,有着“酥、脆、香、甜”的特点。
清康熙年间,漳浦人蔡世远以及其侄蔡新相继成为乾隆、嘉庆两代的帝师。蔡新奉命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讲读,并授翰林院侍讲,在朝任职50年,历任吏、礼、兵、刑、工等部尚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叔侄二人在职均非常爱吃家乡的酥糖,常托人从漳浦杜浔镇捎带酥糖进京,以此特产馈赠官员好友。乾隆皇帝嘴钻胃刁,只见酥糖呈金 *** ,花生粒粒饱满,猪油葱香扑鼻,一咬香脆可口,回味无穷,对杜浔酥糖可谓赞不绝口。杜浔酥糖渐渐地受到官员和皇族地追捧,风靡京城,成为茶点佳品。经帝师蔡新的推荐,嘉庆皇帝后来命宫中御厨仿制杜浔酥糖,改进工艺,成就了后来同样著名的“北京酥糖”。
1000年来,漳浦一带的传统酥糖 *** 一代代传承下来;尤其近100多年来,漳浦的“杜浔酥糖”因口感香脆而红极一时,成为地方特产,远销海内外市场,被当时西方人誉为“东方巧克力”。
漳浦梁山之麓,人杰地灵,以北为盘陀,以南为杜浔,经南宋赵氏后裔带来的传统酥糖工艺,又经蔡世远、蔡新叔侄传播名震京城。漳浦杜浔酥糖那种独有的集花生、葱头、猪油三味香于一体的古早味道,必定随着如今提倡回归古早传统以及健康食品相结合,得以在中国继续传承与发展。
1986年,参加全国在北京举办的企业产品评奖大赛,荣获“福建企业优秀产品奖”及“福建省漳州市企业优秀产品”
2001年被漳州市委,漳州市 *** 局,漳州市 *** 共受于“漳州小 *** 品店”
2003年第五届 *** 两岸花博会旅游商品交易会荣获“优秀展品奖”
2004年第六届 *** 两岸花博会优质产品展销会荣获“畅销产品奖”
2004年荣获福建省烹饪协会授予“福建名小吃”称号!
二、有哪些关于杜浔酥糖的做法推荐
1、杜浔酥糖,又称杜浔糕或杜浔糖糕,是中国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杜浔镇的一种传统名点,以其酥脆可口、甜而不腻而闻名。以下是杜浔酥糖的一个基本做法推荐:
2、准备材料:将糯米粉过筛,确保无颗粒;白糖备好;芝麻炒香备用;葱花切细备用。
3、和面:将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温水,边加边搅拌,和成一个稍微偏硬的面团。面团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以便于后续 *** 作。
4、揉糖:在面团中加入白糖,继续 *** 至糖完全融入面团中,面团会变得光滑。
5、分割面团:将揉好的面团分割成小份,每份大约30-50克,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大小。
6、 *** 酥条:取一小份面团,搓成长条状,然后用手指将其压扁,形成扁平的酥条状。
7、炸制:在锅中倒入足够的花生油,烧至五成热(约150℃左右),将制好的酥条下锅,用中小火炸至金 *** ,表面起泡且酥脆即可捞出。
8、滚芝麻:将炸好的酥条沥干油分后,趁热滚上炒香的芝麻,使其均匀附着在酥条表面。
9、调味:如果喜欢葱香味,可以在滚芝麻的同时撒上一些葱花和少许盐,增加风味。
10、 *** :将 *** 好的杜浔酥糖放置在通风处 *** , *** 后酥糖会更加酥脆。
11、保存:将 *** 后的杜浔酥糖放入密封容器中保存,避免潮湿影响口感。
12、糯米粉和水的比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达到适合 *** 的面团状态。
13、炸制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焦里生,影响口感。
14、炸制过程中要注意翻动,使其受热均匀,炸出的酥糖色泽一致。
15、炸好的酥糖要沥干油分,否则会影响口感和保存。
16、杜浔酥糖的做法并不复杂,但要掌握好面团的软硬程度和炸制的火候,才能 *** 出金黄酥脆、香甜可口的杜浔酥糖。这种传统的小吃不仅美味,还承载着地方的文化和历史,是一道值得尝试的传统美食。
三、四川成都特产:温江酥糖
1、温江酥糖产于成都温江区,它是四川著名的小吃之一。是一款生活中的美食,主要食材有糖果等,是一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2、温江酥糖营养丰富,它是高级营养补品,味道香甜酥脆,具有健胃润肺,健身强身之效,老少皆宜。
3、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感。
4、温江酥糖问世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温江酥糖创始人是明末温江县寿安乡著名糕点工人马敬山。他开设的糖果作坊吉祥斋,就以生产中式糕点著名。他精通中式糕点的蒸、烘、炸、烤等工艺技术,首创独具风味的新品种——酥糖;并用后汉名将“马援”的爵号“伏波将军”为商标。定名“伏波牌酥糖”。据说,马敬山自誉为马援后代,而马援在后汉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马敬山借此宣扬酥糖声誉。
5、清光绪二十四年,县人马敬山,精通小糖技术,在吴家场经营“吉祥斋”京果铺,创制酥糖。因与后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嗣后,吴家场李土奇开“魁成号”京果铺进行仿造,取名“老君牌”酥糖。这两个产品,分别与 *** 23年、32年的四川省劝业会上赢得“酥糖创始之一家”锦旗和地方名产品金质奖,从此酥糖驰名,销路扩大。其后,鱼凫镇的“凤池轩”京果铺雇请马敬山之子为 *** ,生产酥糖。再后又有“寿康村”等京果铺相继仿造。全县年产酥糖约一万盒。
6、温江酥糖采取传统配方,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诒糖、熟化猪油为配料,经过制面、制糖坯等工序,然后取锅两口,用暗火分别将面、糖反复迭制成薄片,以不见筋络为佳,再卷成筒状,切片包装。
四、河北唐山特产:唐山酥糖
1、唐山酥糖是河北省唐山市汉族传统名吃,拥有上百年历史。用大米,麦子等粮食作物,以纯手工的方式熬成糖稀,再加入纯花生粉精制而成。色泽金黄,大小象10厘米长的金条。唐山酥糖入口非常香甜酥脆,余香沁人心脾,且营养丰富,连没牙的老人和小孩也极爱食用。
2、酥糖是高级营养补品,味道香甜酥脆,具有健胃润肺,健身强身之效,老少皆宜。
3、酥糖是从花生糖演变而来的,据传花生糖的最早出现时间是在公元前475-221年的战国时候,由于当时各地的都是战火纷纷,人人自危,一些稍为有钱的人家为了生命安全,都纷纷逃避,远离战火。在兵荒马乱的时期,为了携带方便,有钱的人家就将饴糖和花生加在一起熬煮,熬煮过后,再切成不规则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这就形成了花生糖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花生糖,在12,13世纪,花生糖首先传入 *** 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材料:花生酥糖原料配方:花生米、白砂糖、小麦面粉、绵白糖、糖玫瑰、香油、饴糖。
5、做法:将花生米炒熟、磨成碎面,把食用糖熬成糖稀,二者按比例搅拌城焦黄的颜色。
6、然后将此杆成薄薄的片状,一层一层的放好,切割成有规格的长条,待 *** 后食用、 *** 。
酥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酥糖的来历、酥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