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耗子 苏耗子是满族特色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苏耗子的问题,以及和苏耗子是满族特色 *** 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苏耗子的来历传说
  2. 苏耗子怎么做
  3. 苏耗子来历
  4. 苏耗子是什么

一、苏耗子的来历传说

1、关于苏耗子的来历,在满族中流传一个聪明媳妇劝夫勤劳的故事。

2、满族早期的人家,都得在旗当兵。有的男人当过兵后,长了见识,成就了大业。也有的男人当兵后变得又馋又懒。有这么两口子,丈夫当兵回家后,庄稼活不愿干了,庄稼饭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懒做,东走西逛。媳妇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总是当成耳旁风,一点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懒汉的生日。媳妇对他说:“今日是你的生日,你爱吃什么,说出来我好给你做。你这个人呀!本来是属虎的,对于吃的本应不挑肥瘦一概狼吞虎咽才对,可是你却总是挑挑拣拣,这个不吃,那个没味的。”

3、懒汉听了媳妇的话,不慌不忙假装斯文地说:“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生我那年是虎年,但是那年是个‘小进’,生我那个月也是‘小进’(指一月二十九天)。虎加‘小’字不是小虎崽子吗?加两个‘小’字,那不比虎崽子还小吗?比虎崽子还小的就是猫呗。所以,我名义上是属虎的,其实是属猫的。猫当然是最馋的啦,不挑挑拣拣吃鱼吃肉哪行呀!”懒汉说完,还得意地望着媳妇笑。

4、这媳妇见说不过他,又赶上他过生日,只得忍气吞声下去准备作饭。她来到自家地里,想摘些青菜,忽然顺风飘来一阵“苏子”的清香,她抬头一看,地边的苏子叶已经长成小菜碟那么大了,她顺手摘了一片苏叶,放在鼻子上使劲闻了闻,说了一句“真香呀”,她端祥着苏子叶的形状,想起刚才被丈夫数落的话,一下子想起一个教育丈夫的办法。她赶忙摘了一些苏子叶,用衣襟兜回家,又找来一些粘米面,包上豆沙馅,做成耗子的形状,然后用苏叶一裹,那苏叶的蒂把正好成为耗子尾巴。这媳妇望着蒸熟的散发着清香味的面耗子,心中早有了主意,就等丈夫回来,晌午的时候,懒汉回来了。媳妇迎上去,高兴地对懒汉说:“今个,我为你的生日准备好了你更爱吃的东西”。懒汉一听有好吃的,立刻睁大了眼珠问:“是什么?在哪儿?”,“你看”,媳妇说着顺手揭开了锅。懒汉一看,立刻不高兴了,说:“这粘饽饽是什么好东西,我早就不爱吃了”。媳妇不慌不忙地说:“你再好好看看,这可不是平常的粘饽饽,这是‘苏耗子’,你不属猫的吗,猫可更爱吃耗子。今天你这个懒猫过生日,我用耗子执行你,难道你不喜欢吗?”,懒汉上午刚说完自己属猫。中午媳妇就用“耗子”招待他,他一下子没有了应答之词,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他吃了一个,觉得苏叶清香可口,味道真的不错,于是,他一个接一个,一会儿吃了大半锅,媳妇见他吃得很饱,就拿来一把锄头,对懒汉说:“粘食吃多了,不干点活消消食是要闹病的,你快去铲铲地吧!”懒汉望着自己的媳妇,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痛痛快快地找起锄头铲地去了。打这以后,懒汉不仅喜欢吃“苏耗子”,也渐渐地勤快起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别人家的媳妇知道了这事,也都回家给丈夫做“苏耗子”吃。渐渐地,做“苏耗子”吃成了满族的一种风俗。

二、苏耗子怎么做

糯米粉(黄米粉)500克,糖30克,开水180克,凉水180克,豆沙馅适量,紫苏叶适量

1.用了两种粉,一种是水磨糯米粉,一种是黄米磨的粉,我称量了各 *** 克分别和了两个面团

2.重要提示:由于粉的吸水 *** 不同,大家要灵活调整水的用量,先加糖,然后用开水先分别烫面,水一定要开开的浇进去然后快速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凉水进去水不要一下子加进去,边加边揉,揉成光滑略带柔韧 *** 的光滑面团即可。(如果你的面团没有韧 *** 一揉就开裂说明烫面部分没有成功,不要紧还有补救的办法,取适量揉好的面团大概60—70克的样子,烧开水水开下入这个面团煮熟,然后再和前面的面团揉到一起就好了,这样就不会开裂了)

3.豆沙馅分成大概8-10克的剂子,面团分成20-25克的剂子(不用一定按照我的剂量分割,主要也要根据你的紫苏叶大小来决定做多大

4.面团用手捏成小碗状的面片包入豆沙馅,并揉成长椭圆形,再用紫苏叶夹起来

5.蒸锅里加水,水 *** 入包好的苏耗子,上汽蒸10-15分钟即可

苏耗子 苏耗子是满族特色吗-第1张图片-

三、苏耗子来历

1、苏耗子,又名“粘耗子”、“苏叶饽饽”,甚至是“苏叶干粮”,是满族特色的一种面食。其 *** 工艺独特,需将粘高粱米或糯米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小豆煮熟后捣成豆馅,包裹在粘米面擀成的圆形饼中,最后用苏子叶包裹,放入笼屉蒸熟。这种美食香甜可口,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在日常饮食和祭祀活动中都十分喜爱。

2、关于苏耗子的起源,流传着一个关于勤劳智慧的满族媳妇的故事。在早期满族家庭中,有的男子从军归来后变得懒散。有个懒汉不愿干农活,只图享受。在妻子生日那天,媳妇巧妙地利用他的属虎特 *** ,借题发挥,说他实际上像小猫般挑食。然后,她利用地边的苏子叶, *** 出耗子形状的面食,取名“苏耗子”,暗示他应该像猫一样勤劳。看到“苏耗子”,懒汉虽然起初不悦,但在品尝后被其美味吸引,最终在媳妇的引导下开始勤劳起来。这个故事逐渐流传,使得“苏耗子”成为了满族家庭中鼓励勤劳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传统的习俗。

3、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粱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不仅平时喜食之,而且时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四、苏耗子是什么

1、苏耗子,又称粘耗子,苏叶饽饽,也有叫苏叶干粮的。苏耗子是满族的风味面食。其作法:将粘高梁米或糯米以水浸泡后磨成粘米面,将小豆煮熟捣成泥做成豆馅,包进粘米面擀成的圆饼中,外用苏子叶裹之,上笼屉蒸熟即成。食之香甜可口并带有苏子叶的清香,满族人民不仅平时喜食之,而且时逢祭祀还常用来供神。

2、关于苏耗子的来历,在满族中流传一个聪明媳妇劝夫勤劳的故事。满族早期的人家,都得在旗当兵。有的男人当过兵后,长了见识,成就了大业。也有的男人当兵后变得又馋又懒。有这么两口子,丈夫当兵回家后,庄稼活不愿干了,庄稼饭也不愿意吃了,整天好吃懒做,东走西逛。媳妇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但他总是当成耳旁风,一点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五,正是懒汉的生日。媳妇对他说:今日是你的生日,你爱吃什么,说出来我好给你做。你这个人呀!本来是属虎的,对于吃的本应不挑肥瘦一概狼吞虎咽才对,可是你却总是挑挑拣拣,这个不吃,那个没味的。懒汉听了媳妇的话,不慌不忙假装斯文地说: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生我那年是虎年,但是那年是个小进,生我那个月也是小进(指一月二十九天)。虎加小字不是小虎崽子吗?加两个小字,那不比虎崽子还小吗?比虎崽子还小的就是猫呗。所以,我名义上是属虎的,其实是属猫的。猫当然是最馋的啦,不挑挑拣拣吃鱼吃肉哪行呀!懒汉说完,还得意地望着媳妇笑。这媳妇见说不过他,又赶上他过生日,只得忍气吞声下去准备作饭。她来到自家地里,想摘些青菜,忽然顺风飘来一阵苏子的清香,她抬头一看,地边的苏子叶已经长成小菜碟那么大了,她顺手摘了一片苏叶,放在鼻子上使劲闻了闻,说了一句真香呀,她端祥着苏子叶的形状,想起刚才被丈夫数落的话,一下子想起一个教育丈夫的办法。她赶忙摘了一些苏子叶,用衣襟兜回家,又找来一些粘米面,包上豆沙馅,做成耗子的形状,然后用苏叶一裹,那苏叶的蒂把正好成为耗子尾巴。这媳妇望着蒸熟的散发着清香味的面耗子,心中早有了主意,就等丈夫???Q回来,晌午的时候,懒汉回来了。媳妇迎上去,高兴地对懒汉说:今个,我为你的生日准备好了你更爱吃的东西。懒汉一听有好吃的,立刻睁大了眼珠问:是什么?在哪儿?,你看,媳妇说着顺手揭开了锅。懒汉一看,立刻不高兴了,说:这粘饽饽是什么好东西,我早就不爱吃了。媳妇不慌不忙地说:你再好好看看,这可不是平常的粘饽饽,这是苏耗子,你不属猫的吗,猫可更爱吃耗子。今天你这个懒猫过生日,我用耗子执行你,难道你不喜欢吗?,懒汉上午刚说完自己属猫。中午媳妇就用耗子招待他,他一下子没有了应答之词,只好硬着头皮坐下来吃。他吃了一个,觉得苏叶清香可口,味道真的不错,于是,他一个接一个,一会儿吃了大半锅,媳妇见他吃得很饱,就拿来一把锄头,对懒汉说:粘食吃多了,不干点活消消食是要闹病的,你快去铲铲地吧!懒汉望着自己的媳妇,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痛痛快快地找起锄头铲地去了。打这以后,懒汉不仅喜欢吃苏耗子,也渐渐地勤快起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别人家的媳妇知道了这事,也都回家给丈夫做苏耗子吃。渐渐地,做苏耗子吃成了满族的一种风俗。

好了,关于苏耗子和苏耗子是满族特色 *** 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耗子 满族 特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