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目不转睛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形容目不转睛的成语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目不转睛的解释
1、目不转睛的解释是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目不转睛,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bù zhuǎn jīng。意思是指眼球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 婆看着小官人,目不转睛,不觉两泪交流。
3、分词解释:目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目的古字形像人的眼睛,外边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本义指眼睛,引申表示看,用作动词。由眼睛又引申为孔眼。目也指从大项分出来的小项,或按顺序开列的目录、名目,又指事物的名称。
4、转,汉语一级字,读作转(zhuǎn、zhuàn或zhuǎi),本义指转运。2018年12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官邸回答记者提问,选择“转”字作为 *** 2018年一年的汉字。
5、睛,汉语一级字,读作睛(jīng),本义指眼珠。出自:那行者睁睛看处,真个的背在身上。——《 *** 记》。偷睛斜望, *** 只隔流苏帐。——明·陆采《明珠记》。
6、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核心。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使用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形象化和丰富,可以把有限的词语有效地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7、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语言,才能准确、灵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而成语的准确、灵活、形象地表达,可以使表达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练,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力。
二、和“目不转睛”一类的词语有哪些
1、我在有关书籍上摘录了一些,不知有没有适合你用的:
2、目不知书、目使颐令、目空一切、目指气使、目不苟视、目见耳闻、目达耳通、目不交睫、目注心凝、琳琅触目、悦目赏心、蜂目豺声、惊心夺目、耳目众多、惊心惨目、一目了然、贱目贵耳、动心怵目。
3、金刚怒目、金篦刮目、箝口侧目、死不瞑目、遮人眼目、令人瞩目、道路以目、以耳代目、惊世骇目、播穅眯目、大兴土木、枯株朽木、自掘坟墓、燕巢于幕、十人九慕、泰山梁木、朝朝暮暮、池鱼林木、岁聿云暮、鸣雁直木。
三、有没有与目不转睛同类的成语
【拼音】: jù jīng huì shén
【解释】: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近义词】: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反义词】:心不在焉、神不守舍、心神不定
【灯谜】: *** ;王母娘娘蟠桃宴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注意力
【拼音】: quán shén guàn zhù
【解释】: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举例造句】:雷参谋此时全神贯注在徐曼丽身上。★茅盾《子夜》
【近义词】: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反义词】: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注意力集中
四、目不转睛,成语吗
【拼音】: mù bù zhuǎn jīng
【解释】: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近义词】:目不斜视、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用法】:作状语;形容注意力集中
【解释】: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神情严肃
【英文】: look neither right nor left
五、目不什么什么的成语
1、问题一:目不什么什么的成语目不转睛、
2、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4、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5、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6、目不斜视: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7、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8、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9、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10、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1、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12、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13、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14、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15、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16、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17、目不邪视: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18、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19、问题二:目什么不什么成语 10分貌似没有目什么不什么的成语,倒是有目不什么的成语!
20、目不转睛、目不见睫、目不交睫、目不窥园、目不忍睹、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目不斜视、目不识书
21、问题三:成语目什么不什么有哪些 40分目大不睹
22、查看《汉语词典》中“目大不睹”的解释
23、【典故】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j步,执弹而留之。《庄子・山木》
24、【释义】眼睛虽大,但看不见东西。比喻徒具形式而没有作用。
25、【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骂人等
26、【同韵词】扬幡擂鼓、金丹换骨、豪商巨贾、缧绁之苦、西方吠痢⒘餮漂橹、视如粪土、大刀阔斧、彪炳千古、各为其主、......
27、【过目不忘】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28、【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29、【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30、【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31、【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32、【目不给视】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33、【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4、【目不旁视】视:看。形容对身边的事物不关心或不愿看。
35、【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36、【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37、【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38、【目不妄视】妄:胡乱。不随便乱看。形容遵守礼制。
39、问题四:目不什么什么成语目不暇接 [mù bù xiá jiē]
40、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羽军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41、“儿童大世界”里,玩物多得令人~。
42、雾里看花管中窥豹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给视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43、问题五:成语什么目不什么成语什么目不什么:
44、【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公干以失敬罹罪,文帝问曰:‘卿何以不谨于文宪?’桢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阶下纲目不疏。’”
45、问题六:目不什么的成语目不交睫
46、问题七:目不什么?成语:目不交睫、目不窥园、目不识丁、目不转睛、目不暇接、目不斜视
47、同学您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
48、问题八:目不暇什么成语,关于“目”有关目不暇给发音 mù bù xiá jǐ解释暇:空闲。给:供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目不暇接发音 mù bù xiá jiē解释暇:空闲;接:接收。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
49、问题九:目不什么的四字成语目不见睫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
50、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51、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52、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53、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54、目不邪视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
55、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56、目不别视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57、目不给赏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58、目不苟视眼睛不随便乱看。形容为人正派。
59、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60、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61、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62、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63、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 、目不斜视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65、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66、问题十:目什么不什么成语目大不睹
67、查看《汉语词典》中“目大不睹”的解释
68、--------------------------------------------------------------------------------
69、【典故】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j步,执弹而留之。《庄子・山木》
70、【释义】眼睛虽大,但看不见东西。比喻徒具形式而没有作用。
71、【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骂人等
72、【同韵词】扬幡擂鼓、金丹换骨、豪商巨贾、缧绁之苦、西方吠痢⒘餮漂橹、视如粪土、大刀阔斧、彪炳千古、各为其主、......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