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龙川牌坊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川县旅游景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瀛洲乡人文历史
1、龙川,一个位于绩溪县城东部,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的徽州古老村落。它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村东的龙峰与村西的凤山遥相呼应,北有蜿蜒的登源河,南有奔腾的天马山,更有朝笏山映照着西南的鹤立,石镜则映照出辉光。这里不仅风景宜人,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龙川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全国重点文物“龙川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江南之一祠”的美誉。此外,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和胡宗宪尚书府,以及胡炳衡故居等重要历史遗迹。古桥、古道、古巷与山间寨 *** 庵堂,共同构成了龙川独特的古建风貌。
3、自始祖胡焱以来,龙川人才辈出,涌现出太守、太师、枢密使、国师、提干、尚书、巡抚等众多杰出人物,堪称“一族开三府”的显赫。不仅如此,龙川还曾有江苏“三泰”地区的著名商号“胡源泰茶庄”和名医世家胡震来、丝业泰斗胡炼九等,展现了徽商和地方文化的繁荣。
4、龙川古村积淀了深厚的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古建文化、 *** 文化和名人文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成为人们进行考古、探秘、 *** 、采风、观光休闲的理想之地。无论是探寻历史的足迹,还是欣赏自然之美,龙川都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
5、瀛洲乡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境东南,驻地瀛洲村距县城9公里,总面积83平方公里,是“全国环境优美乡”、“安徽省更佳旅游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乡镇”。根据当地人民 *** 的官网信息引显示,瀛洲乡下辖巧川、龙川、瀛洲、仁里、燎原5个村,共30个村民组36个自然村,总户数29 *** 户,总人口9731人。瀛洲乡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四周环山,更高峰龙须山海拔1048米。新安江一级支流登源河纵贯全境。
二、2017年四月末龙川-徽杭古道两日行记
1、徽杭古道之行想来很久了,眼看着天热起来了,趁着4月的阳光还不是那么晒,约上乜以及治民,连同魏先生,四人选在世界读书日的周末出发了。
2、出发前一天,约到一辆顺风车。早上7:30准时上车。一路上司机师傅放的都是老歌,听着 *** 的《来生缘》,心境也一下子回到高中时代。
3、和魏先生到南京南站永和大王吃早饭,肉松饭团和现磨豆浆非常不错。
4、经过1小时到合肥南,路上读詹 *** 《旅行与读书》,他恐怕是之一个将旅行与读书的关系讲得如此有趣和透彻的人。读到了他在瑞士因为误信书籍的旅游指南,经历了一场惊险的登山之旅。然而,他却说,哪怕书籍给他指向的是死亡或灾难,他也认为是一种难得的体验,而且愈是如此,愈是应该多读书去化解旅途上的无知和无力,以为下一次的旅行储备对抗灾难的力量。这样大无畏的阅读观,令人赞赏。
5、一个小时到合肥南,后转高铁到绩溪北站。刚出站正好赶上龙川包包 *** 从雄路汽车站接了乜,一分钟没耽搁,无缝对接,直接上车。
6、我在蚂蜂窝看到一个网友的游记,他前前后后提到这家客栈多次,极力推荐。于是我们在网上找到了老板家 *** ,提前预订了房间。这两天的经历也多次证明,他们家不仅经济实惠舒适,老板一家 *** 是极其的厚道体贴。
7、中午乘坐老板的车到客栈后,在房间放好东西便下楼吃饭。大厅后面便是厨房,我们直接到后厨,看着食材点菜。要了一盘毛豆腐、咸肉竹笋、红烧肉以及香干水芹。毛豆腐是乜极力推荐的,笋也算是这边的特色。
8、四个人一大早便起床赶车,过了中午早已饥肠辘辘。饭菜上桌,毛豆腐的口感确实很特别,有点像豆腐脑发酵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咸肉竹笋也十分香,红烧肉肥而不腻,水芹可口。再一人搭上一碗白米饭,吃得太满足了。饭菜都是自家做的,部分食材也取自自家园田种植的,真的特别好。
9、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徽杭古道,来此仅是过渡歇歇脚。龙川是绩溪有名的村庄,这里走出过许多历史名贤,龙川水街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徽州风情。
10、饭后步行五分钟远远看到一座木制拱桥,名曰“上官桥”,便是到了水村入口处。这里临河而建,走几步便有一座桥,有石桥、木桥,有些很明显是新修的,有几座则看起来斑驳老旧。街道上卖的东西没啥新奇,无非是所有旅游景区都有的玩具、首饰等小玩意,还有龙川这边的各种特产,烧饼、点心、糖、咸菜、竹笋等等。
11、这里比较有名的是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这个大家族里走出过很多名人,如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正是其倡导出资扩建了此座宗祠。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先生,其祖籍也是绩溪。这一处属于龙川村的重点旅游景观,门票 *** 不菲,我们只在河对岸仰望了一下这座门面高且森严的大宅。
12、胡氏宗祠继续往前走是澄心堂纸作坊,现场有师傅在展示造纸的过程。徽州宣纸远近闻名,对于这一传统工艺,我们也十分好奇,然而错过了前面的过程,只看到师傅把整形好的纸浆放烘烤器上烘干。作坊墙壁上贴着澄心堂纸的制造流程图,据介绍,整个加工过程有100多道工序,原料主要是龙须草和檀皮,要经过晒料、碓料、混合发酵、打浆、捞纸、晒纸等工序。屋里弥漫着纸浆的淡淡香味,一张纸的工艺如此考究,下笔怎能不谨慎呢?
13、龙川著名的景观还有一樽老牌坊——奕世尚书坊,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所谓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该坊是为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胡富是明成化戊戌科进(1478),胡宗宪是明嘉靖戊戌科进士(1538),两人刚好相隔60年荣登金榜,故冠以奕世。
14、街上人不算多,几乎都是团体游,一会一波人,我们悠闲走着,不到一小时就逛完了。往回走的时候,有些迷茫不知去向,这下午还早着呢!
15、回到客栈,几个人在客厅打 *** 牌,甚吵。治民回房间休息,我们三人坐了一会,想着去一旁的龙须山景区逛逛。
16、包包客栈地理位置极好,离龙须山景区也就五分钟。原以为是不收门票的 *** 景区,走到入口处才知是要门票的。给包包 *** 打 *** ,他告诉我们,可以等工作人员下班后再进去。
17、好在这时节离夏至也不远了,天黑的晚,傍晚上山正好。在入口处溜达了十来分钟,看着工作人员收拾下班,三人很 *** 地堂而皇之进去。上山了给治民发信息,告诉他睡醒了可以上山来找我们。
18、我们一路往前,感受着山中的僻静。既感谢包包 *** 这么无私地向我们透露这个下班后上山的小秘密,也为自己的机智点赞。穿过文化长廊,来到观瀑亭,沉睡的人已醒,我们原地等待治民同学来此会合。
19、龙须山的风景倒没有特别奇妙的地方,一路山水相伴,还有几处飞瀑。大概一小时便到达了一座小山顶,远处连绵山峰,夕阳西下,空气如此清新。最最难得的是这罕见的幽静和舒适的气候,好像整座山都是我们的。一圈走下来,没有疲劳感,可谓身心愉悦,正好可以算作明天徽杭古道之行的热身运动。
20、晚饭点了胡适一品锅、肉丸汤以及空心菜,比起中午的狼吞虎咽,此时克制多了。
21、饭后都早早回到房间,储备力量,备战徽杭。
2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算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大盛事了。然而工作几年以来,却是对这个节日害怕得很,一 *** 一年也读不上两本书的人,一团一团聚在一起庆祝“世界读书日”。或是一群根本不读书的人,在指导大家怎么读书。
23、总之,“全民阅读”热起来之后,就出现了各种乱象。私以为,想读书就静悄悄读吧,不想读书也别勉强,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因着知识的匮乏而受苦,到时候不用别人来劝导,也会想着去拿起书本。
24、那么,今天的徽杭古道之行,也是践行了徐老板的“读万卷书,行 *** 路”的大阅读观了。在此向徐老板致敬,感谢你带我体验阅读的妙处。
25、早起,一人一碗笋干盖浇面,恨不得吃得碗底朝天。味道倒不是有多特别,只是身处农家,遇上善良热心的店家,这一饭一汤都觉得地道可口。
26、早上的空气清爽自在,门前的油菜花早已谢了。园田上蒜苗、蜗居、豌豆、生菜等各种蔬菜水汪汪、绿油油的,我想起了我生活了20多年的村庄。那些年里,置身其中,几乎从来未曾感受过家乡的美,从来没有珍惜过乡村的好。然而现在每每想起,心头都是遗憾。陈晓卿说,他的味蕾永远指向家乡的方向,其中深意,大有所感。
27、魏先生约了一辆不靠谱的车,一直到约定时间也没等到车过来。于是,好心的 *** 亲自开车送我们到徽杭入口。临走前,还送了我们八个白馒头,备着我们路上充饥。真心感谢包包客栈夫妻两口子,他们的善良、热情、周到,如春风邻面,为此行增加了动力和能量。
28、据百度百科上的介绍,徽杭古道,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古道始建于唐,已历经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徽杭古道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绩溪县境内盘山小道长度大约16公里,沿途可见峡谷山中的溪水、瀑布。既有险峻的山体,又有柔软的小草原,途中还有鲤鱼跳龙门,挡风岩等自然古朴景观。
29、我们此行从绩溪段江南之一关出发,途径施茶亭、黄茅培村、下雪堂、上雪堂、蓝天凹,一直到永来村,全程20公里。在此之前,看过不少攻略,一般游客用时5-6小时。此为入门级徒步路线,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30、江南之一关入口处,有一块石碑,正反两面刻着汪国真先生《热爱生命》中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2010年汪国真先生赠予徽杭古道的。
31、我和乜要了门口一元一根的竹竿,作为登山杖用,有一种丐帮 *** 的即视感。
32、正式出发了,从江南之一关到施茶亭这一段,有小段的上坡台阶,交叉着蜿蜒平路,走起来不累。江南之一关得名于明代兵部尚书、抗倭名臣胡宗宪,认为这是江浙这一带堪称最险要之处,所以取名“江南之一关”。这一路一边靠着山,另一边便是悬崖,可以看到对岸通往逍遥谷的曲折小路以及峡谷中的潺潺流水。
33、过了施茶亭,前往黄茅培村的这一段,非常轻松,几乎没有吃力的上坡路,大多是石子小路。治民同学一路走在我们前列,看着他或小跑或快走,连连感叹年轻真好,能吃能睡又能跑。我们三人边走边聊,这一路走得十分轻松。沿途都是来往结伴的游客,有很多从浙江段反穿而来的。
34、到了黄茅培,看到告示,前方大路有一段在休整,建议大家过木桥,走另一条小道,时间上还会少20分钟。只是这短短几米长的木桥,我却是鼓足勇气踏过去的。脚下是哗啦啦的流水声,水不深,桥离溪面也不高,只是镂空的木桥,踏上去便有一种恐高感。我踏上去便觉得脚软,寸步难行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然而踏上已无退路,后边还有一 *** 人等着,还是耐着恐惧感,一点一点移过去了。
35、继续前行,一口气到达下雪堂逍遥驴库。这里有一面小瀑布,我们稍作歇息,感受了一下泉水的清凉感,便继续前行。据驴友在此展示的攻略牌显示,从这里一路到蓝天凹,有一段很艰难的上坡路,但这里也是近原始古道的一部分。
36、作好准备,迎接最艰难的挑战。从下雪堂到上雪堂,有一段用木头撑起来的台阶,其实也就几段,一鼓作气爬上去就好。过了这一段,最艰难的部分来了,那是一段似乎望不到头的上坡。我们走一段歇一阵,互相加油打气,觉得也还好。治民同学仍然一马当先,他隔一段便会在一个阴凉处等我们。
37、这段艰难的上坡前后也就半小时左右, *** 嘟的一声响,看到是治民的语音,猜想他是不是已经到蓝天凹了。果不其然,胜利就在前方,我们奋力往上,看到前方大大的“蓝天凹”三个字,兴奋得不行。
38、这一段虽然虐,但时不时回头望一望身后走过的路,成就感十足,信心倍增。爬山的时候都会深深体会一个道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那看着没有尽头的路,一旦踏出之一步,终有看到尽头的时候。当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后,前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目标的过程,终点总归会到的。
39、全程20KM的路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被攻克了,意味着下山会十分轻松。在蓝天凹上俯瞰山下的风景,绵延的山脉,蜿蜒的小路,和风拂面,真是开心极了。再好看的风景,最终都只能装进我们的记忆中。恰好读到詹 *** 《旅行与读书》中在 *** 斯加的行记,他对于依依不舍的美好景致,是这样描述的:
40、既然人生的 *** 如此,趁着年轻多去体验,让美好长存心间即可。
41、四人分食背上山的馒头,从未觉得白馒头这么好吃。这里有个 *** 曲,两个背着绩溪土特产的老奶奶缠着我们买他们的东西,有山核桃、松子、毛峰、菊花茶、梅子干等,用透明袋子分着,大致就是10元两三包的价钱。他们说是从障山大峡谷那边过来的,背着这么多东西,累死了,看他们都一把年纪了,也是挺不容易。我们几 *** 概买了30多元钱的东西。后来回家后,我妈说松子是陈年的,野菊花全都散了。总而言之,可能东西还是好东西,只是不像是今年新采的,农家储藏得也大概不够好,有些上霉的迹象。
42、魏先生感到被欺骗、很 *** ,我倒是觉得无所谓,也许在她们眼中,这些就是好东西吧。辛辛苦苦每天上山下山的,也确实不容易,就不计较这么多了。
43、下山的过程轻松多啦!治民同学仍然是一马当先,一路小跑,我们后面的小队伍晃晃荡荡地前行着。这一路都是平缓的下坡,没什么难度,大概前行一个小时左右便到永来村口了。
44、全称20KM,我们共花费约5小时,真该为自己点赞!
45、我们开始纠结返程的问题。出村口后,沿路都是开 *** 的师傅,我们看时间尚早,还是想先找找省钱的公交。可是走好远都还没到公交站台处,而半途上和一位 *** 的师傅也谈好了价钱,直接送我们到昌化镇汽车站。
46、一直走一直走,并不觉得太累,可是坐上车,停下来后,便觉得好累,不想动弹。大约1小时左右,便到昌化汽车站,正好赶上昌化到杭州的最后一班大巴车,经过1小时40分钟左右到达杭州西站。
47、从杭州西站打车到武林广场地铁站,四人看时间尚早,便决定一起吃个简餐再走。搜到了附近的十秒到,这可是南京没有的品牌。不巧碰上叫外卖的,等了N个十秒,才上桌。一碗热腾腾的米线下肚,整个人都精神起来。
48、吃完乘坐地铁到杭州东站,一分钟都不耽搁,狂奔到检票口,上车后,一个小时便到南京南站。龙川-徽杭古道一行正式结束。
三、经典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5篇大全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下面是我带来的龙川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现在我们来到都宪坊,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在牌坊等级中属于第二等。
以前建造牌坊必须得到皇帝恩准才可以,根椐不同等级牌坊一般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是皇帝同意以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家族出了人物,向皇帝申请,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
据专家考证,坐龙峡谷地貌是经由300万年的地壳变化加之风蚀水流而成。它集俏、隐、幽、旷、奇、险、古、拙于一体,拥有“中国之一奇峡”的美誉。坐龙峡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峡谷、原始次生林、溪瀑组合成的奇幻自然风光和恍如隔世的古朴神秘土家风情,而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坐龙峡拥有中国之一条特种游道,所有游道均建于峡谷深处,依山取势,既经精心雕琢却又浑然天成。要穿越游道仅靠手足筋骨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对自然感恩的心,因而游道又有“生命课堂”之称。
圣旨下方是“都宪坊”。“坊”,指牌坊,起了楼顶的人们又称牌楼,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 *** 建筑物,以标榜功德,宣扬礼教,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筑。南方多雨,多用石料。“都宪”是指汉代设中丞,为御史台长官,称都宪,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都御史相当于前代御史中丞,所以坊名“都宪”。宪,对省高级官吏的教称。都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简称,相当于 *** *** 副检察长。
都宪坊下方写着“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更高长官。
明代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即传统的御史台。和现在的 *** *** 的 *** 质一样。其主要职责是举劾百官,即行政监察。由于兼有刑事司法的职能,故而位居三法司之列。都察院级别与六部(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刑部、工部)相同。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及六部尚书均为二品。
为坑风雨保存永久,多采用一固二透的防范措施,用抱石豉或石狮夹持柱子,这里石柱两侧使用的是倒爬狮,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公狮子脚踏彩球,寓意为国泰民安,母狮爪下有只小狮子,寓意为千秋万代。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 *** ,使柱子更稳固。梁坊两头用雀替来增加坑压强度,这是“固”。牌坊上部装饰多采用透雕方式,通透泄风,减轻负荷,这些精美的雕刻,使合理结构和美观造型协调统一,这是“透”。
从建筑和文化角度来说,明、清两代都有明显差别。牌坊清朝比较多,而牌楼明朝较多,
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0_年)无瑕禅师创建,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峨眉山的寺庙多系明、清建筑,既保留了宫庭、官府、宅弟的某些建筑特点,又融进了民宅的建筑形式。这座小寺,居 *** ,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庙建筑的正规格局,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
下山时我们可从黄友沟左侧森林中开出的游览便道和栈桥下沟去,不仅可以换一个角度欣赏黄龙彩池美景,更可尽情地 *** 森林中富贪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它会给您疲惫的身躯注入新的活力,让您带着兴奋与满足离开这难以忘怀的“人间瑶池”。
这段诗歌讲的是罗敷有多美,双龙湾就是这样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稀世 *** ,它就是我们秦岭中的罗敷。罗敷有美丽的外表和高尚的品格,双龙湾也有她“_大美丽的自然、人文秘景”等着你来发现,他们就分布在六大游览区中,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趟发现之旅吧!
从建筑角度来说:牌坊是没有楼顶直柱冲天式的,而牌楼是有楼顶四柱三门五楼抬梁式建筑,
从文化内涵上说:明代一般是功名牌坊和科举牌坊较多。清代是贞节牌坊较多。立贞节牌坊必须是30岁以前丧夫守寡,50岁以后去世才有资格建贞节牌坊。
我想大家都吃过香榧吧。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棵大树,就是香榧树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它张开它那粗干的臂膀,欢迎四方宾朋的到来.这棵树高22米,底部胸围2.2米,已经有1200多岁了。而且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香榧树属不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它的果实经之一年开花结果,到第二年才成熟。所以才有一树同结两年果的现实。所以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要爬上树一颗一颗地用手摘,而不能用棒打。果实经烘焙,香稣可口,且有润肺止咳的 *** 用价值。这种树在安吉只有大溪才看的到。不过请大家注意,你们千万不要用手去摸它,因为树上的细毛沾在皮肤上会奇痒难受的。
明代万历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说过,“商贾之称雄者,江南则称徽州,江北则称山右。”可见,安徽的徽商与山西的晋商在明代初年,就已成为“称雄”于我国流通领域的两大商帮。
徽州人外出经商,始于宋代,至明代初就已形 *** 数众多、势力强大、规模显赫的商帮队伍。明朝人王世贞曾经以“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的概括,来形容徽州人热衷商贾的风俗。意思是徽州十个人中有七个在外地经商。
绩溪徽商,兴起于明代中叶,所营行业计有十数种。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百余市镇。据建国前的近百年统计,其中旅外经营的茶号达一百三十余家,约占绩溪旅外商号总数的十分之一。眼前我们看到的这幢典型的徽派民居,是徽州茶商胡炳街的住宅。这幢建筑总面积有220平方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只有堂屋、书房和两个院落。小院在书室之南,内有汲水池,既供日常饮用,又作消防之备。小院紧邻书屋,可使学子在学余有个调节心态、放松肢体、改善思维的小天地。大院落原来有厨房、柴房、猪圈、厕所等附属设施,现在所看到的房屋前厅是20_年按原样修复的。整幢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也不豪华,但却小巧玲珑,“脚手”(附属建筑物)齐全。具有当时徽州小康之家居宅的特点。
龙川胡氏于苏北营茶曾经历四代,从胡炳衡的祖父就开始从事茶业。祖父叫胡允源,出身贫寒,少年时代,便由亲戚荐往江苏东台 *** 意。初在徽州人开的茶栈习商,后任该店水客,专事采购徽州高山茶叶。自咸丰三年(1853年)起,太平军鏖战徽州,十进绩溪。胡允源凭借他对交通路道和茶货行情的熟悉,多次冒险进山采购徽州高山名茶,在兵荒马乱中保证了茶店的正常营业。店东为感激他,赠送他一笔可观的酬金。不久,允源就以这笔酬金和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了裕泰和茶号的全部股份,还开设了一爿胡源泰茶号。随后,允源将儿子树铭从龙川带到胡氏茶号习商。数年之后,又分别在靖江县、泰县开办了两爿胡源泰茶号,店业交由儿子树铭掌管
光绪初年,允源病逝于龙川家中。树铭遵照 *** 生前教诲,苦心经营,节俭度日,终使店事兴隆如初。树铭不仅勤守店业,还不遗余力地供养在龙川的四个儿子读书,其中有炳衡等三人中了秀才。树铭便将炳衡及其兄炳华从龙川携往苏北的胡氏茶号学习店务。
光绪末年,树铭逝世于原藉,店伙趁炳华、炳衡返里奔丧之机,勾结外贼,盗走几十篓茶货,致使胡氏茶业蒙受不小损失。炳华、炳衡致力于改善管理,清理人事帐务,完善规章 *** ,又于 *** 初年在姜堰开设了胡震泰茶号。此店经营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十三年(1 *** 0_年)前后,炳华、炳衡相继去世,他们的妻子毅然担当起祖传店业的经营。妯娌二人同艰共苦,荣辱相依,重金聘请经理,大胆调整人事,苦度难关,终使五爿茶号经营日渐兴旺。
*** 二十年(1931年)后,炳华、炳衡的儿子增麟、增鑫、增钰、增祯相继 *** ,其中二人从教,二人继承祖业。在他们经营期间,尽管在 *** 时期曾在码头转运途中损失茶货三百多件,给胡氏茶业带来巨大损失,但兄弟间精诚合作,精心治店,又使胡氏茶业有了发展,建国前,他们又分别在泰州、上海开设了胡源泰新茶号二家,直至解放后的公私合营。
至此,胡氏茶业从沇源创业,树铭发展,炳华、炳衡及其儿子继承,经过四代,历百余年,共开办了茶庄、茶栈14家。成为苏北“三泰”地区少有名气的徽州茶商。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大坑口村,离县城约10公里,座落在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了。久负盛名,离家又并不太远,我和妈妈两个“旅游一族”当然不想错过,于是,我们搭上了暑假的末班车出发啦!
青山绿水,烟雨朦胧,沿途的风景与喧闹的城市截然不同,成了我和妈妈关注、谈论的焦点。我惊叹不已道:“要是能居住在这儿,我这辈子就死而无憾啦!”“呸呸呸!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妈妈打断我的话嗔怪道。就这样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目的地——胡氏宗祠。
走进祠堂,便看到一座很大的庭院,右边走廊墙壁上挂着十幅古装的官大人画像,个个威风凛凛,其中,就有胡氏的祖先:胡父。看到这里,妈妈压低声音神秘地对我说:
“楚儿,你仔细看哦,有一幅画很奇怪,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画上人的眼睛始终‘盯’着你!”
“真是太奇怪了,莫非这画的是神仙,不会吧?”我满腹猜疑。连忙抬头仔仔细细地寻找那幅画。“这幅?不是!那幅?也不是……”就这样,足足把十幅画前前后后审视了两三遍,还是没有找到那幅暗藏“玄机”的“神”画。
正当我眉头紧锁之际,妈妈欢呼雀跃道:“楚儿!快来看,是这幅!”我急忙应声跑过去,原来,“神”画另有所“居”。
我仔细打量起来:这是一个穿着龙袍的人物像,粗略一看跟前面所见画像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怪就怪在:无论站在正面,还是侧面,好像他的眼睛始终不离不弃。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名不虚传啊!
我胆怯了,想:“画上的人肯定是神灵再现,我可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不然,被他查觉了,一定会死跷跷的!”
听导游介绍:“由于古时候,除了皇帝,画其他人穿龙袍是要灭门九族的,所以,这幅画上的龙袍改为土 *** ,并且龙袍上龙的眼睛被挖空,这样,说到底,他只能算是个‘土皇帝’也就定不上罪了。”
“哦!是这么回事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画像上人的眼睛为什么会盯着人不放,我至今还没弄明白。
接着,我跟妈妈又去了摆放牌位的地方和以前胡姓人居住的房屋,都非常有趣,很有韵味。其中有两块匾额尤为好玩,它们是因为被当作天花板和床板使用,得以幸免,才保留至今。真让人哑然失笑!
这次游玩,虽然只有匆匆几个小时,但我不仅欣赏了龙川胡氏宗祠精美的建筑,知道其背后耐人寻味的故事,也对徽州古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等我长大了,再来游览一遍,一定会有更大收获的。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在地势独特、风景优美的绩溪坑口村有一座古祠,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川胡氏宗祠,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
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
对于胡姓儿孙来说,绩溪是他们非常辉煌的一块家园。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过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 *** 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副 *** __…这一个个名字,使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绩溪全县就有30座。
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的含义也就在其中。宗祠的木雕基本分布门楼、正厅落地窗门、梁勾梁托和后进窗门等4大部门,均以龙凤吉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优美境地等画面为立意构图。花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技艺手法,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门楼22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九狮滚球遍地锦”、“九龙戏珠满天星”的精致图案;两旁则是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 *** 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
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即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柱基采用枣木刻成莲花瓣托、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正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成龙、凤、虎,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正厅两侧和上首的花雕更是别具一格。两侧各10扇落地窗门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主体图案,花形千姿百态,有的含苞待放、菡菡初绽;有的亭亭玉立,随风招展,有的平铺水面,舒展如画,无一雷同。更令人可爱的是花中有物,物中有景。荷花在池水中荡漾,或微波粼粼,或浪花朵朵,花群之中,有鸟翔蓝天,鱼潜水底,鸭戏碧波,还有蛙跃荷塘, *** 交颈,把整个荷群画面描绘得生动逼真,妙趣横生……。
正厅上首一排落地窗门的花雕却是一幅“百鹿图”,衬以各种山光水色,东南西北方的竹木花草,各种形态的梅花鹿在这里自如生活,有的悠悠漫步,有的受惊疾奔;有的回眸招侣,也有的仰首呦鸣;有的饮水溪畔,有的口衔灵芝;还有的幼鹿吮乳,母鹿抚舔,真是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登上台阶,来到古祠后进,这里又是一个“仙境”。一排排落地窗门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等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可爱,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
从正厅出来,走进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这是一座副祠,为什么要建这座副祠呢?据传说,龙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驶如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航靠港,故从外村请来一位丁姓住此护祠,丁姓好比铁锚把大船钉住就稳当了。更奇怪事的是,这家丁姓至今已16代,代代单传,是何缘故,还是一个“谜”。古祠的“谜”,又何止一个。古祠大修之后距今400多年,可找不到一只蜘蛛。有人说,古祠选用优质木料有关,也有的说,关键是古祠地处 *** 的缘故。此“谜”虽未解开,但没有蜘蛛 *** ,花雕更显风采。
大概是们对徽派木雕艺术的喜爱,又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不少国内外人士和游客,出差皖南或游览黄山,都要赶到此村游览一番,加之品味。这座古祠的木雕艺术,每年吸引万多名观赏者。反过来又大展了古祠“明珠”的风采。
首先请允许我 *** 我们宣城旅行社,热诚欢迎诸位朋友来到美丽的徽州,古老的绩溪.我姓x,大家叫我_或者x导都可以.不过我觉得大家还是叫我_更显的亲切些,是吧!在我的右手边的这位呢就是我们的司机大哥x师傅.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他,他已经拥有20_年多年的驾龄和超高的技术,而且现在我们的身家 *** 命可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呢!所以咱们可千万不能惹毛司机大哥.不过大家也请放心,只要我们保护好司机大哥爱车的卫生洁净,我相信我们的司机大哥也是很容易相处的,是吧?x师傅.
有句话说的好;世界像本书,如果您没外出旅行,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您在我们这边旅行,就让我们读好绩溪这一页吧!
好了,现在我们的目的地已经到了,请大家携带好旅途中的必需品,跟随小王下车吧!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我们的龙川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东南部,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龙川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传至当今的"锦"字辈,计历48世,艾~说到这个"锦"字呢,小王先给大家埋个伏笔,想想一个人,这个人可以说不仅全中国,甚至全 *** 知道呢!大家先想着吧!等会小王来给你们揭晓…
大家抬头看,对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水街了,临水街的村庄就是我们的龙川村.龙川村依山磅水,村头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北有登源河,南有天马奔腾而止,整个村貌出海之势,堪称 *** .
现在在大家眼前的牌坊呢,就是我们的奕世尚书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是一座纪念明代胡姓的胡富、胡宗宪两尚书的石牌坊.
牌坊有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4根柱子、4根顶定盘坊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抱鼓石护座.牌坊采用侧脚做法,柱子采用梅花柱的抹角做法,这是明代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整座牌坊气势磅礴,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牌坊主楼延下正中有一块竖匾,"恩荣"二字耀眼夺目,匾的四周则盘以双龙戏珠纹.在恩荣匾的下面,4只宝瓶托起的天花板,写有楷书"奕士尚书"和"奕士宫保"8个大字,字体端庄厚重,行笔秀润潇洒.句考证,这书法出自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之手.接下来我们来到的就是绩溪龙川胡氏宗祠,记得前面我给大家讲的那个锦字了吗?对了,就是我们的_的锦了.这个风景优美的山村就是我们 *** 的故乡了.在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 家乡的文化…
龙川胡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现存的更好的宗祠之一,新华社社长邵华泽为此书写了"江南之一祠"的匾额悬挂与此.
它始建于明嘉靖20_年(1546),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 *** 平方米,它是由照壁、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祀等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大家看河对面的照壁,是它将宗祠门楼前的地域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范围.接着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露台,它有48平方米,高一米,实际上是整个胡氏宗祠台基的一部分,其地面,阶犀,望柱,栏杆全用花岗 *** 砌成,过去举行宗族大型活动时,站位都是有讲究的.这个台基上站的应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宗祠的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近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是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驾斗,将三个层次,5个屋顶屋檐前挑达一米多,前后8大戗角,呈凤凰展翅腾飞之势.所以门楼又称五 *** .
胡氏宗祠以木雕艺术殿堂著称于世.原由的600多件木雕作品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存400余件,分布在额坊,梁,柱,搁扇,斗拱,轩顶等十余类型的大小部件上,更大的是寝楼隔扇门中的腰华板,仅有34厘米长,13厘米宽,再那木梁之下,大家看到那弯弯的勾子没?那钩子的方向是朝胡氏宗祠的里面,寓意着把财气给勾进去.
进入宗祠大家一眼看到的呢就是我们的大额坊,上刻着"九龙戏珠满天星",下面3根普柏坊刻的是历代胡姓文官祖先勤于政,重教育的种.种业绩.而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坊刻的则是"九龙戏珠遍低锦".其他3根普柏坊雕刻的是历代胡姓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只可惜"_"初期,这些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了历史遗憾.
大家往上看,这就是我们徽州建筑的天井了.它的主要功能是采光和通风.天井 *** 的一排条石也叫蛹道,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开大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由此进入正厅.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正厅,又名祭厅.厅堂中间隔扇门内是祭坛,里壁悬挂上始祖客像;而上方的两块额匾,《世恩堂》是明代著名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书写,另一块是清朝的历部尚书张延玉奉乾隆皇帝的旨意,撰写叙述胡宗宪的抗倭功绩.隔扇门外,有摆供品,香烛的大供案.
正厅门阔7间22.16米,进深5间17.47米,建筑面积达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54根梁坊组成,中间4根大金柱,是由围达1.66米的银杏 *** 而成.下面我们来到的寝楼,这是供奉胡氏祖先牌位的地方,楼上存放着祭祀用具和宗族典籍、谱牒.整个祠堂在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 *** 8年重修,19 *** 至1993年全面整修,惟有这寝楼上保留了明代建筑格式和原貌,坊柱也还是明代原物.
好了,讲解到此为止.接下来大家可以自行游览,拍照留恋.半个小时后在水街门口 *** .游玩了这么久,想必大家都又累又饿了吧!接下来下王带领大家去尝一尝咱地道的徽菜,说到徽菜啊,就是我们绩溪的最名副其实的了.因为它可是徽菜的发源地呢!其实不光是咱们的徽菜之乡,另外徽剧更是起源于咱们的绩溪伏岭.
所以说啊.咱绩溪啊!可真是个好地方呢!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又要到说分别的时候了.在此小王要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也许我不是更好的导游,但大家却让我拥有了好象更好导游般的感觉.两山不能相遇,但两人总能重逢.在此,小王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书中的另一页与大家相会.再见了.各位亲爱的朋友!
经典安徽绩溪龙川导游词5篇大全相关文章:
关于本次龙川牌坊之乡和龙川县旅游景点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