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 *** 之乡简介的问题,以及和 *** 产地哪里更好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熊本简介及详细资料
地理概况
熊本县位于日本九州地方 *** 西部,北九州与南九州的接壤处,距离日本首都东京1072公里,距离汉城631公里,由于地理上的原因,熊本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 *** 中心。土地面积约为7402平方公里,居日本第15位。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 的7倍,其中63%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北部是平缓的山地,东部至南部由海拔1000米的群山环绕。东北部有阿苏山,那里有世界级的破火山口。西部面向有明海与八代海,其外海与东海相连。东部有九州山地,从山地流出白川、绿川以及被称为日本三大激流之一的球磨川。下游地区有熊本、八代平原,白川、绿川和球磨川,注入岛原湾、八代海(不知火海)。八代海以西有天岛诸岛。水资源十分丰富,在日本环境厅的"名水百选"中,有白川水源、池山水源、菊池水源和轰水源入选。熊本市内市民使用的自来水几乎100%是由地下水供应的,在全日本是极为罕见的,有名水之乡的美称。气候温暖,冬夏温差较大,呈内陆 *** 气候特征。盛夏时节35℃以上的高温也不足为奇,并且高温常常持续到深夜,而寒冬来临时,更低气温则常常降到零度以下。6、7月份是梅雨季节,在梅雨季节后期受西南热潮气流的影响,往往连降大雨。八代平原的灯心草栽培很有名气,产量约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七成左右;熊本平原除出产稻米以外,也是日本有名的露地白兰瓜和西瓜的产地。此外,天草诸岛盛产柑桔,阿苏地区是牧草丰盛的 *** 区;水俣市是化学工业区。
熊本县位于日本九州地方 *** 西部,北九州与南九州的接壤处,距离日本首都东京1072公里,距离汉城631公里,由于地理上的原因,熊本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 *** 中心。土地面积约为7402平方公里,居日本第15位。其面积大约相当于 *** 的7倍,其中63%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北部是平缓的山地,东部至南部由海拔1000米的群山环绕。东北部有阿苏山,那里有世界级的破火山口。西部面向有明海与八代海,其外海与东海相连。东部有九州山地,从山地流出白川、绿川以及被称为日本三大激流之一的球磨川。下游地区有熊本、八代平原,白川、绿川和球磨川,注入岛原湾、八代海(不知火海)。八代海以西有天岛诸岛。水资源十分丰富,在日本环境厅的"名水百选"中,有白川水源、池山水源、菊池水源和轰水源入选。熊本市内市民使用的自来水几乎100%是由地下水供应的,在全日本是极为罕见的,有名水之乡的美称。气候温暖,冬夏温差较大,呈内陆 *** 气候特征。盛夏时节35℃以上的高温也不足为奇,并且高温常常持续到深夜,而寒冬来临时,更低气温则常常降到零度以下。6、7月份是梅雨季节,在梅雨季节后期受西南热潮气流的影响,往往连降大雨。八代平原的灯心草栽培很有名气,产量约占日本全国总产量的七成左右;熊本平原除出产稻米以外,也是日本有名的露地白兰瓜和西瓜的产地。此外,天草诸岛盛产柑桔,阿苏地区是牧草丰盛的 *** 区;水俣市是化学工业区。
县徽:1966年3月制定,以"熊本"发音的之一个字母"KU"为图案原形,融汇于九州的地形 *** 而成,中间的圆形象征着位于九州中部的熊本。
县树:樟树,1966年10月制定。初夏时节,樟树绿叶萌生,使整个熊本充满生机勃勃的活力。在熊本城及熊本县内各地的寺庙里,随处可见高大挺立的樟树。
县花:龙胆花,1953年10月制定。龙胆花是生长在阿苏高原的一种可爱的紫色小花,每年10月盛开。在日本广播协会NHK挑选"乡土之花"时,被指定为熊本的县花。
县鸟:云雀,1966年10月制定。云雀飞翔于熊本的草原及田野之间,由于受到了县民的喜爱而被指定为熊本县的标志。
县鱼:对虾, *** 12月制定。有明海和不知火海是日本有名的对虾产地。熊本县在全日本率先开始养殖对虾,其产量居日本首位。
吉祥物:熊本熊(Ku *** mon),2011年11月27日,埼玉县羽生市举办的"羽生吉祥物峰会"公布了熊本县***营业部长兼幸福部长-熊本熊荣获之一,同时熊本熊也是日本的之一位吉祥物公务员。
在熊本市茶臼山,有古城熊本城,故得名熊本县。
也有人别称熊本县为"火之国",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世界上更大的重叠式活火山--阿苏山就在熊本县。它由五十多座火山先后喷发叠加而成,造成了 *** 山群和核心山岳,堪称世界罕见的奇观,其中更大的火山口--中岳火口。阿苏山的中心五岳--中岳、高岳、根子岳、杆岛岳和乌帽子岳,点缀在周长为128公里的 *** 山脉中,青翠的大草原映衬著缕缕白烟。在阿苏火山博物馆里,可以通过装置在火山口的 *** 头看到火山躁动的迹象,令人感叹自然的力量。
另一个原因是出现在明海上的神秘火光。传说日本景行 *** 为了扑灭豪族"熊袭"而来到熊本县时,暗夜里靠著出现在海上的火得以安全靠岸,不知名的火到了秋天的晚上便会出现在八代海(有明海)上。该现象已被科学家解释为乌贼渔船的渔火而形成的海市蜃楼。
第三个原因是传说崇神 *** 时有土蜘蛛打猴、颈猴二人,率徒众一百八十余人聚于益城郡朝来名峰。 *** 于是便派遣健绪组率众诛灭贼众。消灭后健绪组又于国内进行巡察及查探讯息。当他们来到八代郡白发山时,因天色已晚便在当地止宿;但夜里的天空突然有自然而生的火焰,并徐徐降到此山上燃烧,令他们一行 *** 感惊讶。健绪组将这奇怪的事上告 *** , *** 也因此将此地名为"火国"。
熊本县由于气候温暖、水源充足、丘陵宽广,早在2万8 *** 前就有人类开始居住。熊本县内曾多处发现了旧石器与绳文时代的遗迹。从弥生时代起,熊本人就开始了水稻种植。在熊本县内各地还发现了青铜器与铁器,熊本县的天水町出土了日本最古老的铁斧。由此可见,弥生文化曾经繁盛一时。
在古坟时代的公元4世纪中,宇土半岛深处就有人建造前呈方形后呈圆形的坟墓,之后传及全县各地,被称为"火之君"的豪族享权一时。
从熊本县菊水町的江田船山古坟中的出土文物即可看出,在公元6、7世纪(古坟时代末期),已有某些豪族开始对外进行交流。一些被称为"装饰古坟"的墓壁上有绘画及文字,而另一些古坟则在墓前竖立石人与石制品,风格独特的古坟相当风靡。
公元527年,筑紫国(福冈县)的 *** 者磐井发起的叛乱, *** 本 *** *** *** 。之后 *** ***就在日本全国各地指定了***的直辖土地,并将土地命名为"屯仓",同时将屯仓 *** 列入日本全国 *** 体制之中。公元7世纪末至9世纪初(律令时代),富饶的熊本县在九州岛当中成为唯一的大国。在8世纪编纂的短歌集"万叶集"中,有歌颂熊本风土人情的诗篇。
8世纪末至12世纪末,进入平安时代之后,肥后国(熊本县)被划分为14个郡及下属99个乡。在庄园最盛行的时期,肥后建起了"阿苏"、"鹿子木、"、"山鹿"等10个 *** 园,武士团便由此而生并日趋活跃。公元12世纪末,到了镰仓时代,日本 *** ***任命武士们担任地方 *** 及庄园主,由此,"阿苏氏族"、"菊池氏族"及"小代氏族"在各地壮大了其权势。与此同时,镰仓诸侯的亲信"相良氏族"又 *** 了球磨地区,并将 *** 文化在球磨地区进行了普及。到了南北朝时期,九州受 *** 权利斗争的影响分成了对立的两大派系。由于菊池氏族的势力逐渐强大,使得阿苏、名和、相良等氏族也不得不努力壮大队伍。但到了室町末期,在菊池氏族的势力衰退后,丰后(大分县)的"大友"、肥前(佐贺县)的"龙造寺"及萨摩(鹿儿岛)的"岛津"三大氏族蜂拥而起,致使肥后国成了三大氏族争夺的中心。这个烽火争夺被岛津势力所压倒。之后,岛津氏族的势力在丰臣秀吉平定九州后,顺归于丰臣秀吉。
1587年,丰臣秀吉平定了九州政局之后,任命佐佐成政为肥后国国王。后由于 *** 的反抗,佐佐丧失了权位。接着,加藤清正在县北、小西行长在县南、相良在球磨稳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小西行长战败灭亡,加藤清正承其后统一了肥后并兴建了熊本城。清正在其 *** 内,亲自着手于土木、治水工程的建设,诸多业绩一直流传。1632年,细川氏族继加藤氏族开始 *** 肥后,就以熊本城为中心建立了"54万石"("石"是那时的重量单位,"石"的数字越大,就说明此地越富饶。1石等于150公斤) *** 、并致力于推广茶道"肥后古流"、能艺"喜多流,金春流"、发展熊本独自特色的"肥后六花"园艺、相扑"吉田司家"、"肥后镶嵌"等的文化。细川氏族第3代细川忠利执政时,他便将剑客宫本武藏邀请到熊本,在熊本度过了晚年,其间著《五轮书》名著。由于统辖县南的小西是 *** 教大名,加之天草靠近长崎,因此 *** 教广泛渗透在文化之中,通过在天草修建了"天草学林"学校,从而使拉丁语、天文学等 *** 教文化得到了一度繁荣。但在1613年发出了禁止 *** *** 教的命令之后,对 *** 教 *** 的 *** 便越来越加残酷。苦于繁重苛捐杂税的3万7千天草农民终于在1637年揭竿而起,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天草岛原之乱" *** 。 *** 的开端是国家翌年强行命令锁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直至明治维新,天草一直是江户幕府的领地。
1869年日本全国各地的诸侯将土地与 *** 民众的权利交还于新***( *** )。后由于废藩置县 *** 的推行,熊本藩在1871年改名为熊本县,人吉藩改名为人吉县,而天草则一时被编入了长崎县境内。在熊本相继成立了熊本医学校与熊本洋学校等。通过西洋文明的普及,推动了熊本现代化的进程,在1876年熊本县诞生了。与此同时,武士们对新***的不满日益增大,1876、1877年两年间武士们以熊本为主 *** ,分别发动了神风连之乱与西南战争。
迁移到水前寺公园附近的熊本洋学校教师馆是在西南战争期间,由佐野常民(日本 *** 创始人)申请创立"薄爱社"(日本 *** 前身)并得到批准的地点。为此,该教师馆被誉为日本 *** 的发祥地。1887年又建立了熊本第五高等中学校,著名文学家夏目漱石、 *** 八云等任教,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栋梁之材。
熊本市(くまもとし)( *** 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
八代市(やつしろし)、人吉市(ひとよしし)、荒尾市(あらおし)、水俣市(みなまたし)、玉名市(たまなし)、山鹿市(やまがし)、菊池市(きくちし)、宇土市(うとし)、上天草市(かみあまくさし)、宇城市(うきし)、阿苏市(あそし)、天草市(あまくさし)、合志市(こうしし)。
下益城郡(しもましきぐん):美里町(みさとまち)。
玉名郡(たまなぐん):玉东町(ぎょくとうまち)、南关町(なんかんまち)、长洲町(ながすまち)、和水町(なごみまち)。
菊池郡(きくちぐん):大津町(おおづまち)、菊阳町(きくようまち)。
阿苏郡(あそぐん):南小国町(みなみおぐにまち)、小国町(おぐにまち)、产山村(うぶやまむら)、高森町(たかもりまち)、西原村(にしはらむら)、南阿苏村(みなみあそむら)。
上益城郡(かみましきぐん):御船町(みふねまち)、嘉岛町(かしままち)、益城町(ましきまち)、甲佐町(こうさまち)、山都町(やまとちょう)。
八代郡(やつしろぐん):冰川町(ひかわちょう)。
苇北郡(あしきたぐん):芦北町(あしきたまち)、津奈木町(つなぎまち)。
球磨郡(くまぐん):锦町(にしきまち)、多良木町(たらぎまち)、汤前町(ゆのまえまち)、水上村(みずかみむら)、相良村(さがらむら)、五木村(いつきむら)、山江村(やまえむら)、球磨村(くまむら)、朝雾町(あさぎりちょう)。
天草郡(あまくさぐん):苓北町(れいほくまち)。
2005年的人口为184.2万。其老龄化的比例(65岁以上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例)为23.7%,超过了全日本比例的20.1%。换句话说,熊本县的老龄化进展速度比全日本早了7年。
熊本县拥有国道3号线、九州纵贯高速公路等干线,所以交通四通八达。其更大的优势为,到九州岛内任何主要城市的所需时间都在2至3小时之内。为了更好地发挥地理优势,该县努力修建开通至宫崎县延冈市的九州横贯高速公路延冈线路、至鹿儿岛市的南九州西环高速公路。2004年3月,开通了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段其中的一部分(新八代--鹿儿岛 *** )。2011年3月底,熊本火车站至博多火车站的新干线铁路也全部完工,青森至鹿儿岛的交通大动脉将贯穿日本列岛。
熊本机场→JR熊本,机场巴士,60分钟;
熊本→东京,铁路,约6小时20分;
熊本→名古屋,铁路,约4小时50分;
熊本→博多,铁路,约1小时20分。
熊本机场坐落在距离熊本市中心20公里以东的阿苏外轮山西部的高地上。为了使飞机在大雾的情况下也可以安全着陆,熊本机场在日本国内率先引进了"范畴Ⅲb"着陆计量仪器,从而确保了飞机安全与按时起降。熊本机场拥有8条日本国内航线、1条至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线。2000年3月,坐落在距天草市中心的天草机场竣工。该机场拥有至熊本机场、福冈机场、经熊本机场至四国岛的松山机场3条日本国内航线。
熊本机场→东京羽田,约1小时40分;
熊本机场→大阪伊丹,约1小时05分;
熊本机场→名古屋市,约1小时20分;
熊本机场→天草飞行场,约20分。
熊本县内拥有3个主要港口和51个地方小港口。熊本港与八代港由于拥有货柜港,开通了至韩国釜山的国际定期海上航线。
熊本县内 *** 了很多大规模汽车制造厂商、汽车零件工厂及汽车关联的企业。为了让更多的企业来熊本安家落户、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及创造新型产业,使产业更加具有活力,熊本县努力地、有步骤地展开"三大森林"构想产业战略。
三大构想之一:熊本"电脑森林"构想。"将熊本建成世界IT产业据点为目标"作为宗旨,努力培养技术人材及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力量,从而使IT产业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
三大构想之二:熊本"创特色财富森林"构想。"将创火之国(熊本县)特色财富为目标"作为宗旨,为使制造业得到更大发展,而努力培养人材、提高技术力量。人材与企业齐心协力,以更大限度充分发挥熊本地区的特长,在提高基础技术力量的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从而让熊本充满活力。
三大构想之三:熊本"生物工程学森林"构想。"将创建对安全、健康、舒适生活环境有益的产业为目标"作为宗旨,引进具有高度研究开发能力的相关产业。通过普及生物工程学技术发展经济,提高县民的生活质量。
熊本县是一个屈指可数的农业县,西瓜、番茄、榻榻米草、甘夏橘子、不知火(椪柑)及宿根星星草的生产量居全日本之一位。为了促进安全、环保农业的发展,该县对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努力减少 *** 及化肥使用的农家,赋予"环保农场"的称号。拥有此称号的农场总数居全日本之一位。熊本县内各地还充分发挥资源的特 *** ,努力研究开发具有熊本特色的农产品。肉鸡"天草大王"、 *** "肥后赤牛"、草莓"嘿诺希紫库"、不知火椪柑"得口朋--肥之丰"、茄子"嘿沟姆蜡萨克"等熊本县的独创农产品接踵问世。
熊本县内63%的土地为森林所覆盖,是日本有名的林业县。其中阿苏、人吉球磨地区是杉树、柏树等主要木材的生产基地。为了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该县努力进行间伐等森林保养、建立县产干燥木材生产供给体制、大力宣传使用木材的好处等,以此提高木材的使用量。此外,还努力培养林业的 *** 人、提高蘑菇等林产品的生产量,以此来振兴熊本县的林业。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森林水源灌溉的公共机能,更好地促进间伐与植树活动,还于2005年4月制定了"创建熊本县水与绿化森林税",对参加森林活动的义务工作者给予大力支持。
熊本县拥有宽阔海涂的有明海、风平浪静的内海八代海、外海天草滩等天然渔场,鱼种十分丰富,特别是对虾、蛤仔及海苔等的养殖渔业极其发达。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品尝到熊本的海鲜,该县选定了具有熊本 *** *** 的17种季节海鱼作为"熊本四季鱼",并努力扩展其流通的渠道。为确保渔业能够得到持续发展,打鱼作为主要渔业,还流放鱼苗、 *** *** 捕捞等。
熊本县于2002年2月制定了"熊本促进以人为本的造型设计指南",并以其为纲,与县民齐心协力共同设计人人方便的造型,让所有的人们生活舒适方便,从而建设一个充满温暖的舒适生活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的造型设计"已运用于建筑物、日常生活用品及各项服务当中。熊本市的低台阶电车就是其中一例。由于电车的出入口与电车站台高度相同,所以无论任何人都可毫无障碍地上下车。
为了创造县民之间都能够相互尊重,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舒适生活的社会,该县以"全民协调合作"为纲,创造男女能够共同参与策划、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与青少年权利、确保交通安全、无种族差别的社会环境。通过对无偿服务的支援来促进县民踊跃参加社会活动,为熊本能够成为"官民共同合作的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促进NPO(民间非营利组织)、无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促使男女能够主动共同参与策划社会活动,该县于2002年4月建成了以县民为主体的,可踊跃参加社会活动的据点"熊本县民交流馆"(帕雷阿)。熊本县吸取水俣病的悲惨教训,为了保护熊本县独有的泉水、绿化及景观等美丽的自然环境,县民、企业及行政团体在举办各种活动当中,都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为实现"以环境立县熊本"的目标而作出积极的努力。
为了促进全民踊跃参加田径等各项体育运动,努力营造一个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够进行体育运动的环境。该县建造了可容纳3万2千人的具有国际规模的大型县民综合运动公园田径比赛场"KKWING"和不受气候影响的室内运动场"帕库都姆"。
为了实现以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创造全民安然舒适的生活社会环境的目标,该县在努力修建使用方便的道路及建筑物。同时,在启发、教育、就业及信息等各个领域也正在积极地创造著"老人、残疾人生活舒适的环境"。1999年11月在熊本召开了残疾人全国体育大会-"Heartful熊本大会"、2002年10月还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职能大赛"阿比林匹克"(残疾人职能奥林匹克)。为了能让老人、残疾人安心地生活,熊本县还于2002年3月制定了"为老人、残疾人创造舒适生活环境计画"综合方针。为了提高建筑文化,修建更好的建筑物作为文化遗产留传后世,熊本于1988年开始推广"熊本艺术建筑计画",聘请了蜚声国内外建筑家与设计家,为熊本设计建设了文化设施、公共住宅、公用厕所等一批出色的建筑物。由于此项计画取得成功,熊本作为地方***于1993年首次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文化奖"。
为了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有实践能力的、可适应任何环境的优秀人才,熊本县在努力建设能够发挥 *** 们各自特色的学校。例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 *** 们的才能与创造精神,让 *** 们在广泛领域里选择学科,而将中学及高中编制为一贯教育;进入高中后,可 *** 选择综合学科、实施单位制等的"综合选择 *** "。根据时代的变化与 *** 们及地方的需要努力进行学科改编等工作。在智力不健全的青少年的教育方面,该县以轻度智力不健全者为对象,于2001年4月开设了"火之国高等养护学校",为了使更多的智力不健全的孩子们能够进入社会、生活自立,设立了4个职业学科,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此外,为了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通讯的需要,该县还利用光纤教育专用网际网路,进行信息利用的实践 *** 教育。主要大学有:熊本大学(国立)、熊本县立大学(公立)、九州看护福祉大学(私立)、九州路德学院大学(私立)、熊本学园大学(私立)、熊本保健科学大学(私立)、尚䌹大学(私立、短大)、崇城大学(私立)、平成音乐大学(私立)、中九州短期大学(短大)。
熊本城与姬路城、名古屋城并称为"日本三大名城",别名杏城,是武将加藤清正自1601年开始用了7年时间建成的。熊本城气势豪壮,占地周长12公里,以天然河流作城壕,垒巨石为城垣。在西南战争时,面对西乡隆盛率领的勇猛的萨摩军,熊本城坚守近两个月而没有被攻下,展现了其真正的价值。
水前寺成趣园是由熊本藩的初代藩主细川忠利创建的一座大名庭园。庭园景色设计取自于歌川广重的浮世绘《东海道五十三次》("东海道五十三次"是江户时期从江户到京都的53个驿站)。"成趣园"之名则取自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
阿苏山位于熊本县北部,由5座火山(阿苏五岳)组成,是世界上具有更大破火山口的活火山。站在其北方的大关峰上,可眺望到5个排列得犹如 *** 涅盘像一样的火山口。中岳依然是个活火山,袅袅轻烟还徐徐喷出,蔚为壮观。
菊池溪谷位于熊本县上游的溪谷,遍布著由枞树、榉树等阔叶树组成的原生林,林间清流也远近闻名。
通润桥建于1852年(嘉永5年)年12月至1854年(嘉永7年)7月29日,是日本更大的拱桥式水道桥。1960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球泉洞分为之一本洞和第二本洞,全长约4800米,是九州最长、日本第3长的溶洞。洞内栖息著拥有独特生态 *** 的的洞穴生物。
草千里以茫茫大草原和湖泊闻名。站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眺望群山,视野无比开阔。滑雪场冬天滑雪,夏天滑草,适合四季游玩。
黑川温泉是作为江户时代的大名的住宿地发展起来的,建筑物带有浓厚的"京风"(京都风格),是全部按照30年前的日本风格统一建造的。在那一排排的古风建筑中,响着木屐独特的"呱嗒呱嗒"声音,实在是别有风情。
杖立温泉作为日本有名的杉树产地而闻名。
赤水温泉,阿苏温泉乡之一,位于阿苏山山麓,泉质属于 *** 盐泉。
藤崎八幡宫秋季例大祭是坐镇熊本县熊本市的藤崎八幡宫的例祭,是熊本规模更大的节日庆典,时间为9月中旬。
妙见节为九州三大节日之一。八代神社被当地人们亲切地称为"妙见"。每年11月23日是妙见节日。节日里由充满著异国情调的铜锣和唢呐的伴奏队伍、装饰豪华的神轿队伍和12匹披红挂绿的骏马队伍组成的长达1公里的雄伟壮观、华丽多姿的行列漫步于街头。节日的明星叫做龟蛇,其头呈蛇形、身呈龟形,是传说中妙见神乘坐而来的空想动物。它有时奔跑于河滩,又时常跑进观众的行列,逗人们欢乐。
3月的之一个星期六之夜,在阿苏町的往生岳半山腰上,浮现出日本更大的长达350米的"火"字,将夜空染得通红。用火来燃成的火字,一直燃烧到深夜,远远望去,景色十分壮观。另外,在久木野村的南阿苏的半山腰上也用火绘出阿苏喷烟的形状和ASO的字样。3月中旬在阿苏神社还举行阿苏神社三大节日之一的"火振神事",此节日是为庆祝同神社的三之宫龙神的结婚而举行的仪式,人们挥动着火把,迎接火神新 *** 光临。
此节日为日本全国有名的夏季节日。跳山鹿灯笼舞的姑娘们身穿日本式浴衣,头顶明亮的灯笼翩翩起舞。山鹿灯笼只是用日本纸和浆糊两种材料 *** 而成。它的历史悠久,造型美观。每年8月15、16日两天,在山鹿地区的各个街道装饰起高约50厘米、宽约1米的各种形状的灯笼。节日的***是16日晚上,在山鹿国小举行的"千人灯笼舞",舞者围成八圈,随着民谣的节奏翩翩起舞。黑暗中灯笼的灯光闪闪烁烁,充满著浪漫幻想的气氛。
牛深拥有熊本县内更大的渔港。南风吹来时,海面波涛汹涌,为了避风,船员将船停泊此处,开怀痛饮、尽情歌唱,以解除长期航海的疲劳。南风叫做"哈哎"。"哈哎"的发音转变成"哈依亚"后,就产生了此首曲子。每到"哈依亚"节,很多人们身着同一装束,随着优美悦耳的日本三弦琴和太鼓的节奏欢快起舞,60艘渔船高挂著迎风飘扬的渔业丰收旗进行海上 *** 。该节日是在每年四月的第3个星期六、星期天举行。
熊本县特产,熊本县是日本有名的温州蜜柑产地
河豚、齾龌、龙虾、 *** 、蝾螺、海胆等
熊本县先后与美国的蒙大拿州、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韩国的忠清南道缔结了友好关系。此外,以市、镇、村为单位结为友好城市也为数不少。友好城市从上到下、从***到民间,通过各种方式,在文化、教育及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着活跃的交流。
在熊本县,有应聘到高中、中学及国小任教的外籍外文教师(ALT),有应邀在***部门工作的国际交流员(CIR),此项工作被称为"JET事业"。随着该事业的发展, *** 们对外语的兴趣日增,他们在接受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外国留 *** ,除了为他们提供奖学金、补贴保险福利费之外,法律、医疗和 *** 门还为外国人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
二、中国 *** 之乡是哪里
1、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围绕 *** 养殖加工特色产业,通过引进深远海养殖平台、升级替代传统渔排养殖设施、加快养殖技术革新等措施,促进 *** 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2、连江县是“中国 *** 之乡”, *** 产量约占全国 *** 产量30%, *** 养殖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带动育苗、加工、销售等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
3、连江水产总量40多年来名列全省之一、县级全国第二,种类达500多种,鱼丸、海带、 *** 、 *** 鱼等海味畅销国内外,并创造了“全国每三粒 *** 就有一粒来自连江”的成绩。
4、是“非遗聚宝盆”,文化丰富多彩。“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十番音乐,被誉为“东方民族交响乐”。省级非遗项目连江十番古乐,保留汉唐余韵,其演奏作品被 *** 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典藏,从小山村走向世界大舞台。
5、“万盏花灯映古港,两岸乡亲敬海神。”市级非遗项目游海神是黄岐半岛庆祝元宵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渔民们载歌载舞,抬着各式彩灯和巨大海神像巡游,祈求渔业丰收。
6、据悉,连江共有非遗项目44项,包括畲族传统服饰、仁山拉线狮、滩涂泥橇 *** 工艺、海上龙舟竞赛等省级非遗项目7项,连江黄岐鱼丸 *** 技艺等市级非遗项目13项,连江鱼燕 *** 技艺、连江丹阳肉燕 *** 技艺等县级非遗项目24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民俗等多个大类。
7、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连江县
三、大连市金州区简介
■地理位置大连市金州区地处辽东半岛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4′~39°23′、东经121°26′~122°19′,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保税区为邻,北与普兰店市相接。全区面积107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1.23公里。
金州属低山丘陵区,地形由北向南,以小黑山至大黑山一线山脉为中心轴部,另以大黑山至大李家城山头沿黄海近岸一线山脉为东部分支轴部,向两侧倾斜,构成中部高、两翼低的阶梯状地形。全区分为3个区域:中部低山丘陵区,东部丘陵漫岗区,沿海河流冲积 *** 原区。
中部低山丘陵区为长白山系千山余脉的延伸,南部大黑山为区内群山之首,主峰海拔663.1米。
东部丘陵漫岗区,呈南北走向垄状分布,海拔在20~50米之间,属前震旦系形成的地层。
沿海河流冲积 *** 原区,沿河平原区按河流走向,展延至黄海和渤海海滨,地势平坦,海拔在15~30米左右,主要分布于沈大铁路以西地带及大黑山至太山山麓以南地带。
3部分区域地势分明,特点突出。山岭,奇峰突起, *** *** ;丘陵,坡度平缓,土层较厚;平原,零星分布,地表平坦。
河流多为季节河。由于地势中部高两翼低,无客水入境,雨旱季节分明,降水集中,故河流流程短。全境独流入海的河流11条,总长204公里,流域面积950平方公里。全区更大河流为登沙河,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229.2平方公里。登沙河发源于向应镇小黑山及普兰店市二龙山,流入黄海盐大澳。
金州处在黄海和渤海之间,海岸曲折、港湾相连、滩涂广阔、岩礁密布,海岸线总长161.23公里。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岛礁8处,较大岛屿是渤海的蚂蚁岛,较大港湾金州湾位于金州城西部约2公里的渤海水域,北至大魏家荞麦山、葫芦套一带,南至友谊南山村西海,因距金州城较近而得名。港湾呈椭圆形,纵约28公里,横约15公里。水深自东向西递增至10米。岸边至湾内1000米,水深不足2米。
■建置沿革金州名称,始于金代。战国时属燕辽东郡。汉置沓氏县,仍属辽东郡。清《读史方舆纪要》载:“沓氏城,在卫(金州)东南”。据史载及遗址考证,当在今大李家镇大岭城。
三国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因辽东城乱,“以辽东沓县吏民渡海居齐郡界,立新沓县以居徙民”(新沓县故地在今山东省淄川县境内)。
两晋、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辽东郡。后燕光始四年(404年) *** 割据辽东,于金州地置卑沙城。
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袭辽制,置苏州,属东京路辽阳府。金皇统三年(1143年)降苏州为化成县。金贞佑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自此始。金兴定二年(1218年)置金州防御使。
元代,废金州并入盖州路,后又并入辽阳路。明代,洪武五年(1372年)置金州,属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八年(1375年)置金州卫,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 *** (1395年)废除州制,专行卫制。治所在今金州城。
清代,初袭明制。顺治 *** (1661年)始设金州巡检司,隶海城县。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金州巡检司,改设金州营。雍正五年(1727年)复设金州巡检司,改隶复州通判。雍正十二年(1734年)裁金州巡检司设宁海县,隶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熊岳副都统衙门移驻金州,隶盛京将军。同年,升宁海县为金州厅。设海防同知衙门,驻金州城西街,隶奉天府尹。
光绪二十年( *** 4年)日本侵占辽东半岛,于金州设立军政署,实行军事 *** 。光绪二十一年( *** 5年)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金州厅与金州协领衙门建制恢复。
光绪二十三年( *** 7年)冬,沙俄舰队侵占旅顺口,在金州地区设“金州市”、“金州行政区”,属“关东省”。
*** 二年(1913年) *** *** 改金州厅为金县,隶奉天省。 *** 十四年(1 *** 5年)改属沈阳道。 *** *** (1 *** 9年)废道制,改奉天省为辽宁省,金县直属辽宁省。
*** 三十四年(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金州,实施军管。同年12月16日,成立了中国 *** 领导下的金县 *** ,属旅大行政联合办事处。1950年12月1日,改属旅大市人民 *** 。1966年3月31日,改属辽宁省辽南专署。1969年,辽南专署撤销,金县复归旅大市。1981年2月9日,旅大市人民 *** 改为大连市人民 *** ,金县属之。
1987年4月, *** 批准金县撤县改区,同年5月20日,举行撤县改区大会,从此,大连市金县更名为大连市金州区。
■行政区划至2004年末,金州区辖1个乡(七顶山满族乡)、9个镇(亮甲店镇、向应镇、登沙河镇、杏树屯镇、华家屯镇、三十里堡镇、石河镇、二十里堡镇、大魏家镇)、6个街道办事处(先进街道、站前街道、光明街道、中长街道、拥政街道、友谊街道)。乡镇、街道辖村民委131个、社区居民委38个。
*** 大连市金州区委、区 *** *** 会、区人民 *** 、区 *** 、区纪委机关驻金州区 *** 路。
■人口民族至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55 *** 58人,(含流动人口),其中,户籍人口471719人,比上年减少19 *** 人,下降0.4%。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45933人,比上年增长2.9%,占52.1%;农业人口225786人,比上年下降3.8%,占47.9%。男 *** 人口235677人,占50%;女 *** 人口236042人,占50%。全区人口出生率为5.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7‰,分别比上年提高0.83和1.1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99.50%。
全区有少数民族30个,共87433人,其中:满族,78223人; *** ,1091人; *** 族,3237人;锡伯族,575人;蒙古族,3474人;藏族,31人; *** 尔族, *** 人;苗族,83人;彝族,61人;壮族,74人;布依族,44人;侗族,22人;瑶族,27人;白族,18人;土家族,196人;哈萨克族,20人;傣族,4人;黎族,15人;畲族,5人;高山族,1人;拉祜族,1人;达斡尔族,108人;羌族6人;仡佬族,5人;普米族,1人;乌孜别克族,1人; *** 族,16人;鄂温克族,19人;塔塔尔族,2人;鄂伦春族,7人。
全区有 *** 、道教和 *** 教3种 *** ,常年参加 *** 活动的 *** 教职人员30人,信教公民约1万人。批准登记的寺观教堂及简易 *** 活动场所12处,其中 *** 教7处, *** 2处,道教3处,有区级爱国 *** 团体1个。
■气候 2004年,金州区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特高,降水稍少,日照稍少,大风日数稍少。全年平均气温12.0℃,较历年值高1.3℃;年降水量542.9毫米,较历年值少40.3毫米,偏少不足1成;年日照时数2402.1小时,较历年值少80.7小时;大风日数18天,较历年值少3天;无霜期236天。
土地资源至2004年末,金州区土地面积107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公顷,果树种植面积9 *** 3.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016.2公顷。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2%,人均耕地面积0.042公顷。
矿产资源金州区地下矿藏已探明22种,其中以非金属矿居多,占17种,建筑原料比较丰富,尤其石灰岩蕴藏量大,分布广泛。友谊街道、三十里堡镇、二十里堡镇、大魏家镇、七顶山满族乡、石河镇等地区大量开采利用。
水资源金州区水资源总量2.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1亿立方米,地下水0.63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两者重复量为0.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0立方米。全区有水库25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3座,总灌溉面积1.8万公顷。水利工程总供水量为6390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金州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9%,主要树种为槐树、柞树、杨树、黑松。新建海防林带266.7公顷。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38.69%。
海洋资源金州区海岸曲折,滩涂广阔,可利用的海域面积6.1万公顷,其中,黄海1.8万公顷,渤海4.3万公顷。全区可利用底播增殖海底面积5.7万公顷。全区有海珍品育苗室85个,渔用冷库30座,水产品加工厂46个,年加工能力14.8万吨。全区海水养殖面积 1.4万公顷,其中对虾、海参养殖面积2446公顷。
旅游资源金州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中国近代历史遗迹。著名风景名胜大黑山风景区有保存完好的响水观、观音阁、朝阳寺、唐王殿、卑沙城、点将台等古建筑物和庙宇群;主要人文景观有向应公园、动物园等;主要历史遗迹有关向应纪念馆、关向应故居、金州副都统衙门等。
主要物产海产品有对虾、海参、 *** 、牡蛎、扇贝等近百种;水果以苹果、樱桃、黄桃等多见,其中樱桃共有30余个品种,素有“大樱桃之乡”美称;畜产品以牛、羊、猪为主。
■概况 2004年,金州区以“大大连”建设西拓北进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契机,继续实施经济强区战略,全区 *** 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15.9亿元,增长17.0%;第二产业增加值122.0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增长16.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5%、65.4%和26.1%。
■财政税收 2004年,金州区财政收支同步快速攀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区本级收入1.8亿元,占35.3%;各项税收完成3.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文教行政等事业费支出和农业支出分别为5.6亿元、0.6亿元,分别增长20.3%和15.5%。国税局和地税局共组织完成各类税收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国税局完成税收6.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 *** 完成5.8亿元,增长7.6%。地税局完成税收5.7亿元,增长17.7%,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两大主体税种完成4.4亿元,比上年增收8018万元,增长22.2%。
■农业 2004年,金州区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新口径)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亿元,增长22.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98亿元,增长25.6%。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 *** 产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渔业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分别占总量的32.4%、37.1%和30.1%。
农产品产量:全区粮豆总产量14.8万吨,比上年增长 *** .4%,其中,玉米产量13万吨,增长72.2%;蔬菜总产量48.4万吨,比上年增长5.6%;水果总产量7.1万吨,比上年增长36.1%,其中,苹果产量3.7万吨,增长42.4%;肉类总产量7.1万吨,比上年增长21.3%;禽蛋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长8.2%;牛奶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6%。
林业:全区植树造林面积2733.3公顷,栽植各种苗木687万株,退耕还林还草800公顷,绿化道路、河流27条108公里,新建海防林带73.3公顷。沈大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植树48万株,投入资金 *** 4万元。以村屯绿化为重点,启动青岛、刘半沟等18个村,栽植各种苗木152万株。新建园林式村庄10个。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渔业: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9.8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海洋捕捞产量7.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海水养殖产量12.7万吨,增长0.8%。水产养殖面积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4%,其中,海上养殖面积和滩涂养殖面积分别为5400公顷、5533.3公顷,合计占83.7%。拥有各类机动渔船1954艘,总吨位1.5万吨。拥有水产品加工企业46个,年加工能力达到14.8万吨。新增围堰和池养海参面积1.5万平方米,新增海底底播2万平方米,新增陆地工厂化养殖3万平方米。
农业园区:全区拥有各类农业园区2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2个,区级1个,乡镇级12个。全年园区累计投入资金9.9亿元,其中,市级以上园区投资7.2亿元。入住园区的农业项目82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3家,经营户数9344户,从业人员2.4万人,经济总收入达5.8亿元。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全区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20个,经市级鉴定的新品种36种、新技术4项。新建绿色和无公害基地25处,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70%。
农田水利建设:2004年,全区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6亿元。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728项,其中重点骨干工程80项。新建蓄水平塘32座;打大口井13眼,深井、小口井51眼;新建拦河截潜工程5处;新建提坝2座;新增灌溉面积800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0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公顷,新修堤防20.7公里,加固堤防18.4公里。连续17次夺得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禹杯”。
■工业建筑业 2004年,金州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按可比 *** 计算比上年增长12.7%。
工业生产:完成现价总产值110.6亿元,按可比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17.2%,其中,集体企业完成产值3.1亿元,增长39.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7.5亿元,增长10.4%;股份合作制企业完成产值0.5亿元,下降16.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52亿元,增长21.1%。
产品产量:2004年,全区发电量1983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3%;食用植物油产量9.68万吨,比上年下降31.9%;罐头产量2.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软饮料产量1.01万吨,比上年增长87.3%;非织造布产量1.96万吨,比上年增长41.1%;服装产量1875.6万件,比上年增长8.9%;家具产量42万件,比上年增长44%;纸制品产量2.34万吨,比上年增长4%;塑料制品产量1.17万吨,比上年增长5.7%;水泥产量91.6万吨,比上年增长28.7%;成品钢材产量3.7万吨,比上年下降54.8%;金属集装箱产量80.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9%;交流电动机产量4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2%;电力电缆产量2130公里,比上年下降62.9%;化学 *** 产量 *** 58吨,比上年增长16.4%。
企业 *** :2004年,全区有161家企业完成产权 *** *** ,建立起现代企业 *** 。至年末,全区拥有工业企业集团12个。
名牌产品:2004年,全区拥有省级著名商标6个,市级著名商标10个;拥有省级名牌产品10个,市级名牌产品14个。
企业效益:2004年,全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实现利税总额2.7亿元,其中,内资企业实现利税总额0.4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3亿元。
建筑业:2004年,全区有84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70.8亿元,比上年增长48.1%。建筑业产值按构成划分,建筑工程65.0亿元,安装工程5.6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2.2亿元,集体企业4.8亿元,有限责任公司23.4亿元,股份有限公司1.5亿元, *** 企业38.2亿元。单位工程施工个数1280个,其中,区内招投标工程169个;竣工个数950个,竣工产值67.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金州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1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在投资总额中,城镇投资17.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3亿元,增长44.1%,更新改造投资1.4亿元,增长13.2%;农村投资3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0%。
投资构成:按产业划分,之一产业投资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4%;第二产业投资30.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第三产业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1.8:55.8:32.4调整为10.7:56.6:32.7。按所有制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4.7亿元,比上年下降15.6%;非国有经济投资49.4亿元,比上年增长46.6%。国有与非国有经济投资比例由上年的15.8:84.2调节整为8.7:91.3。
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投资扭转下滑趋势,全年完成投资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增幅提高48.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5亿元,下降28.6%。新增固定资产3.8亿元,比上年下降47.9%。房屋施工面积 *** .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5万平方米,竣工率37.8%,比上年下降35.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住宅销售额5.36亿元,增长9.6%;商品房销售面积35.1万平方米,下降1.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7.9万平方米,下降1.4%。二手房市场成交4311宗,比上年增长18.4%;成交面积4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7%;成交额3.5亿元,比上年下降7.9%。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 2004年,金州区乡级以上公路45条,总里程479公里(包括 *** 公路31.3公里),比上年增加37.4公里,其中,国道2条78.5公里;省道3条47.4公里;县道15条195.7公里;乡道25条157.7公里。公路密度为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44.6公里。有乡以上公路桥梁253座 *** 73.2延长米(包括 *** 公路58座3047.5延长米),比上年增加24座469.2延长米。全区拥有各类机动车辆63407台,其中,公路货运车辆11205台,客运车辆3 *** 台,出租车辆686台。公路货运量2731万吨,比上年增长14.1%。
邮电通信:2004年,全区邮电通信部门完成业务总量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处理各种函件275.6万件,包裹5.9万件,国内汇票14.8万笔,特快专递8.2万件,订销报刊累计份数511.8万份。 *** 放号完成3.0万户,其中,“ *** ”用户2.0万户。IC等公用 *** 发展至1.7万户,因特网用户达到2.0万户,其中,ADSL入网1.3万户。至年末, *** 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4.5万门,实装用户达到21.5万户。
■国内贸易 2004年,金州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零售额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商业0.55亿元,比上年下降2.2%;集体商业1亿元,比上年下降27.2%; *** 和个体商业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零售额按行业划分, *** 零售贸易业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餐饮业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4%。零售额按消费品构成划分,吃的 *** 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2%;穿的 *** 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用的 *** 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烧的 *** 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商品交易市场:2004年,全区城乡各类市场达到71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8处,消费品市场49处,农副产品市场10处,工业品市场4处。金州北乐大市场、金州光明市场、金州农副产品 *** 中心市场、金州大市场、金州农副产品 *** 市场年交易额均超过亿元,共实现成交额17.4亿元。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2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商业设施建设:新建各类超市15处,精品屋(店)40个,专卖店30个,便利店20个。至年末,全区拥有各类超市60个,精品屋(店)457个,专卖店、专业店1 *** 个,便民店128个, *** 店68个。由大连港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占地8.2万平方米的综合商厦正在建设之中。
■外经外贸 2004年,金州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家,比上年增长9%。签订合同外资总额217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合同外资额超过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6个,比上年增加2个。实际使用外资额1433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8%。至年末,全区累计使用外资额达9.4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共完成产值84.4亿元,比上年增长33.1%,主营业务收入83.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比上年下降19.2%。在已开工投产的外资企业中,赢利超500万元的有14家。
对外贸易:2004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其 *** 口创汇额达到8.4亿美元,增长22.2%。按出口的主要品种划分,服装类出口1.4亿美元,增长16.6%,占出口总额的16.4%;木制品类出口1.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出口总额的13.1%;农副食品类出口1.3亿美元,增长24.2%,占出口总额的15.8%。按出口企业的规模划分,自营出口额超500万美元的有34家,其中,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有10家。全区已有174家内资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
旅游:2004年,金州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29.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5亿元。全区有正常营业的旅游饭店4家,旅行社2家,旅行社设点经营的门市部4家。全区旅游基础设施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投资4300余万元。由大连松源企业集团总投资5亿元和天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总投资2亿元在金渤海岸度假区分别兴建的海上乐园和综合 *** 海滨度假村已开工建设。石河现代化农业园区、金科生态园艺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单位。
■金融保险金融:2004年,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39亿元,比年初增长10.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96.8亿元,增长7.4%。金融机构年末 *** 余额66亿元,比年初下降5.9%,其中,短期 *** 48.6亿元,下降5.3%;中长期 *** 12.2亿元,增长1.2%。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金融机构现金支出4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货币净投放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保险:2004年,全区各项保费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1.5亿元,增长31.0%;财产险保费收入6908万元,下降5.1%。各项赔款支出63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未决赔款1769万元,比上年增长28.0%。
■科学技术科技立项:2004年,金州区全年共受理科技项目170项,其中工业82项,农业75项,社会事业13项,确定67个区级重点科技项目。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2项,其中,市科技计划项目17项,省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0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
科技成果:2004年,全区完成市级科技成果鉴定15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金州区 *** 公司“连玉19号”玉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一等奖。金州区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称号。
■城乡规划建设城乡规划:2004年,金州区调整完善城区总体规划,其中主要包括金州新城区产业区规划,规划面积4100公顷;新城区产业区首期工程规划,规划面积350公顷;大机车厂区规划,规划面积100公顷等。完成金渤海岸填海造地控制 *** 规划和滨海公路规划,规划面积分别为1027公顷和26平方公里;城区棚户区改造和 *** 拍卖地详细规划10余项;轻轨铁路的控制规划,规划面积30.9平方公里;石河省级农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207公顷;石河大连岛区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90公顷;石河镇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61公顷;杏树屯镇小河口港总体规划,规划面积450公顷。
土地管理:2004年,全区土地市场清理整顿通过省级验收,实际查处违法占地案件54件,清理整顿各类园区,对按政策取消的园区占地面积进行核减,清理整顿经营 *** 土地招拍挂。完成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调查结果报省、市验收。完成大连机车厂、大连锅炉厂等大型 *** 项目的土地规划调整10件。对金州大厦、金州水泥厂等16块土地进行收购储备。全年审批城区各种建设用地38件,规划用地面积16.8万公顷;审批乡镇规划用地48件,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受理土地登记454件。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全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074万元。站前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改造城区沙土路20条。建成城区煤气供应站,结束金州城区没有煤气的历史。对香水路、金水路、南棉路、恒达花园小区、东山惠民街等20余条道路进行改造,摊铺沥青砼路面4.95万平方米,贯入沥青路面2.58万平方米,铺设边石1.03万延长米、人行道方砖6万平方米,新建下水管道1580米、路灯636基。进一步实施明亮工程,在21个小区安装路灯386盏。
城市绿化:2004年,全区投入城市绿化资金974.3万元。新建绿地面积23.55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排土石方5200立方米,回填绿化用土1.5万立方米,栽植各种树木(含花灌木)50.75万株,种植草坪4.49万平方米,栽种花卉47万株。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上年的9.8平方米提高到10.2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38.69%,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
■环境保护环境质量监测:2004年,金州区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工程。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占 ***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金州湾第二类、第三类海域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地下水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地表水、各功能区噪声、主要干道噪声监测值好于上年。
生态环境保护:2004年,金山社区、107中学、第三幼儿园和实验幼儿园被省、市评为绿色单位。有7个村通过验收被区 *** 命名为生态示范村,全区生态示范村发展至15个。市级以上环保模范企业发展至4家,有9家企业开展 *** O14000认证。向应现代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向应盛源有机食品基地通过欧盟有机食品转换期认证,成为市级有机食品基地。
污染防治:2004年,全区污染治理投资3875万元。在全市率先实施环保公示审批 *** 。“环境影响评价 *** ”和“三同时” *** 执行率达到100%,全年受理审批项目669个,其中14项因污染等原因未通过审批。对18个单位进行危险 *** 申报审核。治理污染81项,其中,废水治理16项,锅窑炉治理43项,停产治理水泥厂3家,关闭水泥厂1家。
执法监督:2004年,对全区1053家各种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检查,475家不合格企业受到查处。对67家老污染源进行验收监测,监测数据3.7万个。禽流感防治期间,对全区20余家集约化养殖场进行专项检查。关闭小黑山保护区内3家采矿点,对周边7家石英砂石加工厂进行清理整顿。对北大河、鸽子塘等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小黑山水源涵养保护区内的130余家单位进行专项检查。
■教育基础教育:2004年,金州区有幼儿园174所,在园幼儿1.02万人;小学47所,在校小 *** 3. *** 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9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中16所,在校初中生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8.4%;完全中学1所,高中6所,在校高中生1
关于 *** 之乡简介, *** 产地哪里更好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