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之乡简介(马头琴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马头琴之乡简介的问题,以及和马头琴之乡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草原的孩子蒙古族简介
  2. 将军泡子景区简介
  3. 赵金宝的人物简介
  4.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简介
  5. 额尔古纳乐队简介

一、草原的孩子蒙古族简介

全球范围内,蒙古族人口大约有1000万人,其中中国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位列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第六位。主要聚居地包括 *** 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此外还有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鄂温克族和土族虽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分支,但人口规模分别为2.7万人和24万人。

*** 人口约280万,其中大部分为喀尔喀蒙古人,占比80%。在 *** ,有约90万蒙古人,主要包括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约40万人)、鄂温克族(约3万人)和卫拉特人(包括卡尔梅克人和杜尔伯特人)。哈扎拉族分布于阿富汗和 *** ,他们可能源于蒙古人与其他中亚民族的混血。

云南有1.3万蒙古族人,居住在通海县新蒙乡,他们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征战后留下的后裔,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通海杞麓湖畔和凤山脚下繁衍生息,与当地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共同建设了鱼米之乡。蒙古族的传统经济以畜 *** 为主,同时也发展了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目前以农耕为主。他们的文化丰富多彩,民歌分为长短调,以马头琴为主要乐器,摔跤运动是他们的传统爱好,蒙古包和勒勒车则是游牧生活的标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 *** 、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和科尔沁四种方言。通用的文字为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经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 *** 后成为今天的规范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使用彝语和汉语,其语言与北方蒙古语可基本沟通。蒙古族的 *** 、广播、戏剧和 *** 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包括《蒙古秘史》等文化遗产,以及《江格尔》和《饮膳正要》等重要作品。

所有的蒙古族人都是草原的孩子。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二、将军泡子景区简介

将军泡子在乌兰布统乡与公主湖中间位置。

这里的水面开阔,四面环山,拍晚霞照片的更佳地点,水中的芦苇长得一丛丛的,而且还错落有致,好像是给摄影师安排的道具,每天下六点多钟时,会有一大群马飞奔到湖边来喝水,群马入水,溅起的水花非常漂亮。夜幕降临,在泡子边的蒙古包里住一晚,围坐在篝火旁欣赏如泣如诉的马头琴和抑扬悲壮的蒙古长调,能不又是一番情怀。

夜深,枕边细细体味寂静草原之夜浪漫情趣,耳旁风吹芦苇的沙沙声会催人入眠,清晨早起呼吸草原清新空气,观湖面晨光,看之一线阳光把眼前的一切都染成金色,站在北沟口更高的山梁上,极目北望,一层层的大山绵延不断,远处隐约可见还有一片很大的湖面。

传到承德后,选用承德离宫的黄土,热河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原料, *** 时,将宰后的生鸡,由腋下取出五脏,洗净,不褪毛,用荷叶包好,再用黄土泥糊好,放在火上烧熟。熟后摔开泥土,鸡毛随之脱落,吃时用刀、叉割成小块,蘸着调味品吃,味道鲜嫩爽口,渗着荷叶幽香,别具风味。

烙糕是承德人用当地所产谷米磨成面,再经烙制而成的具有浓厚香土气息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家户户做烙糕,做好的烙糕外焦内嫩、味香适口。

这种面用荞麦制成,先用一部分面用开水和,一部分用凉水和,再将两种面合二为一,放在拨面板上,面板下面顶着滚开水锅沿,双手握拨面刀两端,快、准、匀、细地向锅内拨面,这样的功夫还得老师傅才做得到,这样端上来的面往往是白如玉、细如丝,有筋道有韧 *** ,再加上用鸡汤、肉丝、榛蘑丁和木耳做的卤,一个字,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将军泡子

三、赵金宝的人物简介

赵金宝是一位优秀的蒙古族艺术家,集作曲、马头琴演奏、四胡演奏、乌里格尔说唱等多种艺术于一身。他年轻时就来到郭尔罗斯草原,一直致力于郭尔罗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先后创作了几百首歌曲、舞蹈音乐和马头琴音乐;他所开创的马头琴音乐事业,助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成为中国唯一的马头琴之乡,前郭尔罗斯的马头琴音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从事的马头琴教育遍布郭尔罗斯草原,并先后两次参与创造了1199人和2008人的马头琴齐奏吉尼斯世界记录;他还亲手组建了吉林省马头琴协会,组建了郭尔罗斯马头琴乐团、马头琴研究会。

四、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简介

1、在 *** 自治区东部与黑龙江、吉林两省交界的扎赉特旗境内,有一个人称“鱼米之乡”的繁华小镇——图牧吉镇。这里有一个以“大 *** 的故乡”而闻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牧吉自然保护区。

马头琴之乡简介(马头琴之乡)-第1张图片-

2、保护区内的草原统称图牧吉草原,分四种类型,即湿地草原、山杏灌丛草甸草原、大针茅草原、碱草草原,总面积712平方公里。这里天高地阔,泡泽连片,水草丰饶,人烟稀少,是鸟类尤其是濒危鸟类得天独厚的栖息繁衍场所,人称“百鸟的乐园”。

3、保护区内有丰富的水面和 *** 的沼泽湿地,其中更大、最美的要数百灵湖了。百灵湖三面环山,一处注水,水面3万亩,蓄水量7000万立方米,最深处达17米,平均水深7米。湖中放养着鲤鱼、鲶鱼、大银鱼、草根、武昌鱼、乌仔头等鱼类,年产鲜鱼35万公斤,产值超百万元。百灵湖东依哈达山,山脚建有望湖宾馆、水上餐厅等,水面有游船区、钓鱼区等。登上哈达山举目远眺,东部草原辽阔,绿草如茵, *** 成群;西部碧波万顷,景色独秀,堪称“草原上的明珠”。在这里,可以骑马,射箭,摇船,钓鱼,游泳;可以听悠扬的马头琴声,品尝全鱼宴、烤全羊、手把肉等美味佳肴;可以感受喝上马酒、下马酒、献哈达等浓郁的民族风情;登上望湖亭,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走近敖包,有时也会看到俊男靓女敖包相会的情景。

五、额尔古纳乐队简介

1、2001年的夏日,一群怀揣音乐梦想、热爱草原的少年,以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的名字创立了额尔古纳乐队,他们将民族艺术与精神深深烙印,立志继承蒙古族音乐的辉煌传统,通过学习与传承,让世界惊叹蒙古族的无形艺术宝藏。2005年,《鸿雁》一曲凭借其深情的旋律和家乡的情感,使这个没有显赫背景的乐队赢得了大众的热烈喜爱,确立了他们在新民乐领域的翘楚地位。他们的蒙语专辑《额尔古纳》和汉语专辑《鸿雁》中的《两座山》、《老榆树》等经典之作,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才华和声誉,被誉为“草原骄子”。

2、2009年成员变动后,乐队发行的《信念》EP凭借坚韧的精神和团队力量再次感动歌迷,成为 *** 音乐界的焦点。他们对传统民歌的改编如《博茹来》和《云良》,同样获得了热烈的反响,展现着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深度理解和独特诠释。在音乐梦想的坚守和歌迷的热爱中,额尔古纳乐队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信念”这一主题。2010年,他们的第四张原创专辑《童年》和《马头琴恋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乐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3、作为内地乐坛的独特存在,额尔古纳乐队凭借热爱、梦想和民族精神,创作出充满生命力的音乐,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的灵魂,又融入了流行时尚元素。每一首作品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追求深远的情怀、自然之美、古老文化与激进创新的交融。自成立以来,他们已发行三张原创专辑和一张EP,经历了从校园到舞台的转变,参与了多个重要音乐赛事,如“星光大道”和“青歌赛”。2010年,他们更是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向世界展示了蒙古族音乐的瑰宝。未来,他们将继续坚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力量,他们的故事将在音乐的道路上永续流传。

4、乐队的名字来源于蒙古族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河。乐队雏建于2001年7月。乐队共有四名成员组成,他们分别是:那日苏、玛希巴图、包玉民、王猛。历经两次 *** ,2009年,乐队推出全新EP《信念》,犹如凤凰涅槃,重新出发。2010年8月即将发行第四张原创专辑《唱起草原的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马头 琴之乡 简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