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鱼米之乡的简历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鱼米之乡的简历以及江南鱼米之乡指的是哪里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茅盾的简历
1、茅盾( *** 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 *** 文艺奠基人之一。 *** 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 *** 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2、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 *** 家的“之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 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 *** 小组,筹建中国 *** ,下广州参加 *** 第二次 *** ,任过 *** *** 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 *** 。 *** 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 *** 上海、日本,开始写作 *** 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 *** 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 时期,辗转于 *** 、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 *** 、 *** 长、作协 *** ,并任 *** 副 *** ,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3、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茅盾、蒲牢是最常用之名
4、茅盾故居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路西后圆恩寺胡同。茅盾于1974年12月到1981年3月在这里居住。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两进的小四合院。入门,有茅盾半身汉白玉塑像,像高83厘米,放置在黑色大理石底座上。前院有房屋15间,西厢房原是会客室和藏书室,布置维持原状,室内陈设为茅盾生前所用旧物。陈列室有茅盾从青少年时代至逝世时期的实物和 *** ,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迹以及两册小学时的作文(是茅盾留存于世的最早墨迹)。后院正房6间,安放有茅盾夫人孔德沾女士的黑漆镂花骨灰盒。茅盾( *** 6.7―1981.3),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籍贯浙江桐乡县乌镇。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全集》10卷本。逝世前任中国人民 *** 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 *** 会副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 *** 、中国作家协会 *** 等职。茅盾生前把25万元稿费捐作奖金,用于设立“茅盾文学奖”。
5、《子夜》、《蚀》三部曲、《腐蚀》、《虹》、《锻炼》、《霜叶红似二月花》、《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多角关系》
6、《报施》、《创造》、《春蚕》、《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烟云》、《有志者》、《 *** 》
7、《白杨礼赞》、《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声中》、《谈月亮》、《雾中偶记》、《大地山河》
8、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更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9、“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之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更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10、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二、上饶市余干县段仁祖的简历
段仁祖,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余干古埠人,省委 *** 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1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1月加入中国 *** ,现任余干县玉亭镇 *** 。
1991.08--1995.05余干县华林岗乡 *** 干部
1995.05--2001.06余干县委组织部干部、干部科副科长
2001.06--2002.12余干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2002.12--2005.07余干县委组员办副主任
2005.07--2007.03余干县 *** 联络办主任
2007.03--2011.05余干县 *** ***
2011.05--2013.01余干县渔池湖水产场 ***
2013.01--2016.05余干县杨埠镇 ***
余干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南北长87公里,东西宽38公里,呈南北狭长状,全县总面积为2336平方公里。余干县为上饶市西部农业大县,东与万年接壤,南毗余江、东乡,西连进贤、新建、南昌,北邻波阳、濒临鄱阳湖,与都昌县隔湖相望。
县城余干镇位于全县的中心,处于信江下游的滨湖平原上,地势平坦低洼,湖泊众多,港汊纵横。陆路距南昌175公里(直线距离约70公里),景德镇市141公里,鹰潭69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200公里。
余干人文昌盛,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历代人文荟萃,孕育了汉长沙王吴芮、宋右丞相赵汝愚、明礼部侍郎李伯玉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雄才俊杰。自古文化昌隆,系唐代大诗人刘长卿、韦庄,宋代大词人黄庭坚、辛弃疾,明 *** 学家朱熹,清代戏剧 *** 蒋仕铨久居和笔耕之地。
余干风光秀丽,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有“古代水上 *** 、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有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有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干区位优越。地处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素有“八省通衢”之称,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带。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道、省道和德昌高速、景鹰高速通过,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交通相当便捷。
余干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芝麻、花生、大豆、莲子、藜蒿、薏仁、芡实等农特产品。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同时,有着煤、瓷土、焦宝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余干县人民 *** -段仁祖 *** 简历
参考资料来源:余干县人民 *** -走进余干
三、茅盾个人简历
1、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 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其母陈爱珠养育其成长,他自小接受新学教育。8岁起,他转入立志小学,后转至高级小学,其留存作文中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13岁时,他开始中 *** 活,在母亲的帮助下,赴湖州开始新的人生阶段。1909年,他考入浙 *** 州第三中学堂,后转入嘉兴中学堂。191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之一类。16岁时,他中秀才,通晓中医,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
2、在北大预科读毕后,因无力继续升学,他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 *** 0年,他接编并全面革新了《小说月报》,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同年7月,中国 *** 成立,他成为中国 *** 最早的 *** 员之一。1 *** 8年7月,他赴日,1930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行政 *** ,积极开展 *** 文艺运动。
3、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他的学识和才能被发现,被调至国文部,与孙毓修合作译文。茅盾在一个月内完成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衣》,后又译《食》和《住》,并帮助编纂《童话》一刊,这成为他文学创作的起点。他写出了童话《寻快乐》,还有《大槐国》《负国报恩》《树中饿》《驴大哥》《金龟》《飞行鞋》《怪花园》《风雪云》等作品。同时,他参与筹建中国 *** ,下广州参加 *** 第二次 *** ,担任 *** *** 宣传部的秘书和代部长。
4、 *** 合作破裂后,他 *** 上海、日本,开始写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这段上层 *** 斗争的经历铸就了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题材多以此为背景。左联期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创造》、《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 时期,他辗转于多地发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他还创作了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等。
5、文艺界为他庆祝了五十寿辰,他的声名日益显赫。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他担任文联副 *** 、 *** 长、作协 *** ,并任 *** 副 *** ,但已难以分身创作。1981年3月27日,他病逝于北京。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了文学奖金(后定为“茅盾文学奖金”),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
6、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 *** 文艺奠基人之一。 *** 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 *** 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触。到了“ *** ”时期,亦即时局稍稍平稳时,他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关于本次鱼米之乡的简历和江南鱼米之乡指的是哪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