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鱼米之乡粮仓地位下降和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鱼米之乡-湖南的由来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在富裕丰饶的中国地区,湖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鱼米之乡,它物产丰富,气温温和,它的水产、稻、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下面的湖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关于湖南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省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省界极端位置,东为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
自然资源: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着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以及非金属雄黄、萤石、海泡石、独居石、金刚石等居中国前列。湖南省植物种类多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樟、檫、栲、青山栎、枫香以及竹类,此外有银杏、水杉、珙桐、黄衫、杜仲、伯乐树等60多种珍贵树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羚羊、白鳍豚、花面狸等。
水利资源:湖南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湘北有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分别从西南向东北流入洞庭湖,经城陵矶注入长江。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河流可通航里程1.5万公里,内河航线贯通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湖南省水资源总量16 ***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 0立方米,水资源相对较丰富。
矿产资源:根据2012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湖南省矿产资源年报》,湖南是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已发现各类矿产143种。37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5位,6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10位。其中,钨、锡、铋、锑、石煤、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等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之首,钒、重晶石、隐晶质石墨、陶粒页岩等矿种居中国第二,锰、锌、铅、汞、金刚石、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等矿种也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棉花种植面积20.2万公顷,增长5%;糖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132.2万公顷,增长2%;蔬菜种植面积123.9万公顷,增长3.8%。
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增长10.5%,油料产量减少3.5%,茶叶产量增长1.9%,水果产量增长4.7%,蔬菜产量增长4.3%,烤烟产量增长1.3%。猪、牛、羊肉类产量增长5.1%,禽蛋产量增长1.8%,牛奶产量增长4.9%,水产品产量增长10%。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着名特产,产量历来居中国首位。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最着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产。另有着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着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 *** 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着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二、中国产粮大省排名
我国产粮大省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吉林、 *** 、江西、湖南省、四川、河南、湖北省、江苏、安徽、黑龙江等十三个省份。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为75.4%,约95%的全国增产粮食来自13个粮食主产区。
根据2011年粮食总产量(亿斤)排名如下:
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 *** .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到2011年的1114.1亿斤,比2007年增长60.9%,年均增长12.6%。
按照国家 *** 公布数据,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8%,这个比重继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次上升了0.6个百分点,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口大省、粮食生产大省,2011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108.5亿斤,比上年增产21.1亿斤,连续8年实现增产,连续6年超过1000亿斤。粮食生产的长足发展和巨大进步,不仅有效解决了河南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每年调出400亿斤以上的食用原粮和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是粮食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常年粮食消费及转化量约780多亿斤,确保粮食自求平衡既是 *** 对四川的基本要求,也是四川对全国粮食安全肩负的重大责任。2011年四川省粮食总产达到734亿斤,连续5年增产,时隔12年再创历史新高。
江苏2011年粮食总产657亿斤,比上年增产10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连增”,八年累计增产163亿斤,粮食总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四位,粮食单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为第二位。
河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河北省粮食播种面积9429.17万亩,比2010年增加5.87万亩;平均亩产672.94斤,比上年增加41.34斤,增长6.54%,创历史更高水平;全年粮食总产634.52亿斤,比上年增加39.34亿斤,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
吉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2011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34.2亿斤,比2010年增加65.7亿斤。
安徽是全国粮食主产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意识,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2011年安徽粮食产量620亿斤以上,连续4年超过600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每年有150多亿斤粮食外调,5年累计销往省外粮食超过843亿斤。
湖南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有责任、有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2011年,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以上,为全国粮食总产“八连增”作出了新的贡献。
“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开始,湖北就一直是粮食主产区之一,在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湖北粮食总产达到477.7亿斤,实现建国以来首次“八年丰”,亩产突破386.3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1年, *** 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 *** 粮食生产历史 *** 的8连丰。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477.5亿斤,较上年增产45.9亿斤,增长10.6%,单产增长贡献率达到95.3%。粮食总产较2003年增产205.3亿斤,短短8年时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增200亿斤。
山东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1年,山东省粮食生产战胜了历史罕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克服了病虫害多发重发和台风、洪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全省粮食生产继续稳步增长,总产达到885.26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九年增产。
江西是全国产粮大省和粮源净调出省,近年来年均外调商品粮100亿斤左右。2011年江西省粮食生产获得全面丰收。江西省粮食播种面积5475.1万亩,比2010年增加16.4万亩,增长0.3%;单产374.9公斤/亩;粮食总产410.6亿斤,增产19.6亿斤,增长5.0%。
2011年,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754.7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玉米、水稻是辽宁省两大主栽高产粮食作物,2011年辽宁省种植面积总计增加61.9万亩,为辽宁省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粮食总产突破400亿斤,达到407.1亿斤,实现连续八年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在粮食产量方面,北方地区的省份贡献较多。
北方地区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一些省份是产粮大省,如黑龙江(总产更高)、吉林(单产更高)、河南、山东、辽宁等省。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春小麦等农作物,华北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东北地区主食为大米,出产优质的东北大米。华北地区主食为面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粮食主产区
关于鱼米之乡粮仓地位下降和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