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之乡 福建省闽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闽北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福建省闽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闽北之乡和福建省闽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福州是属于闽南,闽中,还是闽北
  2.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
  3. 闽南、闽东和闽北都是指什么地方
  4. 版画之乡
  5. 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什么
  6. 闽北是什么地方
  7. 闽北指什么地方

一、福州是属于闽南,闽中,还是闽北

福州属于闽东,方言是闽东语福州话。莆田是闽中,方言是莆仙话。闽南是厦漳泉三市

福州市,简称“榕”,别称榕城,是福建省下辖地级市、省会, *** 批复确定的 *** 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福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中国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对外 *** 的沿海 *** 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 *** 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最早 *** 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市简称“榕”,辖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长乐6个区,闽侯、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6个县,以及县级市福清。总面积11968平方千米。全市辖43个街道、99个镇、45个乡(含连江县马祖乡)、2个民族乡;490个社区居委会、2383个村民 *** 会。

福州位于欧亚 *** 东南边缘,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 *** 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市,南接莆田市,东濒东海,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千米。2018年,福州市海域面积10573平方千米 [124],海岸线长1137千米。

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357平方公里。

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千米。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

二、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总面积2.63万平方千米,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人口321万,素有“福建粮仓”、“南方 *** ”、“中国竹乡”之称。福建省级文明城市。

1、东汉建安初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属会稽南部都尉。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后属建安郡。西晋太康初改名延平县,仍属建安郡。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废入建安县。

2、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王闽以延平镇置镡州。开运二年(945年)地入南唐;次年州废,改置延平军。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升为剑州,六年置剑浦县为州治。宋为南剑州治。

3、元属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复名南平县,属延平路。明、清属延平府。历为州、路、府治。1912年废府留县,1913年属北路道(次年改称建安道)。1 *** 8年直属福建省。

4、1949年属第二专区,1950年改称南平专区。1956年析南平县城区及东坑、塔下等五乡设南平市(县级),属南平专区。1960年撤县设市。1971年属建阳地区。1988年行政公署迁驻南平市,建阳地区改名南平地区。1994年南平地区撤销改设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改设延平区;2014年,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南平市 *** 由南平市延平区迁至南建阳区。

三、闽南、闽东和闽北都是指什么地方

闽东,指福建东部闽江中下游及东北部山区的广大区域,临 *** *** 和东海,行政上包括福州和宁德。其中福州五区八县和宁德的古田、屏南两县通行福州话,宁德的其他县市多通行福安话。此外中国 *** 管辖的连江县(马祖列岛)亦属于闽东。

指莆田,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三明市市区辖梅列、三元两区,包括永安市、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宁化、沙县、泰宁、将乐、建宁9县。大田通行闽南和闽东方言,三明、永安、沙县通行闽中方言,宁化、清流通行闽西客家方言,泰宁、将乐、建宁、明溪、邵武通行闽赣方言,尤溪则通行闽东方言,而非闽南方言。莆田市包括仙游县和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

闽南,指福建南部九龙江、晋江流域的区域,临 *** *** ,行政上有中华人民 *** 国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又有闽南 *** 之称。此外,中国 *** 管辖的金门县亦属于闽南。

闽南地区为著名侨乡,漳、泉两地 *** ,又称河洛人,是大多数海外华人和 *** 河洛人的祖籍地。通行河洛语。

西部毗邻闽西地方,与客家地区过渡,亦有客家话分布点,如:诏安县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云霄县、南靖县、平和县的部分地区,本地区的客家人亦有人 *** 到 *** 。

闽北,指福建北部的闽江上游地区,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侧、戴云山脉西北侧。行政上有中华人民 *** 国的南平地区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东靠宁德市、西对江西省上饶市和鹰潭市、南挨三明市、北临浙江省丽水市。是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通行闽北语。

闽西古代指福建最西端的州郡汀州,除龙岩城区和漳平外,其余各县均为客住县,偶有山客,即畲族,系客家四州之一,此地也为 *** *** 、南洋、四川等地之客家祖籍地之一,以武平县刘光第,永定县吴伯雄等为 *** 。现在则指福建最西边的地市龙岩市。永定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版画之乡

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边陲,因河两岸长满青松而得名。该县东西部与浙江省的龙泉市、庆元县交界。全县总面积为1043平方公里,设有六乡三镇,人口15万。属中 *** 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农作物以稻谷为主,是本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县内盛产茶叶、毛竹、灵芝、烟草、食用菌、青梅,有"灵芝城"称号。全县有森林面积127.7万亩。松溪县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城南12公里处的湛庐山海拔1040米,是福建历史名山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市现有"三资"企业20多家。主要从事青梅果加工、香菇保鲜、蔬菜脱水加工、镘鱼加工、螺旋藻养殖、竹木制品 *** 、制茶等。

松溪县地处闽北边陲,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和积淀。近年来,松溪的文化工作以松溪版画院和民间版画协会为阵地,狠抓民间版画艺术的继承和挖掘工作,开创民间版画工作新局面,推进松溪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松溪县民间版面已成为该县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浓郁的乡土芬芳和时代气息的地方特色。2000年5月被 *** 命名为“中 *** 间版画艺术之乡”。

五、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的城市是什么

1.南平市。这座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城市,恰好位于闽浙赣三省的交汇处,被广泛地称为“闽北”。

2.地理特征。南平市占据了福建省五分之一的区域,其地形以“八山一水一分田”为特点,展现出中国南方地区的独特风貌。

3.自然资源。南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毛竹资源,建瓯、武夷山、顺昌被命名为“中国竹子之乡”。同时,建瓯、建阳、政和以及顺昌也分别被誉为“中国锥栗之乡”和“中国杉木之乡”。

4.水力资源。南平市境内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河流和水库分布广泛,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闽江及其支流,如建溪、富屯溪,拥有巨大的理论水力资源,总计达到387.37万千瓦,在福建省内位居首位。

闽北之乡 福建省闽北-第1张图片-

5.历史沿革。南平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当时设立南平县,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历经三国吴、西晋、南朝宋等时期的变化,直至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设置镡州,随后改为延平军,最终在宋保大四年(946年)升格为剑州。元 *** 始使用南平县这个名字,并隶属于南剑路。明清时期,南平市属于延平府。到了1912年,废除了府制,1913年改为建安道,1 *** 8年则直接归属福建省管理。

六、闽北是什么地方

1、北闽,位于福建省北部,也称闽北。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之案间,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

2、北闽,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 *** 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

3、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 *** ,分布在建溪流域,包括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南部、南平北部、顺昌东部等八县(市、区),以及宁德地区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小部分地区和 *** 小部分地区。除 *** 外,这个地区大体就是唐宋以来建州、建宁府辖地。

4、在闽北方言区内,另有被客赣化的邵武方言、吴化的浦城方言和北方方言化的南平土官话等几种分别被异化的闽北方言。

七、闽北指什么地方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更大的设区市。辖一区四市五县,即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21个乡镇、19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 *** 会,13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现有户籍总人口304万人,常住人口286万人。(禾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闽北 福建省 北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