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清涧是粉条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粉条之一乡,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涧是粉条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清涧县的介绍
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地处东经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55千米。面积1881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0.91%,占榆林市总面积的4.31%。包西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全县下辖7乡8镇1街道办事处, *** 0个行政村,6个居民 *** 会。至2010年底清涧县人口22万,农业人口有19.1万人,非农业人口1.93万人,(占总人口的9.2%),人口密度为112人/平方千米。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是著名的 *** 老区,享誉全国的“红枣之乡”、“道情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二、清涧县属于哪个市
清涧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榆林市最南端,是黄河、无定河交汇之地。东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延安市子长县、延川县接壤,北与绥德县、子洲县为邻。总面积1881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清涧县下辖9个镇。2021年,清涧县户籍总人口21.00万人,常住人口11.37万人。
清涧县,古名宽州,2000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是中国红枣之乡、石板之乡、粉条之乡。2019年3月,被列为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0年2月27日,经陕西省 *** 同意,清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榆林,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最北部,陕北地区和河套地区,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 *** 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总面积42 *** 0.2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全市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榆林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塞上明珠”,能源富集一地,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榆林市常住人口为3624750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涧县
三、清涧为什么叫宽州
清涧古称宽州,因掘地150尺挖出清澈的泉水而取名清涧,它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是扼守延安、关中的战略要地,这里也是带有红色基因的著名 *** 老区。
清涧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榆林市最南端,是黄河、无定河交汇之地,总面积1881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清涧县下辖9个镇。2021年,清涧县户籍总人口21.00万人,常住人口11.37万人。
清涧县,古名宽州,金,青涧城升为青涧县。2000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清涧县属榆林市。是中国红枣之乡、 *** 老区、石板之乡、粉条之乡。
2019年3月,被列为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经陕西省 *** 同意,清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清涧县,属暖温带 *** *** 季风半干旱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暖气团渐渐增强北进,气温渐高,降水增多。
气温日差较大,易有寒潮、霜冻和大风等天气。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雨量集中,多为雷阵雨,并伴有强烈大风。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初秋多出现连续 *** 雨天气。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和侵袭,气候寒冷而干燥,降水极少。
年平均气温为9.6°C。1月份平均气温-6.8°C,7月份平均气温23.8°C,年平均更高气温16.5°C,年极端高温38.1°C,年平均更低气温3.7°C,年极端低温为-22.6°C。
年均降水500毫米,更大降水量735.3毫米(19 *** 年),最小254.7毫米。降雨主要集中于6至8月,占年降水总量80%左右。
四、清涧县资源概况
清涧县位于中国内陆地区,其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达到了66.69万亩。该县水能蕴藏量为3.5万千瓦,经济 *** 植物种类繁多,总数超过300种,其中包含了80多种林木如杨、柳、榆、槐、柏、桑、枣等,以及80多种农作物如小麦、谷子、高粱、玉蜀黍、马铃薯、棉花、花生、向日葵、烟草等。此外,清涧县还拥有100多种野生 *** 材植物,包括茵陈蒿、柴胡、远志等。同时,清涧县的动物资源也相当丰富,包括80多种高等动物,其中饲养动物有24种,如牛、驴、骡、马、猪、羊、狗、兔和鸡鸭等,野生动物有50余种,如花鼠、岩鸽、鹌鹑、鲤鱼、甲鱼和蛇类等。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鸢、燕隼等7种。
清涧县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已探明了赤铁、黄铁、锰、煤、石油、天然气、盐等10余种矿产,其中石盐储量巨大,其厚度平均达到了198.24米。石盐的平均品位含量为90%以上,有害杂质较少,质量优异,各项指标能满足食用盐及工业用盐要求。石盐适合采用水溶法开采。
清涧县在 *** 的 *** 精神的指引下,立足县情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突出比较优势,强化特色理念,确立了“红枣产业强县,粉条加工名县、石材加工大县”的发展战略。通过示范带动和项目拉动,清涧县走出了以红枣为引领,粉条、石材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特色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清涧红枣是世界红枣原产中心之一,植枣历史长达3000年以上,拥有6个品种群17个品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之一,1995年就被国家 *** 等六部委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红枣个大、肉厚、丝长、味美,营养丰富。全县现有红枣面积53万亩,年均增长20%,正常年景产值可达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红枣加工产销两旺,保持了工业产品的主体地位,红枣产业龙头作用显著,红枣加工在国内外市场备受青睐。清涧县委、县 *** 立足县情,树立起了“红枣赢天下”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打造“中国红枣之都”的目标,旨在将红枣从自然经济转变为产业化经济,从农业形态向工业形态转变,构建一个新型的红枣经济框架。
清涧县提出了建设百万亩红枣基地的发展思路,力争通过扩大规模、产业带动,使红枣创造5个全国之一:即建成全国更大的原生态有机红枣基地;建成全国更大的红枣工业园区;建成全国更大的红枣贸易基地;建成全国更大的红枣科研基地;建成全国更大的红枣生态旅游基地。到“十一五”末,红枣面积突破70万亩。
清涧粉条加工历史悠久,以口味地道、晶莹透亮、入口爽滑、吃法多样而闻名,畅销西安、山西、宁夏、甘肃等十多个省市。粉条与清涧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成为县内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粉条加工业产值达到1.2亿元,成为促进清涧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被当地人亲切誉为“吉祥三宝”之一。
清涧粉条吃食文化丰富,每年冬闲季节,农户们 *** 粉条,村村落落挂满了银丝般的粉条,构成了冬天特有的风景。清涧人用粉条炒、炖、蒸、烩等吃法,形成了众多的炒菜和小吃,如肉炒粉、猪肉炖粉条、凉拌粉条等。粉条耐贮易存、晶莹透亮、光滑爽口的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粉条成为清涧人逢年过节、酬宾待客的首选之物,也是访亲问友的好礼品,更是迎送贵宾的“拿手货”。近年来,清涧粉条加工业蓬勃发展,全县粉条加工企业有6户,年加工马铃薯能力达14万吨,产值达1.2亿元,构成了庞大的粉条加工基地。
清涧石板储量丰富,色质俱佳,用途广泛,早以闻名天下。石材加工业户全年产量达到3万方,年创产值30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清涧县的石材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涧县古名宽州,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地处东经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是扼守延安、关中之要地。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55千米。面积1881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0.91%,占榆林市总面积的4.31%。神延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全县下辖7乡8镇1街道办事处, *** 0个行政村,6个居民 *** 会。至2010年底全县人口22万,农业人口有19.1万人,非农业人口1.93万人,(占总人口的9.2%),人口密度为112人/平方千米。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
关于本次清涧是粉条之乡和中国粉条之一乡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