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为什么称为古城之乡 蔚县古城一日游 - 之乡 -

蔚县为什么称为古城之乡 蔚县古城一日游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蔚县为什么称为古城之乡,蔚县古城一日游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蔚县古城什么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燕云十六州之一
  2. 蔚县为什么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当地的特色有哪些
  3. 北魏为什么要定都于雁门关外的平城
  4. 蔚县古城称什么

一、蔚县古城什么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燕云十六州之一

1、蔚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

2、蔚县古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明朝洪武十年重修,是北京以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3、蔚县古城城内的玉皇阁、南安寺塔、释迦寺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单位8处,县级保护单位7处。这些带有辽、元、明、清各时期建筑风格,体现儒、释、道不同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群。连同县城周边的国家级保护单位代王城遗址、罕见的融三教文化为一体的重泰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工部尚书王敏的书院,及遍布全县的古建堡、古民居、古戏楼等,构成了蔚县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赢得了“地上博物馆”的美誉,成为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蔚县为什么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博物馆”当地的特色有哪些

1、蔚县地处塞外,土地瘠薄,十年九旱。而黍子这种作物耐旱,生长日期短,所以就成了蔚县这方土地的特产,而且黍米糕特别黏实,吃了比较耐饿,不经常锻炼身体或是干脑力劳动的人吃了还不太好消化,所以从来没有吃过的人刚开始吃可能还吃不习惯。

2、蔚县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小米、中 *** 材、杏扁等特色产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三产融合,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河北乃至全国知名品牌。随后,王国发一行还到南杨庄乡北堡村、宋家庄镇石荒村和郑家庄村分别调研户厕改造、真空负压厕所建设情况和南山小院精品民宿建设情况。

3、据益海嘉里张家口公司方面介绍,益海嘉里2018年5月决定在蔚县投资建厂,2019年5月投产,集团将工厂生产及销售当地小米及杂粮后获取的利润再反哺给当地。据悉,益海嘉里张家口公司在当地的生产规模已达年产小米近万吨、杂粮近2000万吨。因这些企业的带动,蔚县在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也开始在振兴乡村的道路上前进。

4、蔚县剪纸是借鉴了杨柳青年画、武强木版年画,而在许多民间艺人的艰苦探索下创造出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六大特点:一为构图时具有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的特点;二为刻制时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

5、阴刻见色彩,阳刻见刀工,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驰名;三为染色时将点染、涂染、晕染、套染、渲染等技法有机地结合运用,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和谐大方的乡土气息感。蔚县出现了“十万人次赏树花”的盛况。“打树花”表达人们欢度节日和向往甜美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北魏为什么要定都于雁门关外的平城

1、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北。曾经强盛一时, *** 大半个中国的前秦帝国轰然 *** ,构成前秦民族马赛克的各个族群纷纷自立,互相攻伐,中国北方再次陷入混战。386年春,鲜卑拓跋部领袖拓跋珪恢复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开始征伐周边各族群 *** ,到398年正月,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占据了华北大部分地区。就是在这一年七月,拓跋珪宣布“ *** 平城”,并且营建宫殿,设立宗庙和社稷坛等礼制机构。在493年孝文帝 *** 洛阳之前,平城一直作为北魏的首都,并随着北魏疆域的扩张,成为 *** 北跨大漠,南界淮汉,东达辽水,西抵焉耆这一广大帝国的中心。而这,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正是改变这座城市命运,最终使其成为辽金二代的西京、明清两朝的边防重镇的关键 *** 件。

2、那么,北魏为什么要选择平城作为都城?

3、秦汉以来,平城虽然因为汉高祖的白登之围而比较有名,但就其地位而言,不过是边郡雁门所辖一县,汉代的郡设太守、都尉各一名,而边疆地区军事形势严峻,往往设置多名都尉,驻扎在要冲,以方位为别,平城就是雁门郡的东部都尉所在,军事地位比一般的县重要一些,但也仅此而已。根据今天的考古发掘,汉平城县就在今大同市的 *** 场城,城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600米,与边疆地区普通城址规模相仿。

4、在定都平城的398年,北魏的 *** 范围内,并不乏名都大邑,最著名的,莫过于河北名城——邺城,这里是曹 *** 的霸府所在,也是西晋末年以来后赵、前燕等诸多 *** 的都城。而且,就在这年正月,拓跋珪专门到了邺城,巡游宫殿,有定都之意。但几天之后,他突然匆匆离开邺城回到代北。几个月后,确定平城为首都。

5、和平城所在的代北相比,邺城有着很大的优势。它所在的漳河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而且早在战国时期,魏国的地方官西门豹就开凿渠道,建造起发达的灌溉 *** ,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区。而且,邺城在华北平原中部,是太行山东麓大路的枢纽,也是曹 *** 建立起来的漕运体系的中心。这样,邺城就能 *** 起大批的粮食,以供养日益庞大的皇室、贵族、官员、 *** 、奴仆、百工等作为都城必备的消费人口。

蔚县为什么称为古城之乡 蔚县古城一日游-第1张图片-

6、而平城所在的代北地区,气候寒冷干旱,降水稀少,土质相对贫瘠,在汉代就不是重要的农业区。汉末的战乱迫使当地 *** 逃离家乡,农耕传统中断,经济基础薄弱。而且平城地处山西高原北部,与作为粮食主产区的华北平原隔着高峻的太行山,地势崎岖,拓跋珪从邺城返回代北时,特地派兵卒万人开凿山路,可见运输的不便,这样从中原运输物资接济首都也变得非常艰难。何况,经过曹 *** 、石虎、慕容儁等人的历代修建,邺城城池和宫殿都非常完整豪华,难怪拓跋珪有定都之意。

7、那么,为什么拓跋珪还要把首都定在平城呢?

8、首先,这是当时的 *** 格局和战争形势决定的。

9、北魏的核心力量,是以拓跋部为首联合诸多部族而形成的 *** 集团,他们虽然团结勇悍,战斗力强,但毕竟人数稀少,而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当地的 *** 等各族豪强对北魏 *** 也心存疑虑,如果定都于此,势必会让拓跋集团的人口劣势暴露无遗。415年,代北连年霜旱,很多居民饿死,有些官员建议 *** 邺城,大臣崔浩、周澹认为这样会让中原人看出鲜卑人的虚实,影响北魏国本,从而阻止了 *** 。

10、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北魏 *** 集团的发展阶段。道武帝拓跋珪幼年被前秦迁徙到内地,汉文化水平比较高,但就整个拓跋部来说,其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尚处于不甚发达的阶段,部落联盟的色彩浓重,一直到道武帝去世的时候,还存在着兄终弟及的继承法,皇权仍有待强化。在经济形态上,畜牧和 *** 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北魏初年,国家财政、贵族财产往往会用牲畜来计算,比如道武帝时,王建因战功受赐“奴婢数十口,杂畜数千”,就能说明问题。太武帝本人更是以牧民自居,曾当众说:“国人本着羊皮袴,何用绵帛?”

11、 *** 经济也是如此,拓跋鲜卑原本就是一个 *** 民族,《魏书•序纪》追溯其祖先事迹时说:“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 ,同时也是游牧经济的一种重要补充。而且, *** 活动兼具军事演习的色彩,也有很大的娱乐功能,所以,北魏定都平城以后, *** 经济与活动依然活跃,上自君主、贵族,下到平民的田猎活动史不绝书。

12、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牧民和猎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 *** 集团成员,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事实上,在拓跋珪攻打位于河北平原的后燕时,过半士兵和牲畜患病死亡),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 *** 人口远超己方的中原地区,拓跋珪只能选择与拓跋人故乡条件接近的代北地区。

13、地理学上谈到城市的区位优势,分为不同位置尺度,选择代北地区为畿辅,这是平城定都的大位置条件。但是,当拓跋部族进入代北地区,将其作为“畿内之田”经营的时候,面临着两汉雁门、代郡几十个郡县故城,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平城?

14、从战略意义和城市基础来看,马邑城(今朔州)是西汉初年韩国的首都,周边土地相对肥沃,其财富曾引起匈奴单于垂涎,是汉武帝“马邑之谋”的诱饵。代郡城(今河北蔚县代王城),是战国时期代戎的首都,西汉代国也曾建都于此,其地临近飞狐道,是沟通大同盆地与华北平原的交通枢纽。善无城(今右玉古城)先后为两汉雁门郡与定襄郡的治所,规模宏大。[编者按:作者曾撰文《一座边防要塞、贸易重镇是怎么沦为衰败古城的?》,介绍右玉古城。可参看“相关新闻”。]高柳城(今阳高)曾为两汉之际军阀卢芳盘踞之地,东汉代郡的治所,这四座城市的规模都大于平城,代郡城的周长甚至是平城的三倍左右,很难想象平城这样一个普通县城会最终脱颖而出。

15、《魏书》中的一个故事给了我们线索:

16、道武帝时期,重臣和跋获死罪,临刑前,他对来诀别的弟弟们说:“㶟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广为产业,各相勉励,务自篡修。”㶟水就是今天的桑干河,流经代北地区的中心位置。和跋实际上是在暗示弟弟们逃跑,果然他们借故逃离了北魏。但是,既然和跋当着监斩官说话,自然不可能信口胡说。可见在时人眼中,桑干河以北地区,农业条件应该是不如其南的。

17、问题是,就整个桑干河流域而言,整体的水热条件相差不远。除少数地区外,桑干河两岸的河谷谷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桑干河北的一些地区,降水量和光照甚至超过河南地区。总体来看,桑干河南北的地理环境并不足以造成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差异。

18、造成这这种差异的原因,还是北魏核心区域的民族和经济分布格局。东汉末年和西晋时期,虽然边郡残破,大批 *** 逃亡,但在桑干河以南的地区还保留了郡县体系和一定数量的 *** 人口,农业基础比较好。北魏初期,昭成帝什翼犍和道武帝拓跋珪都曾计划在这一地区建都,拓跋珪称魏王,就是在桑干河以南的繁畤举行的仪式。

19、但拓跋珪确定畿甸区域的前后,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个是以平城为首都,另一个就是大量迁徙各处居 *** 入代地,其中包括以拓拔部及其所统辖的众多游牧部落,随之迁入的,还有他们所驱赶的大量牲畜、野兽。

20、由于桑干河以南还有一定程度的农耕基础,迁徙而来的 *** 、徒河等农耕人口安置于此;而桑干河以北地域开阔,水草丰茂,北魏以平城为中心,建设了广大的苑囿和牧场,以满足畜牧与 *** 人口的需要,形成了畜牧与 *** 经济区。这一区域的居住者大多为拓拔部的“国人”,他们聚居在平城周围,形成畿甸中的核心区,对于确保国人的战斗力,保卫皇室的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以桑干河为界的经济区划,是北魏在㶟北建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1、再看桑干河以北的几个重要城市:善无、平城和高柳各自扼守一条通向 *** 高原的通道,地位都非常重要,但在汉代,中原是核心,边郡的交通路线是纵向的;而在北魏,代北才是核心,所以平城的居中位置优势凸显出来。

22、所以,综合来看,北魏选择背靠大漠,俯瞰中原的桑干河流域作为根据地,在桑干河流域内部,又选择地处畜牧与 *** 经济区内,位置居中的平城,是其 *** 、经济、文化、军事与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的确属于更优选择。

23、在之后漫长的岁月,纵使民族、 *** 与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迁,大同依然能够保持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这一区位优势显然是原因之一。

四、蔚县古城称什么

1、蔚县古城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是剪纸艺术之乡、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

2、蔚县共有各类文物遗留存780余处,古建筑保存最多,达58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保护单位20处,县保25处。这次由于时间的原因,只能选取县城内的古城转一转。

3、蔚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明洪武十年重修,古城周七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门为 *** 门,楼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楼为广运楼,三楼各五间高三层,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月城,城外为三丈余深,七丈余宽的护城河,三门外建有三关,即东关、南关、西关。城内建玉皇阁、南安寺塔、释迦寺。这些带有辽、元、明、清各时期建筑风格,体现儒、释、道不同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群,成为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蔚县 一日游 古城 称为 为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