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钩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票的成语四个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钩成语和票的成语四个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倒挂金钩成语故事的来源
1、倒挂金钩并不是成语,是一个四字词组,所以没有成语故事。
2、古代汉语词汇 *** 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二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二、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语故事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语故事如下:
2、商朝末年,纣王无道不管人民的死活,还动用残酷的刑罚来 *** 反抗的民众。纣的残 *** 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而这时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周文王姬昌在领地内施仁政,爱人民,善待有才能的人,所以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3、当时,有位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的有识之士名叫姜尚,大家都称他为姜太公,隐居在陕西渭水边,那里正好是周文王的领地。他听说文王是一个有德的明主,就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于是,姜太公每天拿着一根鱼裘到渭水边钓鱼。一般人钓鱼,用的是弯钩,上面吊着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
4、但姜太公的钓钩却是直的,上面什么也没有挂,也不把鱼钩沉到水里,而是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地举着钓裘,一边自言自语道:“鱼儿呀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姜太公直钩钓鱼的事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
5、周文王这意识到,这个钓鱼的人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斋戒三天,沐浴 *** 后,带着厚礼,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亲自来到渭水河边,恭敬地向姜太公施礼,请姜太公做军师帮他安邦定国。姜太公见周文王诚心诚意来请自己,站起身来,跟周文王上车走了。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
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拼音: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意思是比喻甘愿去做可能吃亏上当的事。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熟语,该熟语在句中可作宾语、分句,也可 *** 成句。
7、这则成语的相关典故典故最早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伐纣平话》及《 *** 演义》也记录有类似的故事。《武王伐纣平话》载:姜太公退隐在渭河边,经常河边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特别,钓杆很短,钓线只有三尺长,钓钩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人们讥笑他,他说“愿者上钩”。
三、形容画得很美的成语
1、成语释义: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2、成语释义: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3、成语释义:屏:屏风。把屏风上的污点画成苍蝇。形容绘画技术十分高超。
4、成语释义:象是 *** 神 *** 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5、成语释义: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6、成语释义: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7、成语释义: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8、成语释义:丹青: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后泛指颜料。多指国画 *** 。
9、成语释义: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10、成语释义: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11、成语释义:指没有生机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着又受罪。
12、成语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13、成语释义: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14、成语释义:翰:鸟毛,借指毛笔。握笔写字,腕下生风。形容写字作画极快速和熟练。
15、成语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16、成语释义:丹青: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绘画景物的美超过了实际景物。形容绘画技艺高超。
17、成语释义:涉笔:动笔:趣:风趣,意味。形容一动笔就画出或写出很有意趣的东西。
18、成语释义: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19、成语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0、成语释义: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21、成语释义:书面上呈现活生生的景象,而且散发出香味。形容诗画所描绘的景物生动逼真。
22、成语释义: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23、成语释义:形容绘画、作文栩栩如生,如同春风来到笔底下。也比喻能使人受惠的文字。
24、成语释义:肖:相似。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25、成语释义: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26、成语释义:毫:毛笔。指写字或作画。
27、成语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8、成语释义: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29、成语释义: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30、成语释义:笔触精到,着墨巧妙。形容书法、绘画、诗文等的技法巧妙,笔意精微。
31、成语释义: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文辞也很美盛。
32、成语释义: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33、成语释义: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34、成语释义: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35、成语释义: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活跃。
36、成语释义: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37、成语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四、查查愿者上钩成语的出处。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道理
1、《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原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武王伐纣平话》是元朝建安虞氏的刊本,此书现已有影印本
3、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4、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口,非虎非罴;所获 *** 之辅”。於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语故事
1、在商纣王 *** 的时代,有一位才子姜尚,字子牙,饱读诗书,深谙兵法。他曾试图在殷商都城朝歌谋求官职,但未能如愿。听说西伯侯姬昌广纳贤才,推行仁政,七旬的姜子牙决定前往西歧寻求机会。
2、抵达西歧后,姜子牙并未急于自我推荐,而是选择在渭水北岸安顿下来,每日在河边垂钓。他的钓鱼方式与众不同:用短竿、长线,直钩不挂鱼饵,鱼钩离水面三尺高,口中常念:“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让旁人难以理解,如樵夫武吉质疑其能否有所收获。
3、然而,姜子牙的目标并非仅限于垂钓,他钓鱼的真正目的是寻找明主。他的耐心等待终于得到了回报,周文王姬昌因兴周伐纣的需要,深感人才的重要,他看出姜子牙非比寻常,决定斋戒、沐浴 *** ,亲自带着厚礼前来聘请。
4、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共同建立了周朝,后又协助周武王灭纣,实现了他的抱负。作为回报,他被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梦想。这个故事,便成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一成语的来源,象征着有志之人等待合适的机会,最终收获成功。
六、钩愿是什么成语
1、【拼音】:jiāng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2、【解释】: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3、【出处】:清·邗上蒙人《 *** 》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4、【示例】:据传说他[姜太公]心肠好人公正,鱼若从水中跳出三尺吞他的饵,那是鱼自己的过错。普通说‘~’便是此意。★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六章
5、【语法】:作宾语、分句;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6、【成语故事】:商纣王残暴 *** ,百姓十分痛苦。姜尚退隐在渭河边,经常河边钓鱼,他钓鱼的方式很特别,钓杆很短,钓线只有三尺长,钓钩是直的,而且不放鱼饵,人们讥笑他,他说“愿者上钩”。后来姬昌前来请他出山辅佐他 *** 商纣王的残暴 ***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