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黄帝之乡是哪个省这个问题,中国之一位皇帝是哪一位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黄帝和炎帝在哪个省
1、黄帝是河南新郑人。黄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后葬于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绝大多数古代文献记载黄帝故里在有熊(今河南新郑),也有个别观点主张“昆仑说”、“天水说”、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姬水说”和“寿丘说”。后面的几种观点,早已经被学术界一一驳倒。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山东曲阜人孔安国为了提高他家乡的知名度,谎称黄帝生于寿丘,受其误导,西晋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附和了一下,当时就有人指出了皇甫谧的错误。孔安国篡改历史严重,其观点也早已经被历代史学家用如山的铁证驳倒,经其染指的书也被称为《伪古文尚书》。从春秋时期起,郑国名相子产就曾带领民众登具茨山祭拜黄帝,战国时期魏国的正史《竹书纪年》对黄帝故里在新郑有明确记载。对于黄帝故里在新郑,历代文献记载很多,新郑的古迹也很多。特别是十几年前发现的“具茨山天书”和“具茨山岩画”等远古时期遗址,进一步肯定了新郑的黄帝故里地位。学术界早已对此达成 *** 。黄帝故里在河南新郑,这是国内史学界的 *** 。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可以佐证,并且有20多处黄帝时期的历史遗迹可以佐证。新郑黄帝故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的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中华之一大典,是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郑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 ***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可以证明黄帝故里在新郑。最早的记载是战国《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在什么地方?《史记·五帝本纪·解集》说:“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或言新郑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七》说:“新郑县,汉旧县,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本郑国之地。”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有熊,黄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郑县。”1986-1993年版《汉语大辞典》说:“有熊,古地名,传说黄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不仅历代史书这样记载,明代至 *** 年间的《大明一统志》、《大清一志》、《河南通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都一致记载新郑古为有熊。另外,如碑刻,金代刘文饶的《修德观 *** 碑记》曰:“郑,古有熊之国,黄帝所都。”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观志》:“河南新郑,古有熊氏之国也。”以上历代文献、地方志和碑刻,告诉我们,从战国的《竹书纪年》至今,一致记述新郑古代为“有熊”。当代著名史学家李学勤在《始祖山中华圣地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说:“常常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新郑这个地方的传说究竟有多少可信 *** ?我说从文献上来看,新郑作为‘有熊氏之墟’和作为‘少典氏之国’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2、炎帝,又称神农氏、烈山氏、列山氏、厉山氏、连山氏,姓姜,名石年,传说中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上游的姜姓部落首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少典国君娶一个有蟜氏的女子为妃,名任姒(一说女登)。一日任姒外出游览华阳(在今陕西商县),“有神龙首”(《史记·五帝本纪·正义》),任姒顿觉心动,感而 *** ,生炎帝于厉山石穴之中,故称厉山氏、烈山氏、连山氏;长于姜水(即岐水,今陕西岐山),故以姜为姓;炎帝初生时,人身牛首龙颜,“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汉书·人表考》),“有圣德,以火德王”(《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故称为炎帝。可见炎帝是现在的陕西省人。
3、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炎黄文化的鼻祖,黄帝的陵墓位于哪个省
黄帝陵坐落在陕西省延 *** 部的黄陵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的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传说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世于河南荆山,葬在陕西桥山。桥山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陵 *** 在桥山之巅桥山有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山顶立一石碑,名为下马石,上“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字样。古代凡祭陵者,均须在此下马,步行至陵前,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高大石碑,上有郭沫若题“黄帝陵”在三个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双”四字。
黄帝陵 *** 在山顶平台的 *** ,陵 *** 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砌花护围。四周古柏成林,幽静深邃。历代 *** 对保护黄陵古柏都很重视,宋、元、明、清都有保护黄陵的指示或通令。据黄陵县志记载,桥山柏林约4平方公里,共63000余株。
在桥山脚下,有轩辕庙一座。院内有古柏14棵,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为轩辕氏所手植,距今5000多年。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
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到三十市尺,此柏是目前全国更大的,称为“柏树之王”。庙院里有历代重修轩辕庙的碑记和祭文石,共46通。庙院最后边是大殿,上悬“人文初祖”金字匾额,殿内正中置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6字。据说全 *** 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后,人民 *** 对保坊黄帝陵十分重视,多次进行整修,并扩展道路,增建文物陈列室及服务设施。现在来此参观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
三、五帝哪个是山西永济 *** 禹是哪里人
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五个皇帝。请问文景之治与汉五帝何者较优?谢谢!!
三皇五帝时期属传说时期,所以并不能有明确说法。以下举些资料供你参考:
●三皇五帝中有谁是山西永济人?
黄帝姬轩辕寿丘(今山东曲阜)人,其他四个为其后代,他们建都(根据地)分别为:少昊己挚─曲阜(山东曲阜)、玄帝姬颛顼─高阳(河南杞县)、喾帝姬夋─亳邑(河南偃师)、尧帝伊祁放勋─平阳(山西临汾)、舜帝姚重华─蒲阪(山西永济)。
舜帝姚重华的虞部落在今山西永济,他距离黄帝已有八代了,所以也可说他是山西永济人。
●历代皇帝有人是山西永济人吗?
没有。以下是籍贯为山西者:后赵石勒:上 *** 武乡(今山西榆社)、武周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后唐李存勖:太原(今山西太原)、后晋石敬塘:太原(今山西太原)、后汉刘知远:太原(今山西太原)。
夏禹帝姒文命,籍贯:广柔(今四川 *** )。(夏部落在河南禹州;夏朝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
1.三皇五帝是上古时代的传说君王
永济市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古称蒲坂,相传为舜帝之都。战国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王莽时改蒲城。东汉复名蒲坂县。隋文帝开皇16年(596年)分蒲坂县置河东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蒲坂并入河东县。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将河东县并入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永济渠命名。1912年废府存县,1958年与安邑、解虞、临猗三县合并为运城县(现运城市)。1961年析运城县复置永济县。1994年1月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运城地级市。
永济古称河东、河中,是杨贵妃、柳宗元等的故乡。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