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莱州石头之乡在哪里这个问题,莱西捡石头的地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湖北出什么石种的奇石
1、金沙江石:产于青海玉树至四川宜宾金沙江河床
2、雪花石:产于泯江、长江、沱江、嘉陵江
3、云溪纹石:产于泸州纳溪临长江边
4、沪州空石:产于沪州、宜宾长江段
5、绥江画石:产于昭通地区绥江县境内的金沙江
6、绿泥石:产于在重庆以上的长江水域中
7、大化石:产于大化县岩滩下游江水河河床中
8、彩陶石:产于合山市马安村,来宾县
9、浔江石:产于桂平市境内的黔江,浔江河段
10、桂林石:产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区
11、墨石:产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溪河中岭坡上
12、额尔齐斯河奇石:产于 *** 市,富蕴
13、桃花玉石,河湟石:产于青海湟水河
14、木化石:主要分布哈密大南湖,沙尔湖,伊吾淖王湖一带
15、风棱石:产于哈密东部 *** 中的马蹄山一带
16、 *** 石:产于甘肃西部,内蒙西部
17、昆仑彩石:产于青海省昆仑山东麓
18、汉江石:产于陕西,湖北汉江流域的河床
19、兆河石:产于碌曲县的黄河支流,即红色珊瑚化石
20、庞公石:产于陕西省渭水流域清水县
21、武陵石:产于武陵山脉常德,桃源一带
22、黄河石:产于青海至河南的黄河岸滩
23、辽西化石:产于义县,北票,凌源等地
24、博山文石:产于博山,淄博市,博山区颜神镇
25、莱州石:产于掖县及莱西,烟台一带
26、崂山绿石:产于青岛崂山仰口一带的海域内
27、徐公石:产于沂蒙山区的沂南,费县
28、艾山石:产于临沂市西郊的艾山一带
29、吕梁石:产于徐州市东南的铜山县吕梁乡白楼村
30、梅花石,黄河石:产于洛阳汝阳县
31、星辰石:产于豫西北的渑池,新安,孟津三县黄河大峡谷
32、灵壁石:产于灵壁县磬石山为正宗
33、虢石:产于河南卢氏县北部及灵宝县南部
34、雨花石:产于南京聚宝山, *** 区灵岩山
35、昆石:产于昆山市北区的玉峰山上
36、宣州景文石:产于宣城市山区华阳乡双河村的河床
37、巢湖石:产于巢湖之滨的银屏山一带
38、黑石:产于澎湖列岛新竹,三栈溪
39、西瓜皮石:产于都历至东河之间的沿海(台东)
40、龟甲石:产于南投县浦里,屏东县恒春宜兰县
41、梨皮石:产于新竹县,澎湖北寮与七美
42、天王菊花石:产于花都市花山镇菊花山
43、菊花石:产于湖北恩施清江河畔,阳新,黄石
44、菊花石:产于湖北恩施清江河畔,阳新,黄石
二、裴谈之的文言文阅读
1.裴琰之的文言文翻译
游玩,工作漫不经心。
②他为人特立独行(恃才放旷)。③处事方式不合常理。
未能获得当时官员(主流社会)的认同。故官位不高。
参考译文裴琰之担任同州司户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每天以玩乐为主要的事,一点也不关心处理公文。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罪他而去询问户佐,户佐说:“司户是大家的孩子,恐怕不善于处理公文。”
过了数日,李崇义对裴琰之说:“同州的公务繁忙,司户尤为突出。你何不另外谋求个京城里的官当,没有必要滞留在这里。”
裴琰之只好点头称是。又过了数日,司户应该办理的公文堆积。
大家偷偷议论,以为裴琰之不会撰写公文,只会玩乐。后来李崇义召见裴琰之,严厉地对他说,要请示朝廷将他免职。
裴琰之出来问户佐:“有多少公文案卷?”户佐回答说:“着急处理的有二百多份。”裴琰之说:“我以为有多少呢,竟如此逼迫人!”他命令每件等待处理的案卷后面附上十张纸,又命令五六个人给他研墨点笔,左右的人勉强去做了。
裴琰之不听详细情况,只让主办各个案卷的事物的人员汇报事情的大概情况,他倚着柱子处理。词意奔放,文笔华美,手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写完的纸如飞落下。
州府的官员都赶来了,围观的人像墙一样,惊异赞叹声音不断。处理完的公文案卷送到李崇义那里,李崇义一开始还问:“司户会处理公文吗?”户佐说:“司户手笔太高了!”李崇义仍然不知道裴琰之的奇异才能。
等到他看了四五十卷,发现词句语言非常精采。李崇义惊奇惭愧,将裴琰之找来,走下台阶谢罪说:“你的文章如此好,何必隐藏锋芒,这都是我的过错啊!”当天裴琰之的声名就震动了全州。
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裴垍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贞元年间,制举贤良极谏,对策得之一,因此任为美原县尉.任职期满后,藩镇幕府交相徵召他,他全都未去就任.正式任命为监察御史,改任殿中侍御史、尚书礼部考功二员外郎.当时吏部侍郎郑殉瑜请裴垍主持考核词判,裴垍坚守正道不受请托,考核时都力求取有真才实学者.元和初年,召入翰林院任学士,又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不久升任中书舍人.李吉甫从翰林承旨正式任命为干章事,韶命将要下发的那天晚上,他感动得流下眼泪,对裴垍说:“李吉甫从尚书郎流放到远方,十多年才得以回来,立刻就被召入到禁署任职,现在刚满一年,后来选进的人物,很少接触认识.宰相的职责,就应选任贤良优秀者,现在我却茫然不知可否.卿长於鉴别,现在的杰出人才,为我说说.”裴垍取笔列出姓名,共列三十多人;几个月之内,大都被选用,当时人们纷纷称赞李吉甫知人善任.元和三年,皇帝诏命 *** 贤良科,当时有个叫皇甫湜的应对策问,言词激烈率直,牛僧孺、李宗闵也极力指斥时政.主考官杨於陵、韦贯之将三人的对策都升为上等,裴垍在中间覆审,没有提出异议.但被贵幸之人在皇上面前哭诉以后,又请皇上处罚,宪宗不得已,命杨於陵、韦贯之出京外任,罢免裴垍翰林学士,改任户部侍郎.但宪宗知道裴垍秉 *** 正直,更加信任他.这年秋天,李吉甫出外镇守淮南,於是皇上任命裴垍接替他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第二年,加任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起初,裴垍任翰林承旨,当时宪宗刚刚平定吴、蜀,励精图治,机要事务,全部交付裴垍处置,裴垍小心恭敬谨慎从事,非常符合皇上旨意.等到任宰相以后,恳请甄别善恶,杜绝侥幸,统一法纪,考核吏治.都被皇上欣然采纳.吐突承璀在宪宗为太子时就随侍左右,受到的恩遇无人可比.吐突承璀打算藉此关系有所进言.宪宗畏惧裴垍,告诫他不要再说,在宫中常称裴垍的官名而不直呼姓名.杨於陵任岭南节度使,舆监军许遂振不和,许遂振诬告杨於陵,宪宗下诏将他改授闲散官职,裴垍说:“因许遂振的缘故惩罚一方藩臣,是不可以的.”请任他为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政事完全由监军李辅光处理,严绶终日无所事事而已,裴垍详细奏明此事,请求任用李鄘替代他.
裴垍虽然年少,迅速跃居相位,而器度却严峻庄重,有法度,即使大官前辈,前来见他都不敢用私事求他.谏官谈论时政得失,旧例,掌权的多不喜欢提升他们的官职.裴垍在中书省时,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从拾遣改任补阙,他们朝见谢恩的时候,裴垍在廷上对他们说:“独孤郁与李二补阙,进言不倦,今天的升转,可以称得上是无愧於朝廷的酬劳.严补阙的业绩,与他们有所不同,前日拟定进级时,不能说没有迟疑.”严休复惶恐惭愧退下.裴垍在翰林院,推荐李绛、崔群一同掌管机密决策,等到位居宰相,又任用韦贯之、裴度主管制诰,升任李夷简为御史中丞,以后几人相继入朝为相,都很有声望建树.其余的量材授予官职,都很得人心,选拔任用官员恰如其分,这一点在他前后无人可比,人们都没有说不合适的.
崔瞻,字彦通,聪悟勤学,有文才,容貌英俊举止优雅,神采端庄,不随便发言。
十五岁时,被刺史高昂召去任主簿,清河公高岳徵用崔瞻为开府西合祭酒。崔暹为中尉,启奏朝廷任崔瞻为御史,这是因崔瞻有才气与名望的缘故,并非出於对他的喜爱。
高祖入朝,崔瞻回到晋阳,与北海王晞同被召作陪从,都是诸公子的宾友。随后作相府中兵参军,改任主簿。
世宗驾崩,秘未发丧,显祖任命崔瞻兼作相府司马出使邺。魏耋静帝於人日登云龙门,崔瞻的 *** 崔䴙陪同宴饮,又命崔瞻坐在孝静帝近边,也让崔瞻作应诏诗,孝静帝问邢邵等人道:“此诗与他 *** 作的诗相比怎麽样?”众人都说:“崔䴙的诗博雅弘丽,崔瞻的诗格调清新,都可被称为诗人之冠。”
宴会结束后,众人共同感叹赞赏他们,都说:“今天的宴会是同时为崔瞻父子举办的。”。
徒单克宁,本名徒单习显,其祖先是金源县人,但迁居到比古土,后来在山东设置猛安,其祖先于是占住莱州。其父徒单况者,官至汾阳军节度使。
徒单克宁资质纯厚,不苟言笑,善骑马射箭,有勇有谋,通晓女真、契丹文字。左丞相完颜希尹是徒单克宁的舅舅。熙宗皇帝问完颜希尹表亲中谁可以做侍卫,完颜希尹上奏:“徒单习显可以任用。”徒单克宁被任为符宝祗候。这时,悼平皇后干预朝政,她的弟弟裴满忽土侮辱徒单克宁,徒单克宁打了他。第二天,裴满忽土把此事告诉了悼平皇后,皇后说“:徒单习显刚烈正直,一定是你的过错。”不久,徒单克宁为护卫,转为符宝郎,升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改任忠顺军节度使。
邃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遥昌为立碑,督众军讨焉、颜延有‘二始’之叹。四年,进号宣毅将军。
*** 万余级,攻其郛,诏邃拒焉。行次直渎,谥曰壮。
稚等奔走,闭门自固,字子义、秦二州刺史。五年,征邵阳洲。
迁右军谘议参军,邃击破之,遂围其城,有不臣之迹,字渊明。迁为游击将军、朱衣直阁,邃还寿阳,值刺史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豫州豪族皆被驱掠。
寻迁假节、明威将军,率骑三千,先袭寿阳。王为南兖,除长流参军,未行。
以功封夷陵县子,邃率麾下拒破之,邃以援绝拔还。于是邃复整兵。
是岁,大军将北伐,以邃督征讨诸军事,迁散骑常侍,收集士卒,令诸将各以服色相别。邃自为黄袍骑,省息边运,民吏获安。
卒,镇合肥。魏寿阳守将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众五万,出城挑战,乃相率饷绢千余匹。
邃从容曰、云骑将军、朱衣直阁将军,增邑七百户,邃乘舰径造桥侧,兼卫尉卿,转少府卿。还为给事中,邃遂随众北徙。
魏主宣武帝雅重之,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魏,魏众惊溃,邃乘胜追击,大破之。进克羊石城,斩城主元康。
又破霍丘城,斩城主甯永仁、黎浆等城,皆拔之。屠安成、马头、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
魏所署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又别攻魏广陵城。
时魏将吕颇率众五万奄来攻郡,善《左氏春秋》裴邃、豫章王云麾府司马,率所领助守石头。出为竟陵太守、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以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会魏攻宿预,魏军来援。
以邃为假节、信武将军、督北徐州诸军事,加右军将军,淮,先攻狄丘、甓城,义州平、肥间莫不流涕,以为邃不死,洛阳不足拔也,骁骑将军。邃十岁能属文。
邃筑垒逼桥,因论帝王功业。其妻甥王篆之密启高祖。
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未及至郡,除云麾将军,中书郎。平小岘,魏郡太守。
魏遣王肃镇寿阳,邃固求随肃,密图南归,始脩芍陂。明年,邑三百户。
迁冠军长史、广陵太守、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未之职,又迁督豫州、北豫。
邃与乡人共入魏武庙、沙陵等戍。是冬。
寻为都督北徐、仁、睢三州诸军事,始安王萧遥光为抚军将军、西戎校尉、北梁,使邃为文,甚见称赏,汝颍之间,所在响应,自国子生推第,补邵陵王国左常侍,魏襄州刺史绰之后也,仍留宿卫,补直阁将军。丁父忧,服阕袭封,非其愿也,将如之何,魏众退,迁大匠卿。
普通二年。寿阳有八公山庙,复破魏新蔡郡,略地至于郑城,直殿省,因请随军讨寿阳。
复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祖寿孙。
邃深入魏境,云“裴邃多大言,四甄竞发,魏众大败,寿面缚请降,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将吏惮之。
子之礼。除持节,每战辄克,于是密作没突舰。
会甚雨,淮水暴溢、扬州刺史,引邃为参军。后遥光败,魏人为长桥断淮以济。”
由是左迁为始安太守。邃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自拔还朝,除后军谘议参军。
邃求边境自效,卒于军中。追赠侍中,少敢犯法。
及其卒也。谥曰烈,以为司徒属,平之,除信武将军、西豫州刺史,加轻车将军,除黄门侍郎,迁中军宣城王司马。
子政,承圣中,官至给事黄门侍郎。江陵陷,攻合肥,从边城道,出其不意,寓居寿阳,为宋武帝前军长史,乃致书于吕僧珍曰:“昔阮咸,斩关而入,一日战九合,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开置屯田,公私便之、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邃勒诸将为四甄以待之,令直阁将军李祖怜伪遁以引稚,稚等悉众追之、信威行参军,河东闻喜人。九月壬戌,夜至寿阳。
天监初。齐建武初,刺史萧遥昌引为府主簿,对策高第,奉朝请。
东昏践阼,不敢复出。其年五月:“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
(1)“居------丧”为固定结构,前后停顿,排除AB;“未尝”一般连在一起,前面停顿,排除D;故选:C译文为:李籓青年时容貌娴雅美丽,在学习方面很聪明. *** 去世时他停留在家守孝.他家本来财产很多,姻亲们前来慰问时,有人拿着财物离去,李籓不曾过问.此后他更加致力施舍财物.住家几年,他的家财就大致耗尽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广陵一带陷入困境,连自己都不能救济.(2)A“汉代的科举 *** ”错误,汉代实行的是察举 *** .(3)C错在“对百姓有义,对神灵和顺,人就能主宰神”.原文为“义于人者和于神,人乃神之主,人安而福至”.意思是“再说对百姓有义的人必然能与神灵和睦相处,百姓的意愿是神灵的主宰,百姓安宁福祉就自然到来”.(4)①“未之信”,宾语前置句,不相信杜佑的担保;“追”,捉拿;“是”,这.译文为: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籓.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②,“无知”,没有知觉;“私”,偏爱;“悦”,取悦.译文为: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 *** :(1)C(2)A(3)C(4)①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籓.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就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②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参考译文】李籓,字叔翰,他的祖先是赵州人.李籓青年时容貌娴雅美丽,在学习方面很聪明. *** 去世时他停留在家守孝.他家本来财产很多,姻亲们前来慰问时,有人拿着财物离去,李籓不曾过问.此后他更加致力施舍财物.住家几年,他的家财就大致耗尽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广陵一带陷入困境,连自己都不能救济.妻子儿女跟着责备他,李籓却快乐依旧.徐州节度使 *** 封征召他到节度府做官. *** 封去世时,濠州刺史杜兼快速地骑马赶到,他暗地里有静候接任节度使的企图,李籓却哭着对他说:“张公现在去世了,您应该小心谨慎地守护州境土地才是,为什么要放弃州境土地跑来?您应该赶快回去,否则我将依照法律 *** 您!”杜兼因此仇恨他,于是就诬告上奏:“ *** 封去世后,李籓扰乱他的军心,有非份的企图.”唐德宗得奏后大怒,下密诏让徐泗节度使杜佑杀掉他.杜佑一向器重李籓,得到诏书,十天都不行动,然后召唤接见李籓说:“世上人说有生死报应,灵验吗?”李籓说:“大概如此.”杜佑说:“如果真如此,那么您应该遇事没有担忧.”于是杜佑就拿出密诏给李籓看,李籓看后神色不变,说:“真灵验啊,这是杜兼的报复!”杜佑说:“一定不要害怕,我拿一家人 *** 命来为您担保.”皇帝不相信杜佑的担保,急忙派人捉拿李籓.进入大殿之后,皇帝看到他的容貌,说:“这哪里是作乱的人?”皇帝释放了李籓,并授予他秘书郎的官职.王仲舒与同舍郎官韦成季、吕洞白天摆酒宴邀请客人互相作乐,他们因仰慕李籓名望,硬 *** 地邀请李籓前来.王仲舒等人说一些戏笑嘲谑的言辞和隐语,互相亲近而不庄重,李籓和他们见面一次后,就拒绝邀请再不前去,说:“我和他们整天相处,不懂得他们说的是什么!”往后王仲舒等人果然因为犯罪而被贬谪罢黜.多次提拔后李籓官至吏部郎中.裴垍告诉唐宪宗,说李籓有做宰相的才能.恰逢郑絪罢相,宪宗趁机授予李籓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官职.李籓为人忠诚谨慎,好坏一定据实说,皇帝认为他说话没有隐瞒.唐宪宗曾经询问他祈福消灾的 *** ,李籓回答说:“孔子生病的时候,阻止子路的祈祷.汉文帝每次祭祀神灵,命令有关官员对神灵态度恭敬而不许祈祷.如果神灵没有知觉,那么他们就不能降赐福祉;如果神灵有知觉,那么我们就一定不能因偏爱自己而讨好取悦他们.再说对百姓有义的人必然能与神灵和睦相处,百姓的意愿是神灵的主宰,百姓安宁福祉就自然到来.”皇帝听后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和您等上下互相勉励,以致能守护着这些箴言.”河东节度使王锷贿赂权臣和近臣寻求兼任宰相,皇帝下密诏给中书省、门下省说:“王锷可以兼任宰相.”李籓见诏后立即拿笔涂掉“宰相”二字,并在密诏的左边签署意见说:“不可以.”李籓拿着密诏要回去奏报皇上.宰相权德舆大惊失色说:“有不可以的,应该另外写奏章,可以用笔涂改诏书吗?”李籓说:“形势紧急,过了今天就不能阻止了.”这件事不久就得以搁置平息.第二年,李籓外任华州刺史.还未赴任,李籓就去世了,这年他年龄五十八岁,朝廷赠官户部尚书,谥号叫贞简.。
小题1:D小题1:D小题1:C小题1:(1)即使是车马器服(这样贵重的东西),转眼之间,(裴楷)就把它们施舍给了穷困的人。
(2)有人嘲笑他,他说:“消损富余的来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啊。”(3)您不能和尧舜的德行相提并论的原因,只是因为贾充这样的人还在朝廷啊。
小题1:僚采,官员小题1:要抓住聪明而有见识进行分析。小题1:人们并不是嘲笑他生活不主张俭约朴素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裴楷聪明而有见识,有气量。二十多岁时已远近知名,尤其精通《老子》《周易》。
年少时,和王戎齐名。种会向晋文帝推荐了他,于是,他被征辟为相国掾,后任尚书郎。
贾充修订律令,任命裴楷为定科郎。事情完成之后,下诏裴楷在御前宣读,评议政事的合适与否。
裴楷擅长言辞朗读,周围的人无不注目,听者忘记了疲倦。武帝任抚军时,精选官吏,任命他为参军事。
吏部郎一职空缺,文帝向钟会询问可以担当此任的人,钟会说:“裴楷行事清廉通达,王戎做事简明扼要,都可以选任。”于是,任命裴楷为吏部郎。
裴楷风采神态潇洒飘逸,容貌仪表俊朗清爽,博览群书,特别精通义理。当时的人叫他“玉人”。
又说“望见裴叔就好像靠近了玉山,光彩照人”。转任中书郎,在宫省出入,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肃然动容的。
武帝初登帝位时,用蓍草占卜预测帝位能传多少代,得到一,武帝很不高兴,群臣也吓得脸色发白,没人敢出声。这时,裴楷端正容仪,声色平和地进言道:“臣听说,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侯王得到一就能做天下的中心。”
武帝非常高兴了,群臣都称“ *** ”。裴楷生 *** 宽厚,处世态度随和,与人无所抵触。
生活不主张俭约朴素,每次到富贵人家游玩,就拿取他们的珍宝器物,即使是车马器服,转眼之间,就把它们施舍给了穷困的人。曾经建造别院,他的堂兄裴衍看见了,非常喜欢,裴楷就立刻把宅子给了他。
梁王、赵王都是皇帝的 *** ,在当时位高权重。裴楷每年都向这二王索要几百万租钱,来散发给自己家中的穷亲戚。
有人嘲笑他,他说:“消损富足的,补充不足的,这正是天道啊。”对于称赞和毁谤都很泰然,做自己的事情率 *** 而为,都像这样。
和山涛、和峤都是凭借着良好的德行居高位,皇帝有一次曾经 *** :“我应天命顺时势(登上帝位),天下刚刚经历变化,天下人的议论,都认为政事有那些得,哪些失?”裴楷答道:“陛下登基接受天命,四海人民都接受教化,之所以您的德行不能和尧舜相 *** 原因,只因为贾充这样的人还在朝廷。这时正应该招纳天下贤能之人,弘扬正道,不应该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私心。”
当时,任恺、庾纯也指责贾充,皇帝就让贾充出京任关中都督。贾充把自己的女儿献给太子,这件事情才被废止。
平定吴国之后,皇帝正修明政事,每每邀请公卿大臣,与他们谈论国家政事,裴楷先陈述三皇五帝的遗风,又叙述汉魏兴衰的过程。皇帝认为说得很好,其他人都赞叹佩服裴楷。
三、虞芮之讼的文言文翻译
1.明史孔金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孔金传翻译注释
孔金,山阳人。父早亡,母谢氏,遗腹三月而生金。母为大贾杜言逼娶,投河死。金长,屡讼于官,不胜。言行贿欲毙金,金乃乞食走阙下,击登闻鼓诉冤,不得达。还墓所,昼夜号泣。里人刘清等陈其事于府,知府张守约异之,召闾族媒氏,质实坐言大辟。未几守约卒,言夤缘免。金复号诉不已,被棰无完肤。已而抚按理旧牍,仍坐言大辟,迄死狱中。金子良亦有孝行,父病,刲股为羹以进,旋愈。比卒,庐墓哀毁。万历四十三年,父子并得旌。
孔金是山阳县人。 *** 早亡,母亲谢氏,在 *** 死后三个月才生下孔金。(后来孔金的)母亲被大商人杜言逼婚,投河而死。孔金长大后,屡次告官诉讼,(都)没能昭雪。杜言(向官吏)行贿想害死孔金,孔金就一路讨饭逃到京城,敲击登闻鼓诉说冤屈,未能上达圣听,冤情也为得到昭雪。(孔金)回到 *** 的墓地,日夜嚎啕大哭。同乡刘清等人(替孔金)向知府陈述他的冤情,知府张守约对此事非常惊异,(就)叫来孔金闾里和族里的人和掌管婚姻之事的官员(查证实情),根据事实判处杜言 *** 。不久张守约去世,杜言(因为)向上攀附关系而得以免罪。孔金又哭诉不止,遭到捶责,被打得体无完肤。不久以后巡抚整理 *** 积下的案件卷宗,仍然判处杜言 *** ,(杜言)最后死于狱中。孔金的儿子孔良也有孝行,(他的) *** 生病,(他)割下 *** 上的肉做成肉汤来进奉给( *** 喝),( *** )很快就痊愈了。等到( *** )去世以后,在 *** 的墓旁筑庐守墓,因为过度悲伤而毁坏了身体。万历四十三年,父子二人一起得到朝廷的表彰。
(1)遗腹:遗孕。指 *** 去世后孩子才出生的情况。(2)为:介词,表被动。(3)贾:商人。(4)逼娶:即逼婚。(5)讼于官:告官诉讼。(6)乞食:讨饭;要饭。(7)走:跑;逃跑。(8)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这里是借指京城。(9)击登闻鼓:敲击登闻鼓。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谏议或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臣民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10)诉冤:诉说冤屈。(11)得达:得以上达圣听。(12墓所:墓地;坟地。(13)号泣:嚎啕大哭。(14)里人:乡人。同里的人;同乡。(15)闾族:同闾和同族的人。闾和族都是古代居民编制单位。如《周礼》记载“六乡”乡 *** 组织,分为比、闾、族、 *** 、州、乡六级,“六遂”邻里组织分为邻、里、酂、鄙、县、遂六级。(16)媒氏:官名。掌管婚姻之事。《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17)质实:根据事实。(18)坐:判罪。(19)大辟:指 *** 。(20)未几:不久。(21)夤缘:音yín yuán。本指攀附、攀援上升,后比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22)免:指免罪。(23)号诉:哭诉。(24)不已:不止。不停止;不间断。(25)被棰:遭到捶责。被:遭受。棰:一种刑罚,用木槌责打。(26)已而:不久以后;后来。(27)抚:指巡抚。(28)按理:整理 *** 。(29)旧牍:旧日的案牍。这里指遗留的案件卷宗。(30)迄:最终;最后。(31)刲股:音kuī gǔ。割 *** 肉。割股疗亲,古以为孝行;割股祭祀,则表示崇敬之至。(32)为羹:做肉汤。(33)旋:不久;很快。(34)愈:痊愈。(35)比:等到。(36)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37)哀毁: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38)旌:表彰。
【注释】相关内容参考查字典网。
作者:佚名王守诚,字君实,太原阳曲人。
气度和蔼纯洁,尤爱学习。因与邓文原、虞集交往,文辞日益进步。
泰定元年(1324),礼部 *** 得之一,朝廷赐给进士出身,任命为秘书郎。升迁为太常博士,参加续编《太常集礼》若干卷。
既而升迁为艺林库使,参与著《经世大典》。拜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奎章阁鉴书博士及监察御史。
其后任山东廉访司佥事,又改任户部员外郎、中书右司郎中,拜礼部尚书。参与修纂辽、金、宋三史。
成书后提升为参议中书省事,后调任燕南廉访使。至正五年(1345),帝遣使至各地宣抚,守诚与大都留守答尔麻失里出使四川,到任后首先推荐了有文武之材的云南都元帅述律铎尔直。
守诚判案明察审慎,对诉讼的供词没有漏洞又能吐露实情的,都给以 *** 。州县官中十四人多领职田者,守诚皆予更正。
因此上疏说:“在蜀地为官,由于地方偏僻遥远,俸禄微薄,难以自养,希望将绝户及荒芜的屯田,召人耕种,以增加州县官的俸禄。”宜宾县尹杨济亨申请在蟠龙山建宪宗神御殿,儒学提举谢晋贤请求修复文翁石室做书院,守诚皆采纳上报,他的风采轰动全国,其功居全国各道之首。
至正九年(1349)正月病卒,享年五十四岁。顺帝赐钞万缗,谥号文昭。
有文集若干卷。王思诚,字致道, *** 州嵫阳人。
祖辈务农。思诚天资过人,七岁拜师学《孝经》、《论语》,都能背诵。
至治元年(1321)中进士,任管判官,后召至京师任国子助教,又改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以后又转任待制。
至正元年(1341),升迁为奉议大夫、国子司业。次年任监察御史,上疏顺帝,言京城一带去年秋不下雨,冬亦无雨,春又有蝗灾,加上黄河决堤,此系阴阳失调。
请发卒堵决,给灾民死者以棺木,这样可协调阴阳,消除水旱灾祸。思诚到檀州巡察,首先提出:“那里采金冶铁提举司设置监狱,管理囚犯,让服刑人带着 *** 刑具来舂金矿。
该狱原望给囚徒衣食,然自天历(1328)以来,不供衣食,因而饿死者达三十余人,濒临死亡者又有数人。他们本罪不该死,现在却被饿死,还不如施杖刑速死为好。
何况州县没有囚粮,让轻重罪犯都死在狱中。狱吏谎报他们生病时间之长短,用 *** 次数之多少,以掩盖其失职。
呈请制定以囚犯病死狱中之多少来衡量看守者罪行轻重之法令。”又说“:燕南、山东邻近京师,近几年来,饥馑相继,群盗四起,巡尉弓兵与提调捕盗官,联合邻境,共同征剿,然而贼在南,他们却会合于北,贼在西,他们却会合于东。
及与贼相遇,他们又望风而逃。请 *** 严禁。”
又言“:初开海运漕粮,置海仙鹤哨船四十余艘,往来巡逻以保护漕船。如今这些哨船损害十数艘,只活动于刘家港口,以捕盗为名,实不出海。
以致海盗猖獗。应该在莱州洋等处分兵把守,不让在岛屿旁停泊船只,禁止镇民与船夫通婚,有能捕捉盗贼的奖给船只;捉住贼首的,赏赐官职。
仍移江浙、河南行省兵民,戍守江海口道,待查清返程海商若非寇贼后,才准许船只停泊。到之一年粮船开航之前,派遣将士乘海仙鹤于二月下旬入海,这样海道大概就可以安宁了。”
朝廷采纳了这些建议。松州的官吏为得到贿赂而故意诬陷百姓,向台臣诉冤的就有四十人,于是命思诚查问。
思诚以其他名义秘密去松州, *** 监州以下官员二十三人,都判了罪。丰润县一囚犯,年纪最小,因戴刑具将至死,引起思诚怀疑,问他,他说:“傍晚遇见三人,与他们同行,半夜他们便用尖刀逼我走在前面,到一老百姓家门前,他们大家都进去了,让我一人留在户外,我就偷偷地到县府报告,还未报案,就 *** 住了。”
思诚于是判了有司的罪,那少年获释了。思诚出任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到武乡县巡视,监县出来迎接,思诚暗地对随从说:“此人定是 *** 。”
不久,果然有人在路旁诉冤,思诚问他“:是控诉监县夺你的 *** 吧?”那人说“:是。”于是将监县问罪。
随从问思诚为何预先能知道此事,思诚说:“穿着破烂的衣服,骑着骏马,不是诈取来的又是什么?”陕西行台写公文给思诚“,希望疏通黄河三门,设立水陆站,直通关陕。”思诚会同陕西、河南宪臣及郡县长官去察看,大家都害怕地险路隘,想用假话回报,思诚生气地说“:我们自己欺骗自己,怎么督责他人?以什么态度对待朝廷?你们稍停一会儿,我要亲自到那里看看。”
大家都害怕地跟着他,黄河中滩碛之路一百多里,礁石错出,无路可走,便下马徒步,攀藤前行。大家疲乏得喘着气,流着汗,却不敢说什么。
行了三十里路,推测走不通了,就作诗叙述经过的险情,被执政者采纳,取消了行台的建议。后来召他编修辽、金、宋三史,又调任秘书监丞。
刚巧国子监的 *** 率领着人相斗,又再任命他为司业。思诚召集 *** 在堂下,开除了五个带头相斗的 *** ,受降斋处分的七十人,对学习勤奋的升级,学习懒惰的除名,从此大家更加互相勉励,于是越级提升思诚为兵部侍郎。
徐九思,是贵溪人。嘉靖年间被任命为句容知县。刚到职开始工作,处处小心谨慎好象没多少本领。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徐九思指出他的罪责,按法律判罪。州郡的官吏替那人叩头求情,九思没有答应,从此人人心怀恐惧。治理县务,对那些孤苦无依的平民一定要给予好处,但是管束 *** 奸猾之人特别严厉。吃官司的,鞭打不超过十下。催收的各种租税,约定期限,过期不缴的就让里正把他们逮来就得了,衙役中没有谁敢到乡村中去( *** 扰百姓)。县里有条东西七十里的大路,上面淤积了很厚的泥土,下雪天,泥浆淹没到 *** 。九思节省公家开支,铺上石头,从此百姓行走方便。
朝廷多次派有权势的 *** 到三茅山祭祀山神,百姓苦于供应物资。九思找出旧的公文,发现官府里长期储藏着商人运销官盐的盐税收入,便请求用来补偿百姓,百姓没有受到干扰。荒年,稻谷 *** 暴涨,巡抚打开仓库拿出几百石稻谷,让官吏把稻谷平价卖出而把粮钱交付官府。九思说:“那些买稻谷的都是富豪。贫苦民众即使是平价也没有能力买进。”于是按时价卖出其中一半,把钱交入官府,用剩下的粮煮粥给饥饿的人吃。稻谷多,就让民众据自己体力分取背走,那些住在偏远山谷的,就让他们就近取富贵人家的稻谷,官府替他们偿还,使得很多人活了下来。
在任九年,升任工部主事,后来又任郎中,治理张秋河道。漕河和盐河相互靠近却不相通,漕河水满就会泛滥成水涝。九思建议在沙湾修筑减水桥,使两河相通,漕河水满,就有地方排进大海,而不会侵犯农田,水少又有所控制不至于使农田干涸。工程竣工,于是成为长久的利益。
李梦登,福建人。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不携家室,与 *** 三数人,惘惘到县。始谒巡抚,门者索金,不应,因持刺不许入。梦登则绳床坐军门,竟日不去,曰:“予以吏事见,非有私谒。俟公他出,即舆前白事,奚以门者为?”门者勉为通谒。巡抚察其状,戒之曰:“君悃愊①无华饰,甚善,然未娴吏事。宜亟求通律令能治文书者致幕下,庶几佐君不逮。”梦登前曰:“孝丰俸入,岁不过三十金,不能供幕客食。且梦登与偕来者,三数孝廉,皆读书服古,朝夕讲求,宜若可恃。”巡抚哂之。无何,卒用公式劾免,历官才三阅月也。
梦登居官,出无仪卫,门不设监奴,有质讼者,直诣厅事。梦登便为剖析,因而劝谕之,两造皆欢然以解。比出县门,终不见一胥吏。胥吏或请事,则曰:“安有子女白事父母,转用奴隶勾检者?若辈必欲谋食,盍罢为农,否则请俟我去耳。”县庭无事,辄独行阡陌间,与父老商搉利病,或遇俊秀子弟,执手 *** ,娓娓竟日,县人安之。
梦登之罢官也,代者至门,交印讫,长揖而去。问库廪官物,犹前官封识也。稽文案簿籍,曰:“自有主者。”察狱讼,曰:“悉劝平之。”然不自省得谴所由,以书徧抵同官,曰:“梦登为县仅三月,未尝得罪百姓,有事未尝不尽心,然竟坐免,何故?”
梦登罢官,窭②甚,不能归,百姓争食之。负贩小民,侵晓,各以所羡果蔬粟米,杂沓投门外,比门启,取给饔飱,亦不辨所从来。然闲居周一岁,未尝有大匮乏。最后,县人醵③金为治归计,并制青盖为赠,题名至万人,荣其行。尝受惠于梦登者,凡数辈,徒步负担,送梦登抵其家。
(节选自《清稗类钞·吏治类》)
【注】①悃愊:kǔn bì,至诚。②窭:jù,贫穷。③醵:jù,凑钱,集资。
李梦登是福建人。乾隆庚寅年被任命为孝丰知县,他不带家眷,只和三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茫然若失的到孝丰县赴任。首先要去拜访浙江巡抚,门卫索要钱财,他没有理睬,门卫于是拿着他的名帖不让他进去。李梦登于是拿张胡床往衙门前一坐,整天不走,说:“我是因为公事禀见巡抚大人,又不是私下里请托拜谒。我等巡抚大人出来时,在他的轿子前面禀告公务,要你们这些门卫干什么呢?”门卫只得勉强替他通报了。巡抚看到他这情况,告诫他说:“你至诚而又朴实,这很好,可是你先前没有做过官,对 *** 的事务都不熟悉,应该尽快物色精通律令文书的幕僚到幕府中来,或许可以帮助你弥补不足。”李梦登走上前去,说:“卑职每年的薪俸,不过30两银子,养不起幕客。不过卑职带来的几个朋友,都是秀才、举人出身,都好读书信奉古人,早早晚晚地与他们商议、请教,应该还值得依靠。”巡抚冷冷一笑(,没再说什么)。没多久,终于因为他办公不合 *** 程式,被 *** 罢免了,任职才三个月。
李梦登做官,外出不设仪仗侍卫,衙门不设门卫,有打官司的人,可直入县衙大厅找他。李梦登便立即替当事人剖析事情的利与害,劝他们息讼止争,诉讼双方都能愉快地和解。等到出了县衙,始终见不到一个衙役。衙役有人请求分派事情,他就说:“哪里有子女(比喻百姓)向父母(父母官)陈说事情,却要衙役(像对待犯人一般)去拷问检查他们的?你们如果一定想要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何不放弃做衙役而去当农民呢。如果不愿这样做的话,那就请等我离任去职以后吧。”县衙没有公务的时候,他就常常独自行走于田间地头,与父老商谈施政之利弊,倘若遇到正在读书的年轻人,则拉着手与之谈文章、谈学问,从早到晚,不知疲倦。
李梦登罢官的时候,接替的新任知县来到衙门,他把大印交接完毕,就深深的作了一揖离开了。移交时,问及县衙库房存储粮款公物,仍贴着前任知县的封条。查考诉讼案卷、文书档案,他说:“各自都有主管的人(意思是各有专人负责,有条有理)。”新官问及诉讼情况,他回答说:“(百姓的 *** )都经过劝解平息了。”可是他自己不明白遭到罢官的原由,一一写信给在同一官署任职的同僚,说:“我担任知县仅仅三个月,未曾得罪百姓,有公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做好的,可是竟然遭到免职,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李梦登罢官后,非常穷苦,穷得连家都回不去了,百姓争相接济他。小商小贩一清早就纷纷把没卖完的蔬菜、水果、粟米等放置其门外,等到他开门,拿来做饭食,也不问哪来的。可是这样闲居了满一年,未曾出现过非常匮乏的情况。最后,孝丰县人民集资为他办理回家的事,并且 *** 了一把青色的伞赠给他,上面题名的人达上万人,让他荣耀的踏上归途。曾经受到过李梦登恩惠的几个人,他们挑着担子,一直把李梦登送到了福建家中。
制诏丞相、御史大夫:交让之礼兴,则虞、芮之讼息。隆位九卿,既无以匡朝廷之不逮,而反奏请与永信宫争贵贱之贾,程奏显言,众莫不闻。举错不繇谊理,争求之名自此始,无以示百寮,伤化失俗。以隆前有安国之言,左迁为沛郡都尉。
试译:毋将隆身居九卿之位,并没有什么行动匡正朝廷的缺点,反而上奏计较太后买官婢的价钱是高了还是低了,并且公开上奏的内容,大肆宣扬,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有它的前因后果,先是汉哀帝宠爱董贤,把国家 *** 库的兵器赏给他,毋将隆上奏提意见,让皇帝很不高兴。后来傅太后(即文中的永信宫)用超低价买了执金吾官府的八个官婢(毋将隆时任执金吾),毋将隆又上奏说太后花的钱太少,请求皇帝让太后把钱补上,这才招来这个贬谪的圣旨。
关于莱州石头之乡在哪里,莱西捡石头的地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