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农安歌曲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我的农安歌曲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原唱
1、《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原唱是李劫夫。
2、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由李劫夫作曲并演唱,方冰作词,于1942年创作。2015年8月,该曲入选了中国国家 *** *** 评选的我最喜爱的十大 *** 歌曲。李劫夫(1913年11月17日—1976年12月17日),原名云龙,吉林农安人。
3、著名歌曲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任延安人民剧社教员,西北战地服务团、冀东 *** 文工团团员,东北 *** 军第九纵队文工团团长,1948年后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院长。
4、李劫夫有广泛的文艺才能,对美术、文学、戏剧都有较高的造诣,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表现在歌曲创作方面。他对中 *** 族民间音乐及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习惯有深刻的了解,他的作品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通俗、质朴、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
5、他以民间分节歌形式写作的许多叙事歌曲,如《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和《忘不了》等,曲调亲切动听,结构简练严谨。他运用北方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艺术手法于歌曲创作之中,扩大了歌曲体裁的表现容量。
二、我不是酒神,片尾曲是什么歌曲
1、片尾曲的名字叫作《农安》。演唱者是宋晓峰,原名宋 *** ,一个标准东北爷们,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流行乐歌手,国家二级演员。
2、该片讲述了昔日一战成名,由宋晓峰饰演的东北酒神老九,为了帮助 *** 小九,他不得不重返酒场,进一步讲述了他与房地产开发商田旭及其手下开始了一场围绕“酒”的斗智斗勇之旅。
3、老九饰演者及《农安》演唱者宋晓峰低调忠诚,乐观开朗,表演风格幽默风趣,不落俗套,有自己的风格。他有着英俊的外表和精湛的演技。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保安队长”的角色以憨厚的表演形式演绎。
4、在音乐领域,他以忠于创作的形象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情 *** 和内涵。与作曲天分相得益彰的是,宋晓峰的歌唱实力不容小觑,时而朴实纯粹,时而磁 *** ,纯洁而不造作,让他的歌声具有更多的感染力。
5、 *** 轻松有趣,你可以在其中学到许多生活的 *** 。剧情本身很简单,有点脱离现实,但意义深远。希望认为人们可以戒掉酒瘾,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是这部 *** 的主旨。宋晓峰讲道理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说教太强,没有说服力,但在这个社会,年轻人,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喝醉几次。
6、从新闻来看,溺水、溺水、被车撞、因酗酒而家破人亡、犯罪比比皆是。看 *** 是为了获得洞察力,回归生活,过更认真的生活。最终,在与酒搏斗后,他给宋晓峰近距离笑了笑——以酒服人是实力,以德服人是大哥。力量和美德缺一不可。赞美生活认真、忠诚、机智的酒神
三、劫夫还写过什么歌
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3年11月17日生于吉林农安,1976年12月17日卒于沈阳。 *** 战争期间曾在延安晋察冀边区参加音乐活动,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解放战争时期在 *** 中任文工团团长,作有歌曲《坚决打他不留情》等。1948年任东北 *** 艺术学院音乐部副部长。1953年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后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和音协辽宁分会 *** 。作品有《我们走在大路上》,为 *** 诗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等和大量 *** 语录歌。他还创作了歌剧《星星之火》和几部小歌剧。19 *** 年出版《劫夫歌曲选》。
对于现下的年轻人来说,劫夫的名字应该是完全陌生的。如果提起他的歌曲,能够记住的大概也只有四十岁以上的人们。《我们走在大路上》、《 *** 人永远是年轻》、《歌唱二小放牛郎》……
我是熟悉劫夫的歌曲的,因为我从那个年代走过来。那年月,除了八个样板戏,能唱的歌儿就是 *** 歌曲。在这些 *** 歌曲中,劫夫的 *** 语录和 *** 诗词歌儿,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仅风靡一时,而且确实写得好。我很佩服劫夫,缘于他能给 *** 语录那种无韵律、无字句规则的散文、散句谱曲,而且曲子好听,唱起来琅琅上口。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牛得要命。我总想象劫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此人充满了好奇,但因孤陋寡闻,始终没有发现相关的资料。
前些日子买到沈阳师大霍长和先生的《红色音乐家——劫夫》,才得识庐山面目。之所以漏掉一个“真”字,盖因我读书一向存疑处多,在没有其他相关资料文本可以互读的情况下,我只能说此书可以得识劫夫的庐山面目,但不敢肯定其是否“真”。
忙里偷闲,三天读完。作者是在经过对劫夫家人、生前友好及有关人士大量采访的基础上,参阅相关史料,依照个人的价值判断,完成了这本传记的写作。所以,此书呈现出来的劫夫一生,在本书中较为立体、丰满,可读 *** 也很强。
从此书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比较认真的人(比较认真一说,基于书中数处明显的错误,否则,我就说他很认真了),也是一个实在人。实在之处在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而臆测。因此,我虽对书中数处存疑,但基本判断是此书可算劫夫之“信史”(旁证是传主的家属和亲朋故旧认可此书,而且出版社是国内比较权威的“人民”)。虽然此书的格局有些嫌小,但仍可以算作是一本比较客观、理 *** 的传记,并没有因为作者对传主的热爱就刻意拔高。
我读此书,目的 *** 很强:了解劫夫。这一点在掩卷之后基本做到了。除了生平事迹之外,我的兴趣点还有两个:一是劫夫的创作理念,二是劫夫的创作原则。还好,都弄清楚了。下面就这两个问题抄一点书。
1、劫夫的创作理念。P248引用春风文艺出版社19 *** 年版《劫夫歌曲选》劫夫本人所作的前言,“我写的歌曲,几乎绝大部分都是为配合 *** 的方针、政策和种种 *** 运动的。我觉得一个 *** 文艺工作者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必要的。……假如不是配合全 *** 的各项 *** 活动,便不能产生我的这些歌曲,因为 *** 的各项 *** 活动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我国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 *** ,千百万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跟着 ***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假如我的歌曲不去表现他们,不能对他们壮丽的事业起一点作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在考察了劫夫各个时期的 *** 作品后,认为此说不准确,提出这样的提法,即劫夫的创作理念是“致力于表现人民的斗争生活”。我以为,安波同年在《人民日报》对劫夫的评价“他是群众的知音,群众是他的知音”,相对准确一些。一言以蔽之,人民 *** 应该是劫夫的的创作理念。
2、劫夫的创作 *** :从本书描述可以看出,劫夫作曲的素材基本上源于民间,应该说,民间音乐、 *** 救亡歌曲和苏联歌曲对劫夫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但劫夫作曲并非简单地套用这些丰富的素材,而是化用,一“化”便生出属于他自己的风格来。论者鲁煌曰:他有“……非凡的处理歌词的才能。无论多么拗口、参差不齐或冗长的歌词,在他笔下都能处理得流畅通顺,易于上口。”(P214)书中还通过劫夫 *** 的日记,转述了劫夫对自己创作的阐述:“形式固然重要,但内容更重要,应把表现乐曲内容放在之一位,根据内容确定形式,要准确地抓住形象,创作要把词的语气充分表达出来。……我写的曲子有个特点,强调对句,使歌曲进行有规律,唱起上口,另外,特别注意形象,力求把形象表达准确;特别注意语言语气,尽可能表达出内容的神态。”(P219—221)作者认为, *** 语录“入歌意谓劫夫写作已进入 *** 境界”(P294)。沈阳音乐学院的部分教师认为,劫夫处理歌词的能力“不但国内很少有人与之相比,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上,也足可与擅长在音乐中处理语言的 *** 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天才相媲美!”(P393)我以为,上述评价是中肯的。
劫夫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 *** 者。他的一生,包括创作生涯,与 *** 、 *** 息息相关,而他的个人悲剧也正是因为与 *** 的关联而产生的。这些我不赘言,书里都写着,读完即知。
从总体上看,本书虽格局嫌小,且稍显粗陋,但仍不失为了解劫夫生平的必读书。
四、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作者词作者简介
1、方冰(1914年出生)安徽淮南人。原名张世方,笔名方冰到延安后改名。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 *** 。创作的诗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曾到处传唱。1978年后继续写了不少诗作,1985年出版有诗集《大海的心》。1997年去世。是老一辈的作家、诗人。
2、李劫夫(1913~1976)中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3年11月17日生于吉林农安,1976年12月17日卒于沈阳。 *** 战争期间曾在延安晋察冀边区参加音乐活动,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解放战争时期在 *** 中任文工团团长,作有歌曲《坚决打他不留情》等。1948年任东北 *** 艺术学院音乐部副部长。1953年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后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和音协辽宁分会 *** 。作品有《我们走在大路上》,为 *** 诗词谱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等和大量 *** 语录歌
关于本次农安歌曲和我的农安歌曲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