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傈僳族歌曲大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云南傈僳族歌曲100首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中国的民歌都有那些
1、小调主要流行于城市乡镇之间,歌曲的曲调大多比较舒缓,结构也比较方整,常采用民间的一些传说;故事,风俗作为体裁,如江苏民歌《孟姜女》,《 *** 》,《无锡景》,《拔根芦菜花》,云南民歌《锈荷包》,四川民歌《敬茶歌》等。
2、关于江苏民歌《孟姜女》,《 *** 》;有很多版本,这有牵扯到中国同宗民歌的问题,这里我不在累赘,有机会我们再论。有些小调,在很大程度上还有揭示现实的意义,如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故事说了在秦时有一姑娘孟姜女千里为丈夫范其良送寒衣的这么一个传说,当孟姜女走到浒墅关(今在苏州)时。看门的吏卒不让她过去,孟便将自己悲惨的遭遇,按节令的花名作引,编成十二段歌曲,(现在从民间艺人的传唱听来,这应该是属于变奏体),泪眼婆娑的演唱给吏卒听,看门的吏卒终于被她的歌声感化,于是,放她过关。千百年来,歌曲反映了人民大众对孟姜女这个角色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对秦时的 *** 严重不满。
3、山歌产生于田野山涧,歌曲节奏往往比较 *** ,有类似于戏曲演唱风格的拖腔,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山歌,如山东民歌《秀美的沂蒙山》,山歌之乡福建民歌《采茶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 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等,歌曲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曲式也很有特点,往往歌曲会有一个让演唱者 *** 发挥的段落,如《上去高山望平川》;《洞庭湖好风光》等!
4、对于山歌要理解透彻了,并不是一定在山里唱才叫山歌,有的歌曲如《洞庭湖》在湖上演,也叫山歌,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科学的分法,这里面也有特殊情况,为了让大家更能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先不要欢笑其他!
5、号子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中,而且还是属于那种很剧烈的劳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众人在抬一个非常重的物体的时候,不可能唱出很抒情,很悠闲的如《摇篮曲》式的歌曲,他们为了使大家的力量用到恰到好处,会现由一个人像唱似的,按节奏的呐喊出来,其他人然后附和着,按照先开始的那个人提示的节奏快慢,接上去一块呐喊。这就是号子的前身,后来,演变成一种歌曲体裁。
6、号子的演唱形式很单一,常见的如合唱,一领众和。这样的题材演唱效果很有气氛。能够很快和群众产生共鸣!如靖江民歌《打麦号子》,还有《船夫号子》等。
7、长歌,顾名思义,也就是篇幅比较宏大,多以叙述诗为题材,如彝族民歌《阿诗玛》,蒙古族民歌《噶达梅林》等
二、 *** 族的节日
1、 *** 族的民族节庆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 *** 活动有关。其中更具特色的节 *** 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 族其它的节日习俗,与傣族大同小异,如“过新年”,“进洼”、“出洼”等。在傣历一月十五这天“赕帕”(拜佛),八月十五日“赕坦”。“赕”为傣语,指世俗众生对僧侣或先祖亡人敬献物品, *** 俗称“布施”或“化缘”。 *** 族传说,他们与傣族是兄弟关系, *** 族是哥哥,居山区种山地,傣族是弟弟,住坝子种水田。因此, *** 族每次“赕佛”都要请傣族佛爷上山,傣族“赕佛”时也请 *** 族佛爷下山。 *** 族也同傣族一样叫“豪瓦沙”。这一天家族成员照例要给家族长送一朵鲜花、一对蜡条,去祭“胎嘎滚”,并跑着为家族长举行洗手、洗脚礼,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还要向房门,楼梯及家具杂物的 *** 灵“苏玛”(磕头),分别奉两对蜡条作为祭品,祈求人畜来年平安。
2、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 *** 、歌舞
3、 *** 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 *** 花 *** 于各处
4、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5、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6、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7、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8、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9、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 *** 、赛龙舟、歌舞
10、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 *** 鞭、八角鼓舞
11、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12、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13、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14、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15、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 *** 、农具交易会
16、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17、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18、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 *** 、跳“阿哩哩”、野餐
19、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20、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21、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22、跳神 *** :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23、 *** 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 ***
24、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 *** 、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25、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26、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热闹的民族节日,时间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一般持续15天。新年这天,天刚亮,穿着节日服装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见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装的藏族人会到附近的寺庙朝佛,或成群结队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亲友家去做客。
27、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28、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29、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30、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31、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32、新米节:八月之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33、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34、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35、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36、祭母节:三月之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37、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38、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39、澡堂会:节春,习俗:沐浴、交友
40、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41、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 *** 等
42、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43、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 ***
44、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45、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46、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47、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48、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49、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50、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51、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52、耶苦扎:六月,习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53、鲜花节:三月十五日,习俗: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54、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习俗: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
55、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
56、火担节不是哪个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a哈尼族 b向族 c *** 族 C,不是 *** 族
57、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
58、 *** 族有哪些特点 *** 族的丧葬习俗各地基本相同。人死后,请佛爷或巫师念经驱 *** ,三日内出殡。一般村寨都有公共墓地,并以家族或姓氏划分开来。通行土葬,但凶死者,有的地方施行火葬。 *** 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用歌舞来欢度隆重的节日。并用各种乐器伴奏,同时还有武术、杂耍来助兴。 *** 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 *** 族的乐曲曲调分为甩、宰、索、缀四种。其特点是甩调激扬抒情;宰调欢快活泼;索调适合唱习俗歌曲,以小三弦伴奏;缀调颂扬民族英雄人物,以及蓬勃向上的新生活,用于盛大歌会中的对唱。领唱者常根据场面即兴编增歌词内容。 *** 族舞蹈有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舞蹈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称“跳摆”,施甸、镇康称“打歌”,云县、景东、墨江称“跳歌”。“跳歌”是又跳舞又唱歌之意。由于 *** 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 *** 舞、 *** 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 *** 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 *** 族的舞蹈是全民 *** 的,白发老者、少年儿童只要闻听竹笛响,便会翩翩起舞。而年轻人特别喜欢跳“圆圈舞”。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伴随着锣、象脚鼓的节奏,姑娘们、小伙子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起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脚步。同时,一群小伙子在圈内有节奏的作虎步跳跃。时而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歌,时而又聚拢,作虎跳状。如此循环反复,尽情抒发心中的喜悦。
59、 *** 花节的 *** 族 *** 花节双江县班丙区大南质乡的 *** 族,每年农历二月八日过 *** 花节,为时一天。届时,全寨妇女手持旗幡,列队上山 *** 。采来鲜花后,她们把花 *** 在寨心早已竖好的一棵花树上,树上挂满纸条纸幡。全寨人围着花树,在蜂桶鼓、象脚鼓、锣、芒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打着肩,挑起欢乐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向花树撒爆米花。围着花树跳过一阵后,大家手牵着手,边跳边绕行村寨,表示村寨的团结和兴旺。跳完舞蹈,姑娘小伙们弹着牛腿琴,吹着“咪萧”和口弦,到临近的村寨串寨, *** ,他们谈情说爱。
60、云南有哪些节日?民族节日名称主要活动内容时间(农历)
61、族火把节耍火把、摔交、 *** 、歌舞表演六月二十四日
62、彝族赛衣节歌舞、鲜艳服饰三月二十八日
63、彝族虎节跳虎笙、虎舞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 、牟定“三月会”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65、族大理三月街物资交流、 *** 、歌舞表演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66、白族绕三灵祭祀、栽秧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67、白族栽秧会祭祀、栽秧、对歌芒种节令
68、白族火把节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六月二十五日
69、白族石宝山歌会庙会、对歌七月底
70、白族梨花会梨园里野餐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71、白族本主会祭祀、歌舞、洞经音乐各村寨不同
72、族傣族泼水节赛龙舟、泼水、歌舞阳历四月中旬
73、傣族关门节琰佛塔、歌舞阳历七月中旬
74、傣族开门节串寨、放高升、歌舞阳历10月中旬
75、族哈尼族阿玛突祭祀、歌舞、摆街宴农历二月属龙日
76、“苦扎扎”(六月年节)打秋千、摔交、歌舞六月二十四日
77、哈尼族“里玛主”节歌舞、摔交阳春三月
78、哈尼族捉蚂蚱节捉蚂蚱来食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79、哈尼族姑娘节秋千、歌舞农历二月初四
80、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农历二月二日
81、哈尼族苗爱拿节篝火、歌舞五月上旬
82、族苗族花山节爬花杆、芦笙、歌舞正月
83、族傈僳族澡堂会温泉沐浴、赛歌正月初二
84、傈僳族“盍什”节吃团圆饭、射弩比赛正月初一至十五
85、傈僳族刀杆节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二月初八
86、族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野炊、 *** 、歌舞、农具交易二月初八
87、纳西族三多节祭祀、对歌、 *** 六月二十五日
88、纳西族骡马大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 、纳西族祭天祭祀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90、纳西族七月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夏历七月中旬
91、纳西族祭龙节物资交流、文体表演正月十五
*** 、族拉祜族库扎节(年节)象脚鼓舞、对歌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93、拉祜族葫芦节篝火、歌舞农历的十月初十
94、拉祜族祭太阳神祭祀、歌舞立夏日
95、族佤族拉木鼓节祭祀、歌舞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96、族 *** 族冈永节祭祀、歌舞四月和九月
97、族独龙族卡雀哇(年节)祭祀、剽牛、歌舞冬月或正月
98、族景颇族目脑纵歌祭祀、歌舞农历正月
99、族怒族年节敬祖、祭土、歌舞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100、怒族鲜花节采集鲜花、歌舞农历三月十五日
101、族阿昌族会街耍白象、跳象脚鼓舞农历九月中旬
102、族普米族“大年”节荡秋千、 *** 、歌舞腊月初六
103、普米族转山会游山、歌舞五月五日
104、族藏族草地***节/藏历年 *** 、野餐、跳锅庄农历正月
105、藏族“花儿”会对歌农历六月十四
106、藏族跳神 *** 祭祀、歌舞藏历除夕
107、族***古尔帮节团拜、宰牲回历十月
108、***宰牲节宰杀一些 *** 、祭祀回历的十月十二月
109、少数民族著名节日彝族:火把节耍火把、摔交、 *** 、歌舞表演六月二十四日
110、彝族赛衣节歌舞、鲜艳服饰三月二十八日
111、彝族虎节跳虎笙、虎舞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112、牟定“三月会”物资交流、民间歌舞表演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113、白族:大理三月街物资交流、 *** 、歌舞表演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114、白族绕三灵祭祀、栽秧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115、白族栽秧会祭祀、栽秧、对歌芒种节令
116、白族火把节树火把、赛龙舟、唱大本曲六月二十五日
117、白族石宝山歌会庙会、对歌七月底
118、白族梨花会梨园里野餐每年梨花盛开时节
119、白族本主会祭祀、歌舞、洞经音乐各村寨不同
120、傣族:傣族泼水节赛龙舟、泼水、歌舞阳历四月中旬
121、傣族关门节琰佛塔、歌舞阳历七月中旬
122、傣族开门节串寨、放高升、歌舞阳历10月中旬
123、哈尼族:哈尼族阿玛突祭祀、歌舞、摆街宴农历二月属龙日
124、“苦扎扎”(六月年节)打秋千、摔交、歌舞六月二十四日
125、哈尼族“里玛主”节歌舞、摔交阳春三月
126、哈尼族捉蚂蚱节捉蚂蚱来食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127、哈尼族姑娘节秋千、歌舞农历二月初四
128、哈尼族祭龙日/新米节锣、牛皮鼓,巴乌、四弦琴农历二月二日
129、哈尼族苗爱拿节篝火、歌舞五月上旬
130、苗族:苗族花山节爬花杆、芦笙、歌舞正月
131、傈僳族:傈僳族澡堂会温泉沐浴、赛歌正月初二
132、傈僳族“盍什”节吃团圆饭、射弩比赛正月初一至十五
133、傈僳族刀杆节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二月初八
134、纳西族:纳西族米拉会/棒棒会野炊、 *** 、歌舞、农具交易二月初八
135、纳西族三多节祭祀、对歌、 *** 六月二十五日
136、纳西族骡马大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农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137、纳西族七月会物质交流、文体表演夏历七月中旬
138、纳西族祭龙节物资交流、文体表演正月十五
139、拉祜族:拉祜族库扎节(年节)象脚鼓舞、对歌傣历三月底或四月初
140、拉祜族葫芦节篝火、歌舞农历的十月初十
141、拉祜族祭太阳神祭祀、歌舞立夏日
142、佤族:佤族拉木鼓节祭祀、歌舞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
143、 *** 族: *** 族冈永节祭祀、歌舞四月和九月
144、独龙族:独龙族卡雀哇(年节)祭祀、剽牛、歌舞冬月或正月
145、景颇族:景颇族目脑纵歌祭祀、歌舞农历正月
146、怒族:怒族年节敬祖、祭土、歌舞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147、怒族鲜花节采集鲜花、歌舞农历三月十五日
148、阿昌族:阿昌族会街耍白象、跳象脚鼓舞农历九月中旬
149、普米族:普米族“大年”节荡秋千、 *** 、歌舞腊月初六
150、普米族转山会游山、歌舞五月五日
151、藏族:藏族草地***节/藏历年 *** 、野餐、跳锅庄农历正月
152、藏族“花儿”会对歌农历六月十四
153、藏族跳神 *** 祭祀、歌舞藏历除夕
154、***:***古尔帮节团拜、宰牲回历十月
155、少数民族的节日(介绍)少数民族兄弟传统节日大全
156、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157、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158、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 *** 有关。
159、东乡族和其他 *** *** 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教。
160、厚南节是 *** 族盛大的年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即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161、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 *** 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所以,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162、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163、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语的音译借词,***语“卡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是在***教教历12月10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1 *** 、***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 *** 节日。开斋节,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即***教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赴麦加(麦加:***教的圣地)朝觐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165、,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诞生的日子,这天是***教历3月12日,也是***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166、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添仓节,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 *** 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之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 *** 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 *** 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盯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67、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68、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却与汉族不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许多民......>>
三、中国的各族都有哪些民族的歌曲
汉壮满瑶两土佤,藏蒙苗彝黎畲拉。
白毛乌水回东门,仡傈傣保俄双塔。
*** 怒撒高崩景,朝羌锡维珞纳达。
基独侗赫裕重鄂,柯布仫布阿哈哈。
以上是56个民族的歌谣,之一行是左右结构的字组成的,第二行是上下结构的字组成的,第三行是单字结构的字,第四行基本上是单立人偏旁的,第五行是上下结构的字组成的,第六、七行是多重结构的字,第八行是左右结构的字组成的。
1、汉:汉族壮:壮族满:满族瑶:瑶族两土:土族,土家族佤:佤族
2、藏:藏族蒙:蒙古族苗:苗头彝:彝族黎:黎族畲:畲族拉:拉祜族
3、白:白族毛:毛难族乌:乌孜别克族水:水族回: *** 东:东乡族门:门巴族
4、仡:仡佬族傈:傈僳族傣:傣族保:保安族俄: *** 族
5、普:普米族京:京族怒:怒族撒:撒拉族崩:崩龙族景:景颇族
6、朝: *** 族羌:羌族锡:锡伯族维: *** 尔族珞:珞巴族纳:纳西族
7、基:基诺族独:独龙族侗:侗族赫:赫哲族裕:裕固族
8、柯:柯尔克孜族布:布依族仫:仫佬族布: *** 族阿:阿昌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