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歌曲?《致橡树》配乐

牵着乌龟去散步 歌曲 4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致橡树歌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致橡树》配乐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致橡树》全文
  2. 舒婷的诗《致橡树》原文是什么
  3. 《致橡树》舒婷全文

一、《致橡树》全文

1、坚贞爱情的独特礼赞——浅析舒婷 *** 作《致橡树》(张文德王德涛)

2、“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不止一次轻吟这首诗,每读每新,总满 *** 心中的那一份情感。

3、舒婷是上世纪80年代与北岛、顾城一起鼎立朦胧诗坛的三足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4、舒婷的诗保持了超然的鲜明个 *** ,在文学的天空里涂抹出了一道绚丽夺目的轨迹。她的诗,从意象到词汇都深具南方风情和女 *** 特色。便如这首《致橡树》所歌唱的那种不卑不亢至纯至美的爱情,可谓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致橡树》是一首完全没有朦胧意味的抒情诗,诗人运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了明丽隽美的意象,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6、从这方面说,这首诗并不“朦胧”,只是多处采用隐喻手法、局部或者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 ***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1977年3月,是“ *** ”后最早的爱情诗。

7、诗篇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 *** 比喻,表达出自己的爱情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8、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愿淹没在对方的冷漠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爱情,绝不是依附炫耀和盲目跟从。这样的爱情观,即便放在今天,仍然显得那么珍贵和可敬。

9、从诗中我们不难读出,身为女 *** ,作者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

10、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11、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12、诗人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 *** 对 *** 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你是人,我必须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总之,两人必须形象一致、并肩而行。

13、在这里,作者毫不掩饰地赞颂了橡树的阳刚气概和豪壮挺拔,同时也对女 *** 自身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

14、舒婷宣扬的且被人接受的对旧理论、旧观点、旧婚姻的彻底否定的确激励过整整一代人,呼唤和展现了女 *** 的觉醒意识,是作者用自己的声音喊出对世界的感受。

15、中国作家网-浅析舒婷 *** 作《致橡树》

二、舒婷的诗《致橡树》原文是什么

1、绝不象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2、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3、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4、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5、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6、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7、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致橡树歌曲?《致橡树》配乐-第1张图片-

8、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9、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0、舒婷曾经谈过:“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1975年的一天晚上,舒婷陪归侨老诗人蔡其矫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

11、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 *** 与女 *** 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12、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 *** 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13、《致橡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舒婷的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14、诗人以橡树为爱恋对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是诗人理想中的 *** 象征,由此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15、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

16、诗 *** 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 *** *** 、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致橡树(现代诗人舒婷诗作)

三、《致橡树》舒婷全文

1、《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 *** 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致橡树》舒婷全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2、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3、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4、《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

5、 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 *** 与女 *** 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6、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 *** 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7、之一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表达木棉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冷漠浓荫下,独自唱那单恋的痴曲。

8、第二节“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说明木棉偏要打破爱情中只提倡为对方牺牲的藩篱,鲜明的表示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必须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表明了恋人之间的并肩携手,心心相印。"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象征男 *** ——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具有阳刚气概;“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女 *** ——健康活泼,美丽动人,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提出了现代女 *** 所应有的爱情观。那就是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都以“树”的形象出现。心心相印,互敬互爱,志同道合。男女 *** 的人格不但不失去应有的光辉,在相互的掩映下更加璀璨。

9、第三节“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表明恋人要“同甘苦,共患难。”正是爱情双方都置身在同一现实环境中,无论是生活的艰辛还是幸福的境遇,他们都一同分享。“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作者想要表达爱情的坚贞不仅表现在使自己忠实于对方的“伟岸的身躯”,仅达到外貌的倾慕和形体的的结合,而要更进一步,把对方的工作岗位,信念和理想也纳入自己的爱情怀抱。站在同一阵地,有着同一种生活信念。

10、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 *** 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 *** 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 *** 气质。

11、林之亭先生赞曰:”《致橡树》立意新颖,形象鲜明,在青年中广为传诵,脍炙人口,显然是有旺盛的生命力。“

12、温锁林:“分离“是外在,表象的;“相依”则是内在,本质的。人生是一门艺术,爱情更像是这一艺术中最精彩的华章;爱情是哲学,唯有用生命拉起体悟这门哲学的女 *** ,才能洞悉其全部奥妙。这就是舒婷《致橡树》阐发的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也是这首诗弥足珍贵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

13、吴怀仁:从时间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 *** 的女 *** 主体精神;从空间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知识者的启蒙精神;从心理维度上看《致橡树》表现了 *** 者的乐观精神。

致橡树歌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致橡树》配乐、致橡树歌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橡树 配乐 歌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