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过正的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大什么什么正的成语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矫枉过正的意思矫枉过正的解释矫枉过正接龙
1、成语发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
2、成语解释: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3、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4、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5、成语正音:矫,不能读作“jiāo”。
二、正组词有哪些 含正的成语有哪些
1、正编、正棺、正东、正言、正板、正牌、正课、正体、正房、正生、正巧、正格、正方、正装、
2、正则、正比、正确、正案、正历、正事、正教、正月、正欲、正电、正象、正话、正理、正项、
3、正愁、正品、正德、正赋、正心、正待、正堂、正明、正宗、正传、正业、正祥、正版、正旦、
4、正南、正交、正楷、正红、正实、正浓、正午、正字、正规、正果、正说、正清、正人、正真、
5、正兴、正手、正权、正因、正火、正名、正 *** 、正治、正当、正应、正合、正本、正主、正以、
6、正号、正觉、正时、正自、正风、正道、正梁、正出、正定、正音、正室、正告、正太、正像、
7、正着、正国、正意、正与、正向、正文、正相、正为、正好、正取、正面、正朝、正身、正册、
8、正差、正如、正犯、正己、正行、正史、正大、正贼、正割、正弦、正桥、正误、正殿、正脊、
9、正被、正日、正隆、正茬、正骨、 *** 、正官、正线、正视、正立、正处、正刚、正跟、正从、
10、正切、正徒、正酣、正点、正极、正阳、正序、正色、正统、正经、正一、正茂、正反、正厅、
11、正声、正在、正眼、正正、正途、正力、正源、正次、正路、正坐、雅正、忠正、调正、规正、
12、平正、议正、刊正、心正、公正、于正、辩正、义正、养正、乙正、教正、匡正、纠正、对正、
13、工正、夏正、八正、弘正、门正、修正、真正、恭正、订正、不正、里正、斧正、技正、校正、
14、抗正、端正、秉正、廉正、醇正、新正、为正、矫正、改正、常正、方正、三正、纯正、贤正、
15、辨正、存正、晨正、简正、周正、勘正、奇正、更正、守正、刚正、反正、严正、现正、宗正、
16、持正、遒正、东正、我正、秦正、过正、雍正、转正、礼正、赐正、乐正、殷正、她正、堂正、
17、大正、象正、一正、归正、务正、居正、有正、候正、令正、指正、开正、立正、直正、板正、
18、厘正、坐正、审正、清正、补正、呈正、水正、摆正、 *** 、捄正、也正、牧正、 *** 、就正、
19、正正、金正、扶正、中正、司正、驳正、辅正、保正、示正、谩正、偏正;
20、正大堂皇、正始之音、正正之旗、正正经经、正人君子、正身率下、正正气气、正中己怀、
21、正视绳行、正己守道、正明公道、正理平治、正经八百、正儿巴经、正大光明、正大高明、
22、正声雅音、正气凛然、正言厉颜、正襟安坐、正颜厉色、正身清心、正色立朝、正正当当、
23、正冠李下、正正堂堂、正儿八经、正色敢言、正名定分、正复为奇、正身明法、正直无阿、
24、 *** 直度、正经八摆、正道直行、正直公平、 *** 眼藏、正心诚意、正色直言、正道坦途、
25、正经八本、正中下怀、正经八板、正色直绳、正点背画、正言不讳、正头香主、正色厉声、
26、正名责实、正容亢色、正中其怀、正襟危坐、正谏不讳、正直无私、正本清源、正本溯源、
27、正言若反、辞顺理正、 *** 邪陷正、忠果正直、明公正气、归正守丘、词严义正、拨乱反正、
28、舍正从邪、名正理顺、扶正黜邪、辞严义正、芒寒色正、歪打正着、明媒正礼、大中至正、
29、蒙以养正、匡正纲纪、正正当当、平康正直、一身正气、直言正论、归邪返正、危言正色、
30、归正邱首、归正首邱、词正理直、诚意正心、正正堂堂、以正视听、扶正祛邪、贤良方正、
31、邪不伐正、邪不胜正、言归正传、枉己正人、回邪入正、廉明公正、端人正士、义正辞严、
32、邪不敌正、匡谬正俗、神清气正、明媒正娶、反正拨乱、公平正直、明正典刑、正正气气、
33、弃邪归正、方正之士、公明正大、诚心正意、直言正色、持正不挠、作古正经、不正之风、
34、理正词直、恶直丑正、执正持平、反正还淳、邪不犯正
三、矫什么过什么的成语
1、矫枉过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纠正弯曲的过程中过度了,导致结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改正错误时,由于过度用力或采取过激的手段,反而产生了新的问题或错误。
2、在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从字面上看,矫枉过正描述的是一种物理现象,即在弯曲物体时,如果用力过猛,可能会使物体过度反弹,甚至折断。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掰弯一根铁丝,如果用力过大,铁丝可能会突然弹回,甚至弹到我们手上造成伤害。
3、其次,从引申意义上看,矫枉过正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在解决问题或纠正错误时,如果 *** 不当或力度过大,可能会导致新的问题或错误。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在教育孩子时,如果父母过于严厉或过分干涉,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者过于强调规章 *** 或惩罚措施,可能会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4、总之,矫枉过正是一个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或纠正错误时要注重 *** 和力度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追求正确和完美的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用力或采取过激的手段,否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和错误。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际生活中注意平衡和适度,以确保我们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四字成语矫正枉过什么
1.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的四字成语
挢枉过正、过为已甚、枉矫过激、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挢枉过正、过为已甚、枉矫过激、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一、挢枉过正白话释义: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翻译:而大的藩国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座,宫室、百官 *** 同京城,可以说是翘到超过正常的。二、过为已甚白话释义:做得过分,超过恰当的分寸。
朝代:春秋作者:孟子出处:《孟子·离娄下》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038:“仲尼不为已甚者。”翻译:孔子不做过头的事三、枉矫过激白话释义: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朝代:明作者:文征明出处:·《铁柯记》:“昔刘器之不为枉矫过激之行,而耿挺特达,卓有建明。”翻译:过去型器的不算枉矫正过于偏激的行为,而耿挺拔达,董卓有建树四、过犹不及白话释义: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出处:《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翻译: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五、矫枉过正白话释义: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朝代:南宋作者:范晔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翻译:到了清世;那么再进入矫枉过正的检查。
五、有关正字的成语有哪些
拨乱反正、义正辞严、一本正经、风华正茂、正儿八经、公正不阿、义正词严、名正言顺、改邪归正、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光明正大、正气凛然、堂堂正正、字正腔圆、歪打正着、言归正传、心术不正、就地 *** 、明媒正娶、邪不胜正、正襟危坐、矫枉过正、正本清源、寿终正寝、刚正不阿、大中至正、正中下怀、不务正业、 *** 眼藏
【解释】: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武帝本纪》:“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
汉高祖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汉文帝和汉景帝主要精力在养护百姓。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纠正比较重大的错误
【解释】: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出自】: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子玄的理论,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圣人重新崛起,不是那么容易的。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解释】: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儒家经典书籍好像是道义的深海,《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书是增强道义理念的大川河流。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事的态度
【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自】: *** 《 ***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然而他的言语是这样的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文章分享结束,过正的成语和大什么什么正的成语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