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山茱萸之乡 山茱萸哪里产的最地道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陕西山茱萸之乡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山茱萸哪里产的最地道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陕西山茱萸之乡和山茱萸哪里产的最地道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山茱萸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 陕西佛坪特产:佛坪山茱萸
  3. 山茱萸主要产地是哪里
  4. 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主要产地

一、山茱萸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1、山茱萸:山茱萸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浙江、河南、陕西等省,四川、安徽、山东亦有分布。其中浙江天目山、河南伏牛山及陕西秦岭素称“山茱萸之乡”。

2、浙江萸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之首。以果肉入 *** ,有补益 *** 、涩精止汗的功能。山茱萸是主要常用和出口 *** 材。 *** 典入 *** 的为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

二、陕西佛坪特产:佛坪山茱萸

佛坪山茱萸,产于陕西佛坪县。山茱萸是我国传统中 *** 材,又称枣皮、萸肉、 *** 枣;蜀枣、山萸、山萸肉、实枣子、红皮树等。历代本草医书叫法各异,有蜀酸枣、魃实、鸡足、鼠矢诸名。以去核后的果肉入 *** 。其 *** 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其后的《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本草衍义》、《健康记》、《范子计然》;《千金翼方》、《图经本草》、《本草纲目》等诸古医典中均有记载。

山茱萸原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河南、浙江、安徽、山西、四川等省。多为栽培,也野生于山坡的灌木丛中。陕西主产于汉中、商洛、太白山等地。国外在美、英、日、 *** 等国亦有种植,均由我国传入。

古今驰名。陕西佛坪县,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汉中地区东北部。境内多山,林木葱笼,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4℃,≥10℃的有效积温3417.2℃,无霜期218天,年均降水量960.3毫米,沙质土壤,略呈酸 *** ,极宜山茱萸的生长繁育,自古就是全国山茱萸的著名产地。

山茱萸还可制成 *** 酒、饮料、果酱、果冻、果脯、蜜汁、罐头等多种食品。山萸酒的酿造见于史册记载,始于宋代。由于它有极高的 *** 用价值和滋补功效,被历代帝王视为珍奇异宝,列为“贡品”。河南西峡县生产的山萸养生酒出口日本。陕西太白县、佛坪县等创建了山萸酒厂,年产山萸酒、山萸回春酒2000吨以上,畅销20多个省、市、区。19 *** 年,在曼谷举行的世界酒文化博览会上,以质纯味美而获金奖,誉满世界。

山茱萸其 *** 用部分为去核后的果肉,称山萸肉,为名贵常用中 *** 。据化学分析,山茱萸肉含有山茱萸甙、皂甙、鞣甙、有机酸、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树脂、酚类、鞣质、黄酮体、蒽醌、香豆素、萜类内脂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21倍),还含有23种微量元素,具有 *** 必需的钙、钾、钠、硅、镁、磷和铁、锰、铬、锌、铜、锢、钒、镍等矿物元素。

其味酸、涩, *** 微温,具有补益 *** 、固涩精气、收敛补血之功效。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 *** *** 、 *** 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神经衰弱、心摇脉散、 *** 不调等症。山萸肉入 *** ,我国在秦和秦以前就已开始使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佛坪山茱萸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据公元490年前后,南朝梁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名医别录》也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佛坪又是汉中山茱萸主产区,素有“山茱萸之乡”的称誉。

《本草纲目》列山茱萸为滋补上品,云:“久服可黑发悦颜,轻身延年”,“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温痹,去三虫。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鼻塞目黄、耳聋面疱、下气出汗,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 *** 利。久服,明目强身延年。治脑骨痛,疗耳鸣,补肾气,兴阳道,坚 *** ,添精髓,止老人尿不节。治面上疮,能发汗,止月水不定。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 *** *** 歌诀》云:“山茱萸温,滋肾补血,益髓增精,乌须黑发”。近几年来,中国 *** 学科学院研究发现,山茱萸有抗癌、抗辐射,治疗心血管疾病,补肝益肾、补血、免疫等六大功效。美国两家中 *** 研究所临床证实,山茱萸对 *** *** 的传播和孳生有较强的抑 *** 用。

山茱萸经霜后,果实变红,色鲜艳,糖分多,通常于“霜降”到“立冬”之间进行采收。采收后加工的 *** 有两种:一是水煮法:将采收的鲜果,除去枝梗和果柄,放入开水中浸泡。泡透及时捞出,然后浸一次冷水,趁热挤去果核,再晒干或烘干。二是火烘法:将采回的鲜果,放入竹笼内,用文火烘至膨胀为度,当全部果实温度上升,手摸感到烫手时(约30~40℃),取出摊晾在竹席子上,待稍凉后把果核挤出,然后再晒干或文火焙干。宜放置阴暗干燥处,以防霉蛀变质。肉质果皮破裂皱缩,不完整或呈扁筒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鲜货表面为紫红色,陈货则为紫黑色,有光泽。基部有时可见果柄痕,顶端有一圆形宿萼痕迹。质柔润·,不易碎,无臭,味酸而涩苦。以无核,皮肉肥厚,色红润者为佳。

1983年被国家列为全国三大山茱萸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有山茱萸树180万株,年产干山茱萸约12万公斤以上,其产值占多种经营的近20%。所产山茱萸以果大(平均千粒重约1000克)、肉厚、味正、无病虫、色红油润、有光泽等特点而闻名全国。与杭萸肉、河南山萸肉并列为全国三大著名萸肉。

三、山茱萸主要产地是哪里

山茱萸,又被称为萸肉,是一种常见于 *** 地区的中 *** 材。其果实呈红色或紫红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 *** 学中,被誉为滋补 *** 、收敛固涩的良 *** 。中国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特别是中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成为了山茱萸的主要产地。在中国的产地中,以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为主。这些地区大多处于温带或 *** 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既不太冷也不太热,且雨量适中,为山茱萸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此外,这些地方多山、多林地,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山茱萸的种植。具体来说,例如陕西省的佛坪县就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该地因猛裤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产出的山茱萸果实饱满、色泽艳丽、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山茱萸在该地区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总之,中国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山茱萸弊兄的主要产地。这不仅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山茱萸的需求,也为产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山茱萸的产地分布山茱萸的主要产地

山茱萸,亦称山萸肉、山芋肉或山于肉,其成熟果实被用作中 *** 材。山茱萸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中国多个省份,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南等。此外, *** 和日本也有山茱萸的分布。山茱萸通常生长在海拔400至15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有时甚至可达2100米的高海拔地区。四川地区也有山茱萸的引种栽培,且在河南的伏慎山牛山、浙江的天目山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分布较为集中。目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要产地是河南省的西峡县和内乡县。

山茱萸是一种喜温暖气候的树种,适宜生长温度为20至30℃。它能够承受短暂低于-18℃的低温,但对高温的耐受 *** 较差,超过35℃则生长不利。山茱萸既能在半阴环境中生长,也喜欢充足的光照。在山坡的中下部、阴坡、阳坡、谷地和河两岸等地,山茱萸均能良好生长,一般分布于海拔400至1800米的区域,其中600至1300米较为适宜。

山茱萸适合种植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在黏土土壤中,应加入适量的河沙以提高排水和透气 *** 能。

1.佛坪山茱萸:产自陕西佛坪县,汉中山茱萸的主要产区之一,被誉为山茱萸之乡。佛坪的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山茱萸的生长,自古就是著名的山茱萸产地。

2.临岐山茱萸:产自浙江省淳安县临岐镇。该地的自然条件,如环境、气候、温度、水分和阳光等,非常适合山茱萸生长,因此山茱萸品质上乘。临岐因此成为浙江唯一的山茱萸之乡,镇内同心村的一棵山茱萸树龄几百年,至今仍能年产鲜果上百公斤。

陕西山茱萸之乡 山茱萸哪里产的最地道-第1张图片-

3.西峡山茱萸:产自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分布在伏牛山南麓的深山地带,尤其是伏牛山主峰老界岭以南的区域。1999年和2001年,西峡山茱萸被评为世博会优质产品,西峡县也被国家 *** 评定为山茱萸之乡,并成为中国之一个山茱萸GAP基地。

陕西山茱萸之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山茱萸哪里产的最地道、陕西山茱萸之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山茱萸 陕西 地道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