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花椒之乡(中国十大花椒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走进中国花椒之乡,以及中国十大花椒之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汉源花椒为什么叫贡椒
  2. 中国花椒之乡的凤椒传说
  3. 《舌尖上的中国》总共有几季,分别有那几集

一、汉源花椒为什么叫贡椒

1、花椒,是中国人厨房里常备的主要调味品之一,提到花椒不得不提汉源。汉源花椒早已名声在外,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里被历朝历代奉为贡品进攻朝廷。而汉源使用花椒的历史更是长达4000多年(富林文化、麦坪遗址已有记载),在3000多年前,汉源花椒被列为“军供”,在2000多年前,汉源人正式开始种植花椒。可以说,汉源花椒的历史文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这些历史均有迹可循。

走进中国花椒之乡(中国十大花椒之乡)-第1张图片-

2、《元和郡县图志》曾道:剑南道黎州开元贡椒一石……;清朝光绪二十九年花椒免贡碑上书写:……现奉通饬豁免,永不向尔讨。汉源花椒列为皇室贡品长达1097年!从唐朝一直到清朝,历经中国唐宋元明清五大王朝。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进贡物品最长的记录,而这个记录只属于汉源花椒!

3、在汉源的中高山地区,你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椒树,规模之大,品质之高,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中国古朝后魏曾有文书对花椒的描述:凡种数枚,只有一根生。而今天的汉源花椒种植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亩,鲜花椒产量超过2200万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也有汉源一席之位。早在2001年,汉源已经被国家 *** 命名“中国花椒之乡”称号。

4、汉源花椒的收购 *** 也是全国之最,2018年汉源花椒采摘节上之一天交易单价已经达到18元/斤鲜花椒,而清溪等地的正路椒甚至高达23元/斤鲜花椒,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 1斤正宗汉源干花椒的单价已经超过120元,而其他地方的花椒 *** 连110元都达不到,更不用说加上各种成本被推到全国各地的汉源干花椒的 *** 了。湖南卫视的汪涵曾经在节目中也感叹到:汉源花椒最贵的竟然高达3万/斤。

5、节目链接:汉源花椒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汪涵惊叹:汉源花椒3万元一斤

6、汉源花椒具有色紫红、颗粒大、肉质厚、含油多、香气浓、麻味足等特点,通常两颗 *** 连在一起的,其他地方的花椒几乎不会这样,还有少许清椒椒粒上常常并蒂附生1—3粒未 *** 发育的小红椒,尤如 *** 连蒂,又称子母椒、娃娃椒,也是汉源花椒中“顶货”中的“顶货”,芳香油含量高达7%-9%,而其他地方的花椒芳香油含量连7%都不到。

7、如今的汉源花椒早已不是皇室贡品,但却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成为了美食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咱们川菜以麻辣著名,花椒 *** 麻,正是川菜的魂魄,而汉源花椒正是魂魄的精华。

8、关于汉源花椒有很多传说:传说当年 *** 西天取经,路过建黎乡,因山路崎岖,满山瘴雾,百姓苦不堪言,为解民于苦海,特 *** 黎杖化为椒树,滋生传种至今。有诗曾赋:

9、黎椒家种传何人,三藏 *** 藤记夙因

10、鸭绿千层饱雨露,猩红万颗尽珍珠

11、根深自结子连母,枝古何嫌刺满身

12、无怪元和志贡品,调羹鼎鼐夸香辛

13、当然这只是传说,唐朝距今还不到1400年的历史,而汉源花椒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据汉源《曹氏家谱续卷二》记载,早在公元前111年,"夷人以红椒、马同 *** 交换盐和布",表明有文字记载汉源花椒栽培历史已达2100多年。

14、花椒,全国都有,但不是什么地方的花椒都能成为贡椒,能成为中国历史进贡最长时间的贡品, *** 贡椒,汉源出品,汉源花椒是当之无愧的椒中瑰宝,大汉源也必将坐实中国花椒之一县的美称!

二、中国花椒之乡的凤椒传说

1、(一)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领兵征伐魏国,行至凤县留凤关时,正值农历五月月中旬。士兵们疲惫不堪,于是在留凤关前扎营。夜晚,诸葛亮难以入眠,思前想后,此次征战吉凶难测,便起身在帐外仰望星空。一阵轻风吹过,带来一股奇特的清香,使他精神为之一振。诸葛亮顺着香气寻去,不知不觉已走出军营。在 *** 山下,一条溪流潺潺流淌,溪边一片花椒林,香气正来自那里。诸葛亮走进林中,夜色中辨认出花椒树的形态和香气,方知此处花椒香气独特浓郁。他暗想,此处花椒树与众不同。继续前行,只见林中有数十儿童,在月光下嬉戏,声振林樾。细看之下,这些儿童虽可爱,却都缺了一对耳朵。诸葛亮心生怜悯,一一为儿童捏造耳朵,儿童们感谢一番后,在林中瞬间消失。后人皆言诸葛亮夜遇凤椒仙子,凤椒因此得名,并以“双耳能听”天下闻名。

2、(二)相传清末,慈禧太后途径凤县留凤关,突然腹痛难忍。当地一位村姑采摘花椒熬制成汤,献给慈禧。慈禧饮后,痛感全消,龙颜大悦,将花椒封为贡品,赐名“凤椒”。凤县花椒遍布山野,每年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全县花椒红似红花,香味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凤椒全县都有,但以留风关所产最为著名。此处花椒颗粒饱满,色泽鲜红,肉厚,形状似“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被誉为“花椒之王”。《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金、凤、商州皆产……大于蜀椒”。《嘉庆重修一统志》亦载:“椒,府(汉中府)俱产,出凤县白石者佳”。凤县“大红袍”花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形态,成为全国闻名的特产。1993年陕西省科委的调查结果显示,凤县花椒品质在全国名列前茅。2002年第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凤县花椒荣获“后稷奖”。2004年,国家质检 *** 对凤县大红袍花椒实施原产地域保护。今后,非保护区域内生产的花椒,即使使用凤县花椒 *** ,也不能称作“大红袍”。

三、《舌尖上的中国》总共有几季,分别有那几集

舌尖上的中国一共有3部,共有23集,其中1-7集为之一季,8-15集为第二季,9-23集为第三季。具体分集情况如下:

1、自然的馈赠:以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2、主食的故事: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3、转化的灵感: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

4、时间的味道: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 *** ,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5、厨房的密码: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 *** ,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 *** 。

6、五味的调和:本集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 *** 工艺。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 *** *** 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7、我们的田野:本集带领观众完成一个回归——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8、脚步:甘肃山丹牧场,老谭夫妇准备向下一站进发;宁夏固原,回乡麦客们开始收割自家的麦子;东海,夫妻船承载着对收获的盼望。

9、心传:传统食物的流散和古老 *** 秘诀的消失是门派宗师和山野高人共同面对的难题。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10、时节:东北,冬季绵长,铁锅炖鱼贴饼子,还有冻豆腐,炖鱼时贴上玉米饼子,一餐美味。天目山,春雷响起,深山中的村民来到大山挖掘雷笋,以笋为生的临安人,用雷笋 *** 各色美味,雷笋炒肉丝、多味笋干,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

11、家常:除了红烧肉等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家常菜,更多的是家所 *** 的伦常与亲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古诗中描绘的:“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这羹汤中所饱含的,远不止日常的柴米油盐。

12、相逢:讲述的不仅是人与人的相逢,更是食材与食材的相遇。比如,辣椒与花椒的邂逅,开启了麻辣美味的篇章。又如,在年轻的 *** 城市深圳,来自全国各地人们的相会,也为崭新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机遇。

13、秘境:将目光聚焦于隐秘在人们视线之外的鲜活民间美食,以及这些独特食物背后的多样生活。这一集关注的是“饮食的末梢地区”,也就是那些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

14、三餐:细品中国人餐桌上的一粥一饭。据历史记载,我国古人一日食三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晋朝,甚至更早。今日的中国,人们在实现了温饱之后,讲究三餐吃得健康。

15、三餐:《舌尖》第二季的拍摄花絮。主创团队跋涉千里寻觅各地美食,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将带给您别样的欣喜和感动。

16、器具:有时候是厨具餐具创造了烹调 *** ,有时候烹调 *** 的需要则推动了厨具餐具的革新。漫长历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调出更好的味道,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发展出了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

17、小吃: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多样独特的小吃品类。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亲和、最能体现当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

18、宴席:人们将饮食与社交紧密相连,饮食之事倾注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期许。人们通过宴会,不仅获得饮食艺术的享受,而且可增进亲和,达成和谐。

19、食养:中国人以饮食养生来保健,发展出独特的植物学、医学、营养学体系,创造出具有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食养正气,随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蕴 *** 健康的奥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讨论食养,希望帮助大家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0、厨人:这一集突出饮食里人的因素,着重展示人与食物的关系。无论家庭生存,还是宗族荣耀,食物构成了我们文化存续的基础,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们从饮食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21、点心:点心是中国烹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 *** 精良、品类丰富、风味多变而著称。人们爱吃点心,是因为它们在美味之外,还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22、气节:天地万物,随四季更替,中国的农事劳动,也依循着大自然的韵律。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 *** ,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

23、融合:餐桌上新的变化,同样是时代潮流的印证。本集聚焦中国人口迁移,探讨其如何影响着当今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些食物,又在以何种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口味和 *** 。

陈晓卿向台里申请选题的时候,临时选了个名字叫做“柴米油盐酱醋茶”,后来一度叫过“舌尖上的旅行”,最后剧组讨论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

任长箴受《慢食运动》中对美食学以及领域分类的启发,来划分了《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分集。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后来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以“记忆中的味道”呈现,以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去吃东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种食物,最干净、最朴素、更具有自然韵味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舌尖上的中国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大花 中国 花椒 走进 椒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