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钟馗画之乡在哪,以及如何请钟馗抓 ***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钟馗到底是什么大 *** 还是天师还是司何职
1、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 *** 相伴为伍。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他的画像镇 *** 祛邪。这种风俗远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
2、然而长久以来,钟馗的真实来历却一直是未解之谜。
3、钟馗,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如何成为中国古代更具知名度的神只?
4、我们了解的钟馗大多来自戏剧和民间传说故事。
5、《 *** 》故事中,讲到他是唐朝时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才华出众。然而他相貌奇丑无比,丝毫没有读书人那种 *** 倜傥的儒雅气质。也就是因为这丑陋的相貌,使他在科举考场上遭受歧视。
6、钟馗凭借过人的才华,一路过关最终考到殿试。但这位唐明皇偏偏无法容忍钟馗的丑陋,大笔一挥,儿戏般的取消了他的录取资格。十年寒窗之苦,瞬间化为 *** 。 *** 格刚烈的钟馗于是选择了死……
7、这个故事的最早版本见于博物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与今天故事稍有不同。
8、那次考场冤案后不久,唐明皇身患重病,梦中总被小 *** *** 扰,无法安睡。一天深夜,他 *** 一个小 *** 偷偷潜入宫中,盗走自己心爱的乐器,还在宫中狂呼乱叫。懊恼间,唐明皇忽见一个蓝衣身影从天而降。一把抓住小 *** ,撕扯一番吞下肚去。唐明皇惊醒过来,怪病从此不治而愈。回想梦中蓝衣人,就是那位丑陋的书生钟馗。于是请画家绘制钟馗神像,悬挂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名声大噪,成为名扬天下的捉 *** 大神。
9、北宋以来,几乎所有的钟馗故事都与此相类似。
10、那么这个流传了近 *** 的故事有多大真实 *** 呢?
11、我们参阅了唐代的历史文献,在所有唐代的官方文献中都没有找到钟馗这个人名。关于类似的考场冤案也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
12、唐代有关唐明皇李隆基的奇闻轶事多有记载。可是也没有发现钟馗梦中显灵为唐明皇治病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考察科举 *** 的发展历史,唐明皇不可能主持殿试 *** 。因为殿试 *** *** ,是一百多年以后才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创立。
13、如此说来,钟馗其人以及他死后成神的故事很可能是宋朝以后才被虚构出来的。但这个故事至少有一处是真实的,那就是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 *** 大神。
14、《全唐诗》里收录了这样一首诗,名为《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作者是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诗中说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和历日表。后来的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作为神钟馗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张挂钟馗神像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年俗。
15、可是钟馗到底是怎样的身世来历,又是如何走上神坛,诗中并未解释。
16、这或许就是宋朝以后人们虚构钟馗成神故事的原因:宋朝时钟馗也是名声显赫一如唐朝,可是人们无法解释他的来历。而从流传下来的诗和钟馗画像来判断,早在唐明皇时这种风俗就已经兴起。于是人们引入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唐明皇,并虚构钟馗读书人身份和冤死后显灵成神的故事,来解释钟馗的来历。
17、那么唐明皇赐给大臣的又是怎样的钟馗神像?
18、为什么宋朝人据此判定钟馗的读书人身份?
19、我们能否从那幅神像中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呢?
20、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之一位擅长钟馗画的 *** ,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
21、“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 *** ,以右手抉其 *** 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22、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23、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钟馗形象一脉相承,始终是贫寒的读书人形象。
24、看来从早期画像里,还是无法找到钟馗真实来历的蛛丝马迹。
25、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民间社会中的钟馗形象。
26、要想探知钟馗的真实来历,还要把目光转向民间。然而在唐朝的史籍文献中,对于民间钟馗形象的记载却是一片空白。
27、 1900年,敦煌。一位王姓道长偶然发现在唐 *** 本 *** 当中,有一篇提到钟馗。篇名为《除夕锺馗驱傩文》。
28、文章大意说:在一种叫做傩的仪式中,钟馗钢头银额,身披豹皮,用朱砂染遍全身。带领十万丛林怪兽,四处捉取流浪 *** 的孤魂野 *** 。
29、看来在唐代民间还有另一种钟馗,与上层社会流行的书生形象大异其趣。所谓的傩,到底是怎样一种仪式,钟馗又在其中担当何种角色?他的起源是否与这种仪式紧密相关呢?
30、翻开《新唐书》我们可以读到有关傩的记载。
31、《新唐书·仪礼志》中详细记述了一次皇宫里举行的傩仪式。从《仪礼志》中记载来看,虽然仪式的名字都称为傩,但宫中的傩和敦煌《钟馗驱傩文》里的傩还是有着显见的差别。首先是规模的不同,其次是在国家典礼中傩舞的领头者是方相氏,而并非敦煌驱傩文里的钟馗。
32、为什么同是唐代的傩,却有着如此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唐代,的确存在着两种傩;一种是官方主持的傩称为宫廷傩或国傩,另一种流行于民间,称为乡傩。
33、这种差别不仅在唐朝,甚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34、敦煌出土的《钟馗驱傩文》是最早钟馗出现在傩仪式中的记载,从唐代以后一些风俗志和诗歌里的片断文字描述来看,也只有在乡傩中才能见到钟馗的身影。
35、幸运的是,这种古老的乡傩仪式,现在还能看到。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村,以傩舞远近闻名。村民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唐朝时迁居到这里的中原人。傩舞也就是那时从中原带来,祖祖辈辈一直传到今天。
36、傩舞里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由于他频繁出场,又是场上绝对的主角,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直接称傩舞为跳钟馗。与唐朝的傩仪式稍有不同,这里的钟馗已不是身着豹皮,而是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也简化成四员副将。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并没有变,仍旧是捉 *** 。
37、一旦仪式开始,傩舞艺人就立即采用这样的步法。而这步法透露钟馗的真实身份。这步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称作禹步,是大禹行走的步法。
38、一千七百年前,晋代的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这种步法。传说大禹在治水时两腿 *** ,行走时只能碎步向前挪移。但人们感激他治水的恩德,并不视之为 *** ,反而因其与众不同而视为神圣的证据。
39、那么钟馗采用这种步法的由来也就可以作如下推想:大禹所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氏族首领又往往身兼巫师的职务。所以他所主持的祭祀仪式,也因为这种特殊步法而显得与众不同。后世的巫师沿袭了这种步法,既为了纪念大禹,也为了增加仪式的神秘 *** ,就称其为禹步。
40、这种推测有没有道理呢?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跳钟馗傩舞是古代巫术活动的一种,而且的确起源很早,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还要早,可以上溯到 *** 。从早期岩画石刻和陶器上的图案来看,早在文明诞生之始,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就已出现,而傩舞很可能也是那时相伴而生。
41、那么钟馗是否也在那时就诞生呢?
42、考察钟馗的 *** 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全国流行的跳钟馗傩舞中, *** 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具,而早期的巫傩祭祀仪式里, *** 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43、 *** 在傩舞仪式里的重要 *** ,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在仪式结束后,人们将 *** 放置到原来的位置,燃香礼拜。仪式主持者照例会有一段唱词,来表达感激赞美之情。人们对这些木质 *** 饱含敬意,一如往昔。
44、由于跳钟馗 *** 与商周时期 *** 在仪式中的作用相似,因此对于钟馗的起源,有一种假设: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而钟馗的名字,很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45、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也就是三四 *** 前,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这就是钟馗的来历的之一种说法。
46、但萍乡地区的人们还有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他们说钟馗是洗衣服的大棒槌。用桃木大棒敲打衣服,荡涤污浊,与钟馗打 *** 祛邪的确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47、在两汉时期画像砖里,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很多挥舞大棒的勇士形象。这是洛阳西汉墓壁画里的大棒打 *** 图。可是大棒为什么不叫大棒而偏偏要叫做钟馗呢?
48、三百年前,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汉字的发音方面作了有趣的考证。顾炎武认为,在训诂学里“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也就是钟字的声母,加上馗字的韵母相拼—发之为“追”的音。所谓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大木棒。
49、另外钟馗二字通终葵,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这个姓氏的来源,也与大木棒紧密相关。据史 *** 载殷时代遗民有七大家族,分别是陶氏,施氏,繁氏,树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他们的姓氏来源于他们所擅长的手艺----陶氏是 *** 陶器的。樊氏是做围墙篱笆的,而终葵氏家族的专长是做木棒木槌。
50、于是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断:很久很久以前,傩舞仪式的主持者是一个手舞大棒的巫师,他手中的大棒称为终葵,也叫椎。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 *** 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进而认为终葵这个名字也寓意吉祥,甚至有用终葵二字取作人名,比如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人名中包含终葵二字,如乔钟馗,取其吉祥辟邪意味。到了唐朝,人们早已忘记钟馗原本的大棒身份,误以为是古代一位姓钟名馗的打 *** 能手。而上层社会流行张挂钟馗神像的风俗,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钟馗的名望日益高涨。
51、到了宋朝,人们无从考证唐朝这位大神的来历,于是虚构他的读书人身份和冤屈而死的凄婉经历,并演绎出唐明皇和钟馗之间一段恩恩怨怨。就这样,一根大木棒变成了人,又走上神坛,成为人们敬重的神。如此阴差阳错的经历,可算是古代造神史上的一大奇观。
52、安徽省灵璧县,自古以钟馗画出名,经营此道的书画店挤满整条街道。每年有近万张钟馗画像,从这里流向全国,直至异国他乡。翻开清初编修的灵璧县志我们看到,明清之际,这个数字还要加上两倍,达数万张之多。在其他年画产地,钟馗像也是更受欢迎的一个品种。这表明,人们的确非常信赖钟馗的捉 *** 神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代民间 *** 神观念的根深蒂固。也就是因为迷信 *** 神的存在,人们才塑造了捉 *** 的钟馗。
53、但 *** 神观念早已有之。从半坡村出土陶盆上的图案来看, *** 神观念的出现可以上溯到 *** ,也就是距今7000年以前。而钟馗成为声名显赫的捉 *** 大神,还是唐朝以后的事。那么钟馗出现以前,是谁曾经担当捉 *** 的职责?后来,又为什么被钟馗取而代之呢?
54、让我们来看早期专职捉 *** 的神明。这是西汉时期的画像砖,那时的捉 *** 专家是神荼和郁垒。汉代神话故事中,他们是亲兄弟,素以勇猛著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砖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可说是资格最老的捉 *** 专家。
55、这一位名叫尺郭,是更为另类恶 *** 终结者。《神异经·东南荒经》里讲,这位尺郭捉 *** 是出于本能----为了吃饱肚子。传说光是他的早餐就要吞下三千只恶 *** ,到了晚上还要三百只作夜宵。
56、在唐朝以前这几位都是威风八面的捉 *** 能手。但钟馗的出现,令他们黯然失色。钟馗为什么能够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信赖的捉 *** 大神呢?这还要归功于宋朝以来,民间故事的成功塑造。
57、首先人们赋予他贫寒读书人的身份,使他具有了现实意义。
58、钟馗是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仕途美好前程。想必他的冤屈经历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宋代以来几乎所有版本的钟馗故事中,这段情节都是惊人的相似。
59、以今天人看来,这有些不可思议:只因相貌丑陋,就被剥夺入仕做官机会,这样的荒唐事真的会发生吗?以貌取人,容貌长相决定一个人的仕途命运;这在唐朝并非新鲜事。
60、根据《旧唐书》中记载, *** 合格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最终得到官职,还有吏部的四道关卡要过,其中有一条便涉及到长相。看来钟馗蒙受冤屈的情节是有着现实依据的。
61、而故事的***部分钟馗愤然赴死,以极端方式反抗不公正 *** ,则是他刚烈不屈 *** 格的体现。如此刻画钟馗 *** 格,为他后来成为最受信赖的捉 *** 大神埋下伏笔。
62、傩庙,是全国仅存的几座专祀钟馗的庙宇之一,相传始建于唐宋时期。里面钟馗塑像与众不同:他不是通常所见挥舞金锏或宝剑的威猛形象,而是一派朝廷大员气度。庙前戏台上常演不衰的剧目是《老爷升堂》,这里的钟馗有另外一个尊称,名为判官老爷。
63、钟馗的判官身份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北宋中后期就已出现。
*** 、民间故事的解释是这样的:钟馗蒙受的冤屈感动了神界的更高 *** 者—玉皇大帝。本来钟馗死后也和所有人一样,要去阴曹地府经受煎熬,被阎 *** 管辖。但玉皇大帝听说了钟馗的冤情非常同情,于是大发慈悲。速派使者通报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难。玉帝似乎对钟馗刚烈不屈的 *** 格非常赞赏,还有意委以重任。在黄泉路上,钟馗接到一纸聘书,被玉帝任命为阴阳两界的判官。
65、这判官职务,并非无中生有。在人间朝廷 *** ,判官也是实力派人物。北宋官制 *** 中,判官协助三司使工作。三司使是***的更高财政长官,总持国家财政大权,地位仅低于宰相。那么协助他工作的判官自然也是 *** 的实力派人物。由于判官财权在握,极易产生***现象,所以历来都是选择德高望重,铁面无私的官员担任。北宋著名的清官包拯就曾担任判官一职。在萍乡地区有一种现象,那就是钟馗和包公难分彼此。他们的 *** 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在很多人观念里他们有着相同的 *** 格特征,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一位是人间的清官包青天,一位是阴间的判官钟馗。但这阴间的判官钟馗似乎权力更大。
66、北宋以来,民间故事成功的赋予钟馗贫苦读书人身份,以其现实意义而得到民众认同。他刚烈不屈的 *** 格造就他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而与人间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终使他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捉 *** 神明。
67、考察钟馗早期形象的变迁,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钟馗形象所具有的两重 *** 。他既有儒雅、庄重的传统文人品格;也有诙谐风趣世俗一面。
68、在北宋《大傩图》中,宫廷画家为当时钟馗立此存照。他面带花哨的 *** ,载歌载舞。整个场面充满节日娱乐喜庆气氛,全然没有一位斩 *** 判官的威严气度。这是北宋苏汉臣《五瑞图》,判官钟馗和其他四位神仙一起执笏作舞。也是一派和气神仙风度。
69、这是南宋的水陆画《三官出巡图·地官》中迎接地官大驾光临的景象。钟馗位于图画的下方,比地官的地位要低很多。
70、这也是钟馗作为神的独特之处:虽然历朝历代钟馗的形象在各种绘画作品中频频出现,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多得数不胜数;但由于他的确于史无据,事出无典,加之相貌丑陋 *** 气十足。从来没有得到哪一朝皇帝赐给封号,也更没有 *** ***亲自出面主持给钟馗建庙的记载。然而也正因如此,民间塑造钟馗拥有了更大的 *** 度。这使钟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
71、这种世俗品格浸透到民间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了当时民间使用的一种捕鼠机,名叫钟馗。这架名为舞钟馗的宋代捕鼠器,工作原理其实与今天的并无二致。从实用角度讲,钟馗雕像其实实完全多余的。即便没有钟馗像,捕鼠机也照样能正常工作。那么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加上钟馗像呢?惟一的理由就是他的威慑力。
72、古代民间造神的实用功利 *** ,还体现在一种重要的民间风俗---那就是张贴门神钟馗画古代民居张挂钟馗像大门首当其冲,成对的张贴在两扇门板,单幅的贴在门的正上方。防止恶 *** 上门 *** 扰。有的民居院落,进门之后还见不到主人的房间,用这座墙来隔开。钟馗经常出现的另一个位置就在这里。
73、因为人们对 *** 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 *** 只能走直线,所以即便是不小心让 *** 溜进门来,也会被影壁钱的钟馗老爷抓个正着。钟馗像贴在这里还带来另一个便利:因为在这里方便安置香炉红烛。人们指望钟馗尽心尽力的看家户院,所以像对待其他神一样,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奉上丰富的供品,焚香礼拜。
74、虽说是神仙身份,但因为时时见面,司空见惯,日久年深也就把钟馗当作家庭的一员来看待。敬畏之余,也有亲切的一面。但如果作为门神的钟馗有失职情况,一家之主也会拿出家长的威严,甚至于破口大骂。
75、杂剧《盆儿 *** 》写到元代民间这种特殊的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汴梁小生意人杨国用被人谋害。凶手用他的骨灰和泥,烧在瓦盆中,送给了邻居张老汉。瓦盆带来死者的 *** 魂,吵闹鸣冤。张老汉得知盆里有 *** ,魂飞天外。进而想到,自家的门神钟馗老爷严重失职。居然和自己一样老眼昏花,浑然不知,糊里糊涂得放 *** 魂进屋。于是破口大骂:“好门神也,你怎生把 *** 放进来了,俺要你做什么?”
76、从元杂剧中普通百姓对钟馗的轻漫态度可以看出,他的神 *** 已经丧失殆尽。既然如此,我们不免生出疑问:为什么作为神的钟馗又能一直保留至今?这或许与道教的推崇有关,从他经常使用的一种特别的 ***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塑造的痕迹。
77、钢鞭和金锏之外,钟馗最常使用的可能就是这把宝剑了。钟馗用鞭和锏作打 *** *** 的确非常适合,也符合钟馗的刚烈形象。相比之下宝剑就显得很温和,因为古代无 *** 官武将大多会佩带一柄这样的宝剑,人们为什么把这柄看似平淡无奇的宝剑佩给钟馗呢?
78、这不是一柄普通的宝剑,而是道士专用的斩 *** *** ---七星剑。剑身上的七个相连的圆点是北斗七星图案。北斗七星,在道教中拥有崇高的地位,是道士作法事时 *** 的最重要的星宿神。明清以来,民间活跃着许多道士,他们游走 *** 专以作法事为职业。宣称通过他们虔诚的祷告,北斗七星之神就会下凡人间,为人消除灾祸、疾病驱除邪气斩除妖魔 *** 怪。这些乡间道士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事小情无不 *** 手。他们频繁的请钟馗下凡捉 *** ,赋予钟馗新的职能---于是具有道教神仙法力的钟馗崭新登场。
79、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春天里的节日。老北京人的观念里,农历五月是恶月,据说在这个月里毒虫病虫们全体出动害人生病。这毒虫数量非常巨大,被称为五毒。端午悬挂钟馗像风俗说明人又赋予他新的职能,钟馗斩五毒。
80、但钟馗故事里并没有五毒,倒是有五只小 *** 。画像中经常尾随钟馗的就是这五只小 *** 。他们是明朝时钟馗故事里的新出现的角色,据说钟馗的丑陋相貌与他们有关。
81、在明朝版本的钟馗故事里,一改过去文艺作品中天生丑陋的说法。故事说钟馗本是英俊潇洒 *** 倜傥的书生,赶考路上被五只捣乱的小 *** 毁坏面容。钟馗含冤而死,成为捉 *** 的神以后马上收服了这五只小 *** 。
82、后来五 *** 进一步演化成为五毒,又使钟馗担当起另一种全新职能,斩五毒的天师钟馗。其实原来专职斩五毒的神,另有其人----张天师。张天师是天师道的创始人张道陵的神化形象。明清以来随着钟馗故事的传扬,尤其是钟馗和五只小 *** 的一段恩恩怨怨广为人知,钟馗渐渐取代了张天师。明清以来,钟馗又与张天师形象相融合,钟馗成为端午节里更受欢迎的明星---斩五毒的天师钟馗。
83、这五只小 *** 再也无法逃脱钟馗老爷警惕的目光,后来他们又变形为五只小蝙蝠---寓意福在眼前,或者恨福来迟。这五 *** 变成的五福就更有说法了,《尚书·洪范》解释五福的具体内容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84、明清以来锺馗画祈求赐福成分增加。这幅画作是明朝成化皇帝所作的《岁朝佳兆图》,锺馗捧着如意,带领小 *** 匆匆赶路。小 *** 手中托盘里盛满柏叶柿子,上空有蝙蝠,寓意百事(柏柿)如意,福自天来。
85、杨柳青锺馗门神画,是典型的"武判"样式。钟馗挥舞宝剑做出种种威武姿态,四周衬满流云、八宝、双喜等图案,活泼中带有吉祥寓意。
86、苏州桃花坞门神中有风度潇洒的骑驴锺馗,侍从小 *** 撑破伞相随,他手执牙笏目视前方空中飞舞的蝙蝠或吊系的蜘蛛,象征"福自天来"、"喜从天降",洋溢着喜庆色彩。北京更有画店别出心裁,去除锺馗手中的 *** ,增添了一枚超大铜钱,谓之托钱判。
87、老北京读判官后面加儿话音,称判官儿,或简称判儿。于是又有人把锺馗怀里的大铜钱换成了胖娃娃者,寓意"盼子得子"。
88、就这样---驱邪魔,斩 *** 怪,祈福得福,盼子得子,求财得财。人们生活所需一应俱全,钟馗最终成为古代民间诸神中的超级明星。
二、安徽灵璧特产:钟馗画
1、钟馗画是民间用于驱邪祈福,带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画。民间视其为降魔消灾之符图,被尊为“灵叛”。它是中 *** 间美术殿堂里的艺术瑰宝。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是垓下古 *** ,汴河流经地,钟馗画之乡。钟馗画与灵璧石、虞姬墓并称为“丑、奇、美”的灵璧“三绝”
2、中国的钟馗画,一般特指安徽省灵璧县所绘钟馗画像,上古以来传说可以镇邪消灾。旧时并认为上方要加盖篆印“灵璧县印”方才有效。故而灵壁钟馗画在章法上追求地方传统特色,在画面上方加盖三方篆印,形成一个正品字,此“品”字即贡品的标志。后来他地的钟馗画家纷纷效仿,流传既久,渐成型制,成为灵璧钟馗画独有的标志
3、钟馗画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它缘于吴道子粉本,经过长时间民间艺人的传摹和创新,受杨斐、龚开、高其佩等文人画的熏染,形成了灵璧钟馗画特有的风格。清人齐周华在&a襭加盖lt;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a塭钟馗gt;里就写道:“由吴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环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
4、钟馗画扎根于民间,寄情于民俗,蕴雅于拙,寓美于丑,“土而不陋,俗不伤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5、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荣膺金奖。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或画展,参赛(展)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三、钟馗 是哪个朝代人 是什么人
1、钟馗是虚拟人物,是中 *** 间传说中能打 *** 驱除邪祟的神。
2、相传,中国的唐朝时期,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 *** 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 *** 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 *** 。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 *** ,把小 *** 捉住并吃到肚子里。
3、皇帝问他是谁,大 *** 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 *** 的事。
4、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
5、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对“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 *** ,这种 *** 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普遍,在中国的陕西周至(钟馗故里)、江淮、闽南、 *** 等地这种 *** 更为盛行。
6、人们在春节、端午、开工、开盘、开地、开业、开庙、开台、谢土、乔迁、庆丰、婚寿、祈福以及重要庆典活动时,都会悬挂钟馗画像和举行傩舞跳钟馗表演,常会有艺师打扮成钟馗的模样戴傩 *** 、着官袍、手持蝙蝠和宝剑跳傩,有迎福纳祥、人寿丰年、祈福除邪、镇宅佑安之意。
7、有时也有 *** 弄钟馗之悬丝傀儡表演。人们祈盼:钟馗钟馗,赐福镇宅,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
8、在日本,钟馗的 *** 非常 *** ,许多村子有钟馗神社, *** 钟馗稻草人偶,许多瓦房上还会安置钟馗瓦,跳钟馗傩舞,挂钟馗旗幡,家中小孩房中置钟馗画像,神乐社也会表演钟馗,还曾有一款飞机称钟馗型。
9、钟馗文化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请钟馗、跳钟馗、闹钟馗、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系百索子、做香角子等活动。
10、端午节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尤以请真钟馗、跳钟馗、闹钟馗、赛龙舟(水乡)民众积极参与,万民同庆,热闹非凡。
11、端午节户户有请“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进家门活动,人们传说将钟馗,请进家里:“赐福镇宅、唯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 *** *** 也曾于1966年7月8日致 *** 的信中写过:“为了打 *** ,借助钟馗”,赐福镇宅请真钟馗。
12、一年四季,尤其是端午节和春节人们还纷纷到“唐·赐福镇宅圣君”终南镇钟馗故里庙祈福、修身、修心、食宿、度假和游览,以求幸福安康。
关于钟馗画之乡在哪,如何请钟馗抓 *** 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