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白蕉海鲈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白蕉海鲈鱼干销售点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珠海有什么特产
珠海的特产有:白蕉海鲈、横琴蚝、黄杨荔枝。
1、白蕉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珠海著名的特产海鲜。“白蕉海鲈”鱼品种为花鲈,隶属于鲈形目,鮨科,花鲈属。古代诗人范仲淹曾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诗句称赞其体态和味道。白蕉海鲈肉质嫩滑、美味可口,常食不腻,营养价值高,有“淡水石斑”之称。
2、横琴蚝学名“牡蛎”,是生长在珠海市横琴岛的一种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海上牛奶”美称。横琴是一个四面环海的海岛,咸淡水交界,水质不受污染,微生物也很丰富,是最理想的天然蚝场,生产的横琴蚝具有五大特点: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素有"珠海名吃"之称,享誉海内外。横琴蚝可以说是珠海一张响亮的美食名片。
3、黄杨荔枝是珠海斗门特产,是珠海著名的特产水果。斗门是珠海荔枝的主要产区,分布于低丘、台地,斗门本地荔枝清甜汁多,荔枝品种主要有桂味、糯米糍、妃子笑、蜜糖罂、槐枝等。黄杨荔枝远近闻名,黄杨山西侧的果木林场及莲溪东湾乡是其重要产地。
珠海在历史上就属于广府地区,是岭南文化重镇之一,珠海地域文化是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海城市特质与广府文化契合。珠海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珠海是中国内地唯一与中国 *** 、中国 *** 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珠海是中国重要的口岸城市,设有拱北、横琴、青茂、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珠澳跨境工业区5个陆运口岸,九洲港、湾仔港轮渡客运、珠海港、斗门港、万山港5个水运口岸,共10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仅次于深圳的中国第二大口岸城市。
二、珠海斗门有什么特产
珠海膏蟹珠海地处珠江和西江的出海口,咸淡水交界,海岸线长,滩涂广阔,这里盛产的蚝和白蚬是膏蟹的上等食料,加上沿岸工业污染少,出产的螃蟹没有内河和淡水湖生产的螃蟹那种泥草腥味。以南水、淇澳两岛和斗门五山出产的膏蟹味道特别鲜美。其蟹肉厚膏多,膏充满蟹盖,人称之为“顶角膏蟹”。蟹肉甚鲜美,营养丰富,确非凡品所翼及,用以 *** “蟹黄扒瓜甫”、“蟹肉炒鱼肚”、“蒸膏蟹”及“蟹肉银针桂花翅”、“稣炸蟹盒”等菜式,堪称佳馔。吃螃蟹更好在冬前春后,这时的膏蟹正是“蟹封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叠石蚝油珠海人工养蚝历史悠久,由于处在珠江出海口,潮流畅通,为咸淡水浅海地带,水质肥沃,繁殖着丰富的天然蚝。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蚝田已遍布珠海整个东南海域,以及三灶、南北水海岛等。这里生产的鲜蚝和蚝类制品早已驰名国内外。特别是被誉为“海底牛奶”的叠石蚝油,更是畅销港澳和五大洲,为珠海的之一特产。鲜蚝和蚝油的特点:个大肉肥,清甜香滑,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有降血和减少胆固醇的功能。鲜蚝炸、炆、炒、蒸俱美,款式不同,风味各异。生晒蚝豉或煮制蚝油,更是别具风味。银坑蚝场的传统产品——叠石蚝油,甘饴柔滑,色泽金黄带褐,味道清香鲜甜,是调味的佳料。南屏脆肉鲩脆肉鲩是南屏的特产之一,它是用特种 *** 养出来的,开始是在一般渔塘养殖出2斤重的草鲩,然后捞起移到一个有天然山水的池塘,再进行人工培养,用精饲料喂饲。由于山泉长年流泻,回旋倒转,使鲩鱼不停的运动,肌肉变得结实,加之南屏的水质特别好,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便养成脆肉鲩。其肉质脆滑爽口,鲜味清甜。以炒或打边炉为佳,是茶楼酒肆的上等菜肴。白蕉禾虫斗门属于西江出海口的咸淡水交界。河流纵横,河滩辽阔,这里盛产禾虫,年产量在200吨左右。以白蕉的六围、七围、八 *** 及鹤洲新围垦区的滩涂、潮田最多。禾虫,又名地蚕,多生长在咸淡水交汇点的大少田地区的稻田和河滩淤泥中,靠吃腐烂的禾根浆液长大。春秋两季,禾虫每隔15天便成熟一次,爬出淤泥,一般在红云细雨,天气变化异常或涨潮的情况下,密密麻麻的禾虫浮游在河涌水面上,觅食和 *** 繁殖,随流出海,当潮水退时,人们就乘舟氵勇向海滩,用密罗网捕捞,若此时不捕,禾虫就会破肚自毙,正所谓“禾虫出水恨唔返,只好望河兴叹”。在农历三四月出水的禾虫称“荔枝虫”,这时期的禾虫体积小,吃时带有腥味。农历 *** 月出水的禾虫称“秋分虫”,又称“禾花虫”,这两个月的禾中心不但数量多,而且体肥质佳,特别好吃。禾虫蒸、炒、煎、煲、炖、炸等皆宜,通常吃法是瓦钵炖禾虫,这是一道甘香软滑、美味可口的菜式。禾虫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有滋补脾胃,滋阴补肾,补血养血和防治水肿,脚气及风湿病等功效,医食俱佳,被誉为“筵 *** 的有菜肴。”黄金风鳝斗门县沿海江河皆出产风鳝,尤以黄金村附近河段产风鳝历史最长,数量最多,风鳝肉丰骨少,肉质细嫩,富含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年产约50吨,畅销港澳、日本。风鳝,即鳗鲡,生于海,长于江河,夏天多栖息有清凉的河床里,当它成熟时就从江河回归大海繁殖。秋冬之际,每当北风骤起,或风雨之夜,成群风鳝沿珠江口游到河面,是捕捞风鳝的好时机,故而谓之风鳝。黄金风鳝一般重1公斤以下,长60厘米左右,但也有如碗口般粗,重5公斤以上,被称为“风鳝王”,为稀有珍贵海味,年产量数尾至数十尾至十尾,身价甚高。风鳝肉爽滑、少碎骨、口感好,炒食清脆香爽,焖食胶滑甘香,打边炉吃爽滑,豉汁清蒸,鲜味香浓,当地人多喜欢用瓦缶掌火局,别具风味,素为食家所推崇。对虾对虾,又称“大明虾”,为海产作珍之一,是我国沿海重要的水产资源。也是南方捕捞和人工养殖的对象。珠海市万山岛渔场养殖对虾已有较长时间,并已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对虾的烹饪,大致有蒸煮、油炸、面拖等,既可 *** 各式品种精美的点心,亦可以炮制各种有名拿手的菜肴,诸如风味别致的“琵琶大虾”,红艳鲜嫩的“油焖大虾”之类,烹煮的对虾,并不损其味,肝脏丰碎后,成为红色的液汁,味道十分鲜美,卵巢橙 *** ,香甜细腻,甘香可口,味色俱全,精囊好似凉粉,鲜甜爽滑,颇迎合吃客的嗜好。对虾对治疗皮肤溃疡、疥癣、神经衰弱、手足搐弱都有一定疗效。斗门河虾河虾,学史日本沼虾,又称大头虾,青虾等。在斗门地区,河涌交织如网,鱼塘星罗棋布,盛产淡水河虾,年产量500吨以上,主要销往日本和港澳市场。斗门河虾一年四季都有出产,清明过后均是河虾上市旺季,河虾生活习 *** 是在水底或草丛中攀缘爬行,食 *** 较杂,如食活的、死的小鱼、小虾、昆虫、贝类、单细胞藻类或丝状藻类、高等植物的碎片,嫩叶等。其壳薄透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食法我以蒜蓉清蒸或“白制”,松脆嫩滑,清甜美味,是名特水产。珠海蔗子狸蔗子狸,又称蔗鼠,它有很高的 *** 用价值, *** 甘寒,滋阴血清虚热,补 *** ,是一种老少咸宜的食疗佳品,故有“一鼠顶三鸡”之誉。这类鼠是珠海地区的特产,与三水市的禾花雀齐名。蔗子狸多产于小林和斗门乾务、五山、平沙一带的蔗田区,专食甘蔗,大至2斤余,分为黑毛鼠和黄毛鼠。每当朔风乍起,塘蔗收获时节。蔗子狸长得特别肥硕。由于它长期食蔗塘,消化少,甘味重,加之长期处荫凉之地,饱食终日,肉质特别甘甜嫩滑,骨软如酥。因此,村人多捕之,将其腌晒鼠干作腊味,而当地酒家则用以炒、火局、焖、蒸、红烧、打边炉和煲汤等烹制成各种鼠菜。通常为“乌平炆蔗狸”,吃之甘香润滑,滋味无穷。
三、白蕉镇连兴路是白蕉所辖区吗
白蕉镇,隶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位于斗门区东部,西与井岸镇隔黄杨河相连,东与中山市神湾镇隔磨刀门水道相望,南邻珠海大道,北与莲洲镇为邻。区域总面积178平方千米。
2020年7月29日,白蕉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4个社区、33个行政村、1个开发区
1958年前,辖区属中山县斗门大公社。
2002年,白蕉、六乡两镇合并为白蕉镇。
白蕉镇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斗门区通往广州、珠海市区的“门户”,镇内有斗门港以及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和江珠高速公路出口,并且地域广阔,土地资源、水资源充裕,江河岸线长。
白蕉镇境内属 *** 带季风 *** 气候。
2017年末,白蕉镇常住人口有125225人。
2018年末,白蕉镇户籍人口有105551人。
2021年6月10日,斗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白蕉镇常住人口为150527人。[1]
截至2020年6月,白蕉镇共下辖4个社区、33个行政村、1个开发区。镇人民 *** 驻白蕉镇虹桥四路新都商业中心8-9层。
2006年,白蕉镇工业总产值为75亿元,比增22%,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比增11%;实际利用内联资金6200万元,比增33%;外贸出口2.22亿美元,比增15%。农业产值为13.5亿元,比增为10%。
2013年,白蕉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8.62亿元,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262万美元,同比增长55%;实际引进内资4.77亿元,同比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5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地税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国税地方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49亿元,同比增长8.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725元,同比增长7%。
2018年,白蕉镇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3.76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减少0.11亿元,下降22.66%; *** *** 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63亿元,比年初预算数增加0.63亿元,增长100%。
2018年,白蕉镇工业企业个数共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50家。
全镇投产企业265家,合同投资总额7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家,占全区45%。
白蕉镇工业发展将重点建设两条工业带:一是螺洲—新港—白蕉工业开发区—新沙工业区的工业走廊,规划总面积为9634亩;二是白蕉科技工业园路东3000多亩区域,进一步扩大白蕉科技工业园发展空间,努力实现2011年全镇工业产值达1 *** 亿元。
白蕉镇是农业大镇,全镇耕地面积10.27万亩。依托“省科技创新镇”、“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蔬菜基地”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总产值年增长超过10%,2005年达12.2亿元,超过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中水产养殖是支柱产业,海鲈养殖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畜 *** 发展迅速,无公害生产基地稳步推进。今后继续做大做强优质水产养殖业,加强信息化建设、科技推广和农产品销售流通,努力到2011年实现全镇农业产值达21亿元。
一是打造专业市场强镇,积极推进珠海西部物流中心、新万家装饰材料市场、万家居轻工产品交易市场等7大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逐步形成辐射珠三角、泛珠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 *** 。二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同时,白蕉镇正积极建设“黄杨河东堤”,打造“一河两岸”,全面提升白蕉镇的城市品位。
白蕉镇是广东省中心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在斗门区首届“斗门十大农优特产品”评选中,我镇的“海源”牌白蕉海鲈鱼干及其加工系列、“顺明”牌鸡蛋顺利当选。抓住我区在灯笼沙举办“水上婚嫁”集体婚礼的机遇,成功举办白蕉海鲈美食节。扶持和壮大流通队伍,拓宽水产品销售渠道。我镇积极争取市 *** 支持,在白蕉海鲈产业化战略专项资金中拨付100万元用于白蕉海鲈市场推广。
南澳村和月坑村作为我市创建幸福村居示范村,围绕“六大工程”项目,充分利用1000万元专项资金,努力开展创建工作。南澳村建设项目共34个,总投资约1 *** 5万元,现已全部完工。月坑村已申请立项的项目共20个,资金总预算815万元,现已完成600多万元的工程量,特色产业南种石金钱龟养殖项目已全面铺开。其余5个列入2013年首批实施幸福村居整村规划的行政村(沙石村、白石村、大托村、六乡居委会)均已完成整村规划并通过资料验收,各项前期工作正紧张有序地展开。此外,我镇共落实36个村(居)幸福村居的处级领导挂点资金720万元。
我镇投资432万元改造了1.08万亩低产鱼塘;投资1000万元的盖坑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投资230万元的白沙片区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顺利开展。顺利完成42公里的白蕉联围三期海堤达标工程建设,竹银联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白藤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工程涉及我镇的青苗赔偿工作顺利完成。积极推进“一河两岸”东堤段改造前期工作。投入200多万元,将白蕉科技工业园区内的500盏路灯全部更换成LED灯。协助省道S365线西沥大桥改建征拆,协调推进省道S272改建工程二期市政工程建设。配合支持供电部门进行500千伏台核输变电工程和500千伏国安至加林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我镇29座危桥改造工程,1座已完工,4座已完成桥梁主体结构。281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并已拨付资金。
截至2005年,自蕉镇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8所、幼儿园17所,在校 *** 9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截至2005年,白蕉镇有文化娱乐场所35个。
截至2005年,白蕉镇有卫生院1所。
白蕉镇素为珠江下游南部交通枢纽。水路连接西江,可直达广州、江门、中山石岐和广西梧州。南面是全国的斗门区白藤湖农村度假村旅游区和珠海市西区。50米路面宽的主干道通往西区高速公路8千米,陆路直通珠海香洲、 *** 47.3千米,北连斗门海关。水路直达 *** 11海里、 *** 60海里。
因始祖林氏抱山蕉树浮海到白石公山定居,故称白蕉。
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是白蕉镇当地的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 *** 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白蕉镇客家咸茶从清乾隆(1744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其主要原料有:茶叶(成品茶或茶青)、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细叶芹菜、葱等。已经成为了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更具特色的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艾饼”(又称“艾糍”)是当地客家人的食品,因主要辅料取自“艾草”而得名。艾草有特殊香味,叶背长有艾绒,具有 *** 用价值。每到春季,田头、水边会长出一丛丛青翠的艾草,客娘带着孩子适时将嫩艾叶采回,经处理后加水与糯米粉一起调搓,揉合后分成小团,包进花生、芝麻等馅料,捏制成一个个绿色的小糍粑,或放进木质“饼格”(饼形模具)按压成形,用锅隔水蒸熟,这就是颇具民俗风格特点的客家食品——“艾饼”。
艾饼是斗门区白蕉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一种特色食品,在虾山村﹑白石村﹑赖家村等都有 *** 习俗,其中以虾山村最盛。因相传艾叶有理气通窍、驱邪辟疫、预防感冒等功效,艾饼成了斗门城乡群众喜爱的季节 *** 特色食品之一。
*** 艾饼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步骤(1)备料(2)理艾叶(3)和粉(4) *** 艾饼馅(5)包艾饼(6)蒸艾饼。艾饼具有地域 *** 、独创 *** 、食用 *** 和 *** 用 *** 的特点,经世代传承至今,很好地记载了这一地域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凤山公园位于斗门区连桥路38号井岸大桥东侧,以城市花园为主题,设计了户外儿童游乐场,给游客及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全方位的花园式场所。
鳄鱼岛位于斗门区白蕉镇湖心路与白蕉路交叉口南面100米,是珠海旅游景点之一,岛上养殖了1990年至1995年先后从泰国、 *** 引进的100多条湾鳄,人工孵化出幼鳄100多条。
2018年,白蕉镇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7月,白蕉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19年9月,白蕉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2019年10月,白蕉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斗门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中国 *** 网[引用日期2021-06-14]
文章分享结束,白蕉海鲈之乡和白蕉海鲈鱼干销售点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