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群儒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群儒成语的知识,包括群儒什么成语四个字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舌战群儒是什么意思舌战群儒成语故事
1、舌战群儒拼音 [ shé zhàn qún rú ]
2、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3、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感 *** 彩 ]中 *** 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舌战群儒近义词
4、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5、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二、诸葛亮舌战群儒用什么成语形容
1、唇枪舌剑:舌如剑,唇象枪。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象枪剑交锋一样。
2、对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3、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4、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三、什么什么群儒
1、意思: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3、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4、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 *** ,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骘、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 *** 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 *** 的局面得以形成。
四、舌战群儒之类的成语
1、既然是赞扬口才需要的就是个人的积累.
2、滔滔不绝津津乐道出口成章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口齿伶俐舌灿莲花
3、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对答如流能说惯道妙语连珠谈笑风生
4、有些可能不是有点中 *** 你自己区分了不难的.
5、鼓舌掀簧鼓舌扬唇鼓舌摇唇鼓吻弄舌
五、舌战群儒的意思
1、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4、成语例句: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六、舌战群儒什么意思舌战群儒怎么读
1、舌战群儒什么意思?舌战群儒怎么读?
2、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简拼:szqr
3、成语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4、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5、成语例句:诸葛亮舌战群儒,薛综谓刘玄德乃织席败履之徒。★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
6、成语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口才好
7、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 *** ,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8、英语翻译:argue heatedly with a group of learned men
七、儒什么成语
1、【释义】: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
2、老师宿儒、焚书坑儒、喔咿儒儿、侏儒一节、喔咿儒睨、九儒十丐、 *** 儒雅、燕颔儒生、宿学旧儒、谈笑有鸿儒、耆儒硕老、章句小儒、阳儒阴释、侏儒观戏、耆儒硕望、硕彦名儒、舌战群儒、通儒达士、
3、燔书阬儒、老师宿儒、燔书坑儒、侏儒一节、焚典坑儒、舌战群儒、儒雅 *** 、白面儒生、通儒达士、通儒达识、章句小儒、宏儒硕学、硕学通儒、宿学旧儒、耆儒硕德、温文儒雅、九儒十丐、 *** 儒雅、鸿儒硕学、侏儒观戏
4、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 *** ;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5、 *** 儒雅】 *** :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6、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7、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 *** 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
8、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9、侏儒观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只是跟着别人说。
10、侏儒一节】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11、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2、白面儒生】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13、燔书阬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14、燔书坑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15、一是力敏的力和敏都加到18还剩一点可以加到体或精神上
16、流连忘反反戈相向向火乞儿儿女之情情孚意合合两为一一日三覆覆军杀将将无做有有气无烟烟聚波属属垣有耳耳食之言言和意顺顺水推舟舟中敌国
17、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18、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9、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