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河南小麦之乡在哪里和中国的小麦产地在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河南小麦之乡在哪里以及中国的小麦产地在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为什么河南饮食走不出去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我觉得河南饮食没有走出去的原因如下。
河南本土精英层缺失,还导致对本土家常饮食不会去挖掘、包装、宣传、制造网红效应。试问有几家饭店在卖芝麻叶面条?有几家饭店在卖菜馍?有几家在卖烩菜汤?有几家炒凉粉的酱用的是西瓜酱豆?作为一个河南人回到河南,大街上压根解决不了你的童年口味,试问有多少河南人是日常吃着烩面长大的?要知道很多小吃饮食如果不去包装,甚至会断绝。
比如旧社会河南本地是有黄酒的,河南以前有句老话:”九月九,造黄酒“。基本已断绝。
比如旧年月河南本地是和东北一样有酸菜的,冬天压在水缸里,腌黄菜。基本已断绝。
比如旧年月河南本地是和山东一样有锅贴馍的。基本已断绝。
*** 年间,中原飘荡,大量精品菜肴失传,中州官府菜差点绝脉。菜肴的精细程度和经济是挂钩的。
现在河南本土精英层缺失,不懂的传承。对于历史的积淀,是迷茫的、遗忘的。更不会去创新制造新的卖点(唯一新创的就是烩面),要知道现在很多地方的所谓名菜其实历史并不长。
大量河南人刚刚摆脱贫困和饥寒并不久远,并没有开始追求精细、风格、讲究。甚至敝帚自珍。很多人还停留在”实惠、分量“上。难吃可以忍,分量小绝对跟你急。这是本土饭店缺乏精细化的根本原因。
本土厨界本身就式微,但却没有形成推陈出新的风气,传统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改良的。有没有可能把传统的八大汤做成营养套菜?有没有可能把烩菜汤和饼饭做成快餐?走入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平民化、日常化、适应当今快节奏生活。口味上也不会去追现代社会重口味的趋势,譬如多少人还是抵触大油大辣、抵触味精、鸡精。
快节奏、重口味的社会大趋势的冲击。重油重辣烧烤火锅臭豆腐席卷天下。其实80-90年代的时候河南本地饮食曾经繁荣过一段时间。然而,后来本地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年轻 *** 失精英层流失。一方面年轻人没人去继承,本地做厨子解决不了生活问题。另一方面本土经济文化式微,又对外来事物普遍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会觉得本地的那些都是粗饭、土、上不了台面。
二、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位于哪里
新野,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 *** 晚期形成部落,西汉初年置县。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造就了邓禹、庚信、岑参等历史文化名人。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三国故事使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新野,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稳定,政通人和。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两个办事处,266个行政村(居委会),98万亩耕地,76万人。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区20万人。是全国对外 *** 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河南省对外 *** 重点县、城镇化建设重点县和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新野正由农业县崛起为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关于新野建县时间与县名由来考新野建县始于何时?明嘉靖《邓州志》、清康熙《新野县志》均记为西汉初年。查《河南省区县沿革简表》:秦置南阳郡,辖县无新野。《汉书·地理志》记载:南阳郡辖县三十六,始有新野县名。《历代地理沿革表》(光绪二十一年春二月广雅书局刊,陈芳绩撰)注:新野为汉县,属南阳郡。《辞海》(1484页)新野条注:古县名。西汉置。可见新野建县时间,在汉而不在秦,确系无疑。但建于西汉何时,没有确切记载。后查《史记》、《西汉会要》、《两汉博闻》、《元和郡县志>》、《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等史志典关于县名之由来,众说纷纭。迄今没有定论。经访问考查,大致有五种说法:
一日:在远古时期,新野境域为沼泽之区,以后逐渐成为陆地,蔓草盈野,后经开发,成为良沃。建县时,改“薪”为“新”,名为新野。
一曰:据《水经注》称:_水枝津分派,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邓氏等陂,盖地为良沃,故以新野为名。(见 *** 20年(1931年)出版的《今县释名》,柯昌泗著)。
一曰:新野的含义是新形成的田野。远古时期,南阳盆地据说是个湖泊,新野正处在湖底。盆地周围的山岭,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流水冲刷,致使湖泊逐渐淤积,最后只剩湖底是片积水区。大约到了战国时期,这处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汉置县,谓之新野。(见198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名漫录》,尚景熙著)。
一曰:新野县名的由来可能与新都有关。新都即今王庄镇的九女城。在汉代曾屡为侯国因新野城位于新都邑西20公里,《尔雅》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县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新野早在春秋时已为封邑,称“蒸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的兴修,蒸野一带的土地得到灌溉,皆成良田,从而人口增加,气象更新,西汉初新建为县时,遂称新野。以上诸说,从地形地貌、农业生产的发展、历史 *** 演变等角度进行探讨分析,均有道理,但都属意析而缺乏实据,待再查再考。
新野工业形成了棉纺织、建材、化工、轻工等四大优势产业。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42家,工业总量120亿元。其中棉纺织工业有80万纱锭,5000台织机,形成了“纺——织——面料——服装”为一体的产业链,年产值达40亿元。新纺公司是“中国纺织行业竞争力前20强”和“河南省50家重点支持企业”,引进了国际一流的气流纺和色织布生产线,建立了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及纤维制品检测中心,被确定为全国功能 *** 服装面料开发基地。产品销往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 *** 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15亿元。光达新型材料公司被誉为全国轻工企业100强,年产高标号水泥40万吨、异型钢管10万吨。 *** 大东布行、 *** 康师傅集团、厦门利华等著名企业已落户新野。华兴酒业公司、泰龙纸业公司等骨干企业已成为新野工业一大亮点。以棉纺织业为主的县工业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首期建成1000亩,设施完善、封闭管理、已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入驻限额以上企业30家,现正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广招国内外客商。
新野农业形成了蔬菜、畜牧、棉花三个支柱产业,是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万亩,有6个蔬菜品种获 ***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县蔬菜 *** 交易市场被 *** 定为151家鲜活农产品定点市场——年交易量11亿公斤,“宛绿”牌蔬菜畅销国内外。畜 *** 以皮埃蒙特 *** 为主导品种,——年肉类产量12万吨,有5个畜牧公司通过省外贸出口基地注册认定。优质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亩以上,被誉为全国百强县和河南省十强县,“银鹏”牌棉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牌产品。另外,年产小麦17万吨、玉米6.8万吨、花生及其它油料16.5万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为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新野历史悠久,古称贵地,它北依宛洛、南接荆襄,面积1062平方公里,沃野百里,八水竞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有“南北孔道,中州屏障之称”,有刘备屯兵新野时与诸葛亮运筹帷幄商谈军机大事的汉议事台,有世界上最小之城-关羽拴马之地汉桑城,另有太子阁、光武台、挂剑树、邓禹台、召父渠、荐贤岭、拦马桥、打鼓 *** 、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汉津码头遗址、新都故城、汉棘阳故城、诸葛庄遗址、汉朝阳遗址、来歙故宅的自流井、前高庙祖师庙观、岑公祠、水府庙等。19 *** 年,新野被列入河南省“三国旅游线景点”之一,现在筹资开发兴建“三国旅游区”。
新野发现最早的人类遗迹为距今四千至六 *** 之间的 *** 晚期,共有19处,白河两岸有车儿湾、光武台、马鞍山、下凤鸣、邓禹台、下河村六处
凤凰山遗址。位于歪子乡寺门村北的土岗上,高出地面5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60米,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
西汉初年,境内曾置有新野、棘阳、朝阳、新都和X阳5县。
“召父渠”座落在今沙堰镇西南白河故道的拐弯处,是西汉元帝时南阳太守召信臣广集群众兴修的规模较大的水利建设工程。
新野的寺观、庙宇等散布于城乡之间,但因年久失修,除议事台和汉桑城之外,均已拆毁。
曾国贵族墓:位于南关小西关,为春秋早期曾国奴隶主之墓葬。
乱 *** 汉墓群:共有26个墓 *** 。每个占地约百余平方米,此墓为东汉皇室之墓 *** 。
樊集汉墓群甚多,出土的文物以汉代画像砖为多,其中泗水捞鼎、车骑、 *** 、宴乐等画像砖,质地优良、画像逼真,对研究汉代文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玉杯“一捧雪”主要有距今50万年的古化石, *** 晚期石器、春秋时期的曾国铜礼器、国家二级文物明代御杯“一捧雪”,汉代“杂技汉画砖”等。
新野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距南阳、襄樊机场各60公里。距焦——柳、宁——西铁路各30公里,二广高速公路、省道S103线、S244线、S335线在县境内交汇,高等级县乡公路和村村通油路四通八达。
110KV输变电站3座,220KV输变电站正在建设之中。境内唐、白、湍、刁河等八水竞流,又是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充沛。全县现有大量的轻工业熟练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适应入世要求,新野将以更加 *** 的姿态迎接国内外客商,在办理证照、土地征用、水、电、路 *** 等方面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新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体系完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职员工1万人,在校生14万人。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县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900余张。建成县级体育中心。
县乡村广播电视实现了同缆传输。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科普工作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民政工作先进县、殡葬 *** 先进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省“普九”教育先进县、计划生育一类县、 *** 访稳定先进县、基层 *** 建先进县。
新野以被河南省 *** 确定为推进城镇化进程26个重点县为契机,以建成豫西南以纺织轻工为主的商贸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勤劳智慧的新野人民将用双手和汗水缔造“全国棉纺织强县、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全国皮埃蒙特优质 *** 大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新野县辖8个镇、5个乡和两个办事处:王庄镇、沙堰镇、新甸铺镇、五星镇、施庵镇、歪子镇、溧河铺镇、王集镇、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上港乡,原城关镇以县城书院路为界分为汉华和汉城两个办事处。县人民 *** 驻汉城办事处。
原城关镇(今汉华和汉城办事处)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代码:411329100
2006年,辖7个居委会:解放街居委会、 *** 街居委会、东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北关居委会、红旗居委会,(42个居民小组)。
王庄镇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代码:411329101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东张店村、乔湾村、水台子村、梅湾村、前孙村、赵庙村、肖集村、王庄村、毛寨村、阎庄村、玉皇庙村、潘庄村、西高营村、王桥村、曹营村,(142个村民小组)。
沙堰镇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代码:411329102
位于新野县城北13千米处。2006年,辖21个村委会:翟庄村、李庄村、霞雾溪村、南村、北村、拐里村、吕营村、冀庄村、陈营村、曹坡村、李营村、肖庄村、丁庄村、叶桥村、赵湖村、夏官营村、车湾村、焦店村、孟营村、贺庄村、秦堰村,(210个村民小组)。
新甸铺镇人口:5.9万人代码:411329103
位于豫西南豫鄂交界,新野县城西南15千米处。其中镇区面积3.8平方千米,1.6万人。2006年,辖26个村委会:津湾村、杜岗村、乔庄村、于庙村、刁河村、新北村、新南村、宋庄村、杜桥村、黑龙村、程营村、姚营村、石桥村、白龙村、刘湾村、陈家村、南王村、骆湾村、艾庄村、官渠村、套楼村、元帅村、翟湾村、魏湾村、韩营村、白湾村,(259个村民小组)。
施庵镇面积:106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代码:411329104
位于县城东北部,北与宛城区官庄镇毗邻,东与唐河县张店镇、郭滩镇接壤。2006年,辖25个村委会:万庄村、前罗村、卢大桥村、施庵村、荆陂村、大营村、王茨元村、薛庄村、涧河村、魏寨村、杨营村、兴隆观村、渠西村、渠东村、朱寨村、黄李村、宋张村、曾营村、桥楼村、朱庄村、詹岗村、贺岗村、白岗村、吉岗村、小营村,(124个村民小组)。镇 *** 驻施庵。
1958年月成立施庵公社。1968年更名为红渠公社。1982年恢复施庵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
歪子镇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6.9万人代码:411329105
位于新野县西北部,与邓州、卧龙、宛城三市区相毗邻。2006年,辖22个村委会:史营村、岗头村、黄营村、三河村、棉花庄村、老庙村、马渠湖村、寺门村、歪子村、于营村、冯庄村、官寺村、汤庄村、常蝉庵村、老庄村、周单庄村、肜庄村、李营村、彭庄村、蟒张营村、王小桥村、韩何营村,(108个自然村,296个村民小组)。镇 *** 驻歪子街。
五星镇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代码:411329106
位于县城东南部,西与新甸铺镇隔河相望,东临王庄,南接湖北朱集镇。2006年,辖20个村委会:宋湾村、判官庄村、前孙楼村、魏楼村、五星村、后楼村、大李营村、水田村、廖楼村、任集村、方营村、黄营村、郭湖村、王葛庄村、闽营村、南张楼村、南马庄村、台庄村、陈庄村、张店村,(100个自然村,244个村民小组)。
溧河铺镇人口:5.1万人代码:411329107
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李楼村、庄营村、周营村、王坡村、屯头村、溧河村、毛桥村、土堰村、孙楼村、王西河村、杨陂集村、吴堂村、江黄集村、高庄村、王枣庄村、田口村、熊油坊村、冯营村、杨岗村、贾桥村、后陈村、熊楼村、许桥村、吕阁村,(263个村民小组)。
王集镇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代码:411329108
位于新野县城西北12千米处,与邓州市汲滩镇、桑庄乡接壤。2006年,辖18个村委会:西张庄村、秦杜营村、石头庙村、史井村、齐楼村、王集村、冯集村、东元村、汪堤村、范坡村、石羊岗村、曹集村、西赵庄村、白滩村、徐埠口村、归集村、高桥村、周湾村,(197个村民小组)。
位于新野县城东、南、北三面,呈“U”字型环抱县城。2006年,辖22个村委会:张营村、吕庄村、袁庄村、郭营村、卢庄村、孟营村、胡营村、关场村、花陂村、马庄村、马营村、官碾村、蔡庄村、李湖村、王营村、团结村、湍口村、樊楼村、张楼村、齐马庄村、上青羊村、下青羊村。
前高庙乡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42170人代码:411329303
位于新野县城东部。2006年,辖17个村委会:前张楼村、张庄村、张刘营村、王楼村、闫坡村、东高营村、焦岗村、郭湾村、河北村、徐寨村、时楼村、王祠堂村、龙潭村、下庙村、信坡村、王套楼村、任桥村,(212个村民小组)。乡 *** 驻张庄村。
2006年,辖13个村委会:冀湾村、鲍湾村、后河村、骆庄村、肜庄村、刘庄村、樊集村、陈河村、潦口村、赵庄村、钮寨村、杨庄村、曹庄村。
上庄乡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代码:411329307
位于新野县西北部,乡 *** 所在地距县城17千米,东濒白河,西邻邓州市。2006年,辖18个村委会:邓庄村、田庄村、康营村、樊湾村、老龙镇村、杨营村、王寨村、上庄村、上凤鸣村、杨阁村、山坡村、马集村、彭桥村、柳坡村、王大桥村、小陈营村、陈家道村、韩营村,(88个自然村,255个村民小组)。
上港乡人口:3.8万人代码:411329309
位于新野县城西郊。2006年,辖16个村委会:赵岗村、埠口村、花园村、梁营村、小五村、王白村、花楼村、亭陂村、岗北村、香乔村、岗南村、魏庙村、代楼村、张坡村、果园村、宅子村,(168个村民小组)。
2021年3月,新野县上榜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9月,河南省 *** 食安委命名新野县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新野县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6年12月,新野县被 *** 命名为“之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5年3月,新野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新野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79名。
2005年,新野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75名。
2004年,新野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42名。
三、中国超级小麦之乡在那里
1、中国有多个地区被称为“小麦之乡”,比较知名的有:
2、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河县耕地面积广,粮食总产量高,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鲁北绿色黄河粮仓”“中国小麦之乡”的美誉。这里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连续 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3、河南延津县:延津县被誉为“中国之一麦”。这里依托地理和产业链优势,建起了 65万亩高标准粮田,还吸引了茅台酒厂来此建立原料基地。
4、河南温县:温县是全国首座以小麦为专题的博物馆的所在地,在全国小麦生产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小麦之乡”。温县小麦近几十年来屡破国内高产纪录,拥有众多小麦育种人才和科研成果。
5、总之,以上地区在小麦种植、生产、科研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表现,是中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四、我国 *** 小麦产自哪里有何依据
1、小麦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分布范围非常广,除了极个别南方省份不适宜种植小麦以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虽然由小麦而产生的美食种类,要多于大米产生的美食,但很多人对小麦的了解并不像大米那般熟悉。大米从地域上可以分为东北大米、江淮大米、华南大米等,而按照类型又可分为糯米、长粒香、珍珠米等五花八门,相比之下小麦似乎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有的只是种植型号,那到底哪里的小麦更好呢。
2、评价小麦的好坏,主要是看小麦的硬度,原则上硬质小麦普遍比软质小麦要好,硬质小麦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多、适口 *** 比较好,可以适合 *** 各种种类的面食,尤其适合 *** 馒头、饺子、面条等,十分符合北方主食小麦的地区人的口感。而软质小麦则是淀粉含量多,蛋白质含量少,这类面粉一般只能用来 *** 松软的面点,像桃酥、蛋糕、枣糕等,普遍不符合面食主食区人的口感。
3、了解了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再结合小麦的生长习 *** 来看,基本可以先将春小麦排除,因为春小麦不越冬,主要种植在东北的春季,生长周期比较短,蛋白质形成量相对较低,所以普遍属于软质小麦。然后可以将南方小麦排除。
4、因为小麦的生长习 *** 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喜日光,对光照比较敏感,光照时间越长、越充足,越有利于小麦的抽穗、灌浆,而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光照度不如北方,这不利于小麦蛋白质形成。
5、排除东北、南方后,再分析下华北传统小麦种植区的小麦,理论上黄河沿岸地区种植的小麦都不错,毕竟小麦起源就是旱地农耕,比如像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一直都出产优质小麦,这几个地区的小麦也一直是我国所产小麦的主力军,市面上流通的优质面粉,超过70%都是来自这几个地区,但公认更优质小麦的产地却也不在华北平原。
6、纵观地球上的瓜果、农作物,还有一个不算普遍的特点:适宜种植区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糖分、蛋白质的形成,比如烟台苹果、新疆哈密瓜等,原理就像是打铁一样,千锤百炼出高品质。综合比较下,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河套平原,普遍被认为是我国更优质小麦的种植地。
7、因为这里不但光照时间足、灌溉便利,且昼夜温差超过10度以上,符合优质小麦种植的全部更佳特点。而且物以稀为贵,河套平原不像华北平原面积那么大,小麦产量远不及华北平原,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河套面粉的美誉度。
河南小麦之乡在哪里和中国的小麦产地在哪里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